急性白血病的分型:

  主要特点为原始白细胞异常增生,广泛地分布于身体各组织——特别是网状内皮系统。

  急性白血病类型按照增生的细胞种类,主要可分为三类:

  (1)急性粒细胞性;(2)急性淋巴细胞性;(3)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其中以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最为多见。

急性白血病的起病:起病常急骤,多数患者有发热,贫血及显著出血倾向。起病时出血现象通常以皮肤及口腔黏膜瘀点为多见,或同时有鼻衄及牙龈出血。以呕血、便血、血尿或颅内出血为首见症状者比较少见。咽峡炎或溃疡、牙龈肿痛、骨关节酸痛等也可以是常见的早期症状。肝、脾或淋巴结在早期可能轻度肿大。以局部淋巴结肿大而起病者多见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共他如视力减退,失明、听觉障碍、胸痛、腹痛及某些神经系统症状,如昏迷、瘫痪等也都可能为首见症状,但并不多见。自症状起始至就诊时间通常在2个月之内,最短者仅数天。

急性白血病的起病方式与年龄有关。青壮年及儿童以急性起病为多见。超过50岁以上者,据Gunz及Hough()的报告,起病方式绝人多数类似慢性自血病,但症状一旦明显,病况便急转直下,与青壮年及儿童无异。有些学者认为急性自血病以缓慢起病多见,在所报告的50例中,41例系缓慢起病(占80%)。这些患者的早期症状为乏力、周期热、轻度鼻衄及牙龈出血等,常隐约不显,经过数月而不自觉;患者可以正常生活、工作或学习。该系列中,年龄在50岁之上者仅有3例。KaccNp()认为是以亚急性起病,在入院时所见急性症状为病变结局而非疾病开始。患者可能已有长期的全身不适、疲乏、轻度贫血、低热.咽部疼痛,颈淋巴结轻度肿大、牙龈出血、骨胳疼痛等症状。但据杨崇札等()的统计资料则又认为急性自血病约半数发病急骤,半数缓慢。

急性白血病症状一、发热:

绝大多数病人有发热,热型不定,低热或高热,多数为反复不规则热型。大部分白血病病人虽然外周血中白细胞数量很多,但这些细胞大多没有正常白细胞的抗感染的作用。白血病细胞的大量增殖引起正常的粒细胞减少,使病人易受细菌和病毒等致病因子感染,引起高热。感染以上呼吸道、口腔、泌尿道、肛门及皮肤感染为多见。

  急性白血病症状二、贫血:

常为首发症状,且进行性加重。主要表现为皮肤粘膜苍白,病人虚弱、乏力;心悸、气急及多汗。贫血的原因是因为异常白细胞的过度增殖,抑制了正常红细胞的生成,而且生成的红细胞的寿命也比正常红细胞短,即红细胞的数量和质量都下降,所以病人常常表现为疾病越重,贫血的症状也越重。

急性白血病症状三、出血:

出血的程度轻重不同。以皮肤、粘膜和鼻腔出血为多见。皮肤和粘膜出血的特点是出现数量不等的紫红色的淤点或淤斑,压之不褪色。如果没有新的出血,这些淤点和淤斑约在一周内逐渐变淡消退,但病人常常表现为旧的出血点刚刚消失,新的出血点又出现,有新旧交替出现的特点。病人的结膜和眼底血管亦可出血,有时可影响视力。严重时病人的内脏也可以出血,颅内出血是急性白血病的严重表现。病人出血的原因主要是血小板的明显减少,同时也和凝血因子的减少、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白血病细胞对血管浸润等因素有关。

  急性白血病症状四、白血病细胞的浸润症状:

①肝、脾、淋巴结肿大。肿大的肝、脾质地中等偏硬,部分有压痛。淋巴结肿大为全身性,但多以颈部、颌下和腹股沟等处为多见。②骨关节疼痛。白血病细胞浸润破坏骨皮质和骨膜时可引起疼痛。胸骨压痛对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关节疼痛局部常无红、肿、热现象。③中枢神经系统。对脑实质和脑膜浸润引起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抽搐、偏瘫、意识丧失等。④睾丸、胃肠道、肺、皮肤、牙龈和口腔粘膜,由于白细胞浸润引起相关的症状。

急性白血病症状五、淋巴结:在急性白血病中有轻度淋巴结肿大,

常局限于颈、颚下、腋下或腹股沟等处。全身广泛或较显著的淋巴结肿大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为多见,但通常由不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显著。上海第1医学院例急性白血病中,发见淋巴结肿大者狂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74例中有23例(31.1%),单核细胞性白血病11例中有6例(54.5%),30例急性淋巴细胞性自血病中则发见27例(90.0%)。杨崇礼等于24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中也发现23例有淋巴结肿大,其中垒身淋巴结肿大者有10例。郁知非()及喻娴武()也都指出淋巴结肿大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最显著。这点在急性自血病类型的鉴别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淋巴结肿大不仅局限下浅表,也可累及深部组织。纵隔淋巴结肿大以小儿患者更为多见。有时可因而发生咳嗽、胸痛、气促等症,杨崇礼等于46例淋巴结肿大之急性白血病中发现6例有纵隔淋巴结肿大,其中4例发生呼吸困难,1例还曾引起吞咽困难。淋巴结一般质地柔软或中度坚硬,并无触痛,也不与周围组织粘连,除非并发感染。经抗白血病化学疗法后,淋巴结肿可以缩小或甚至消失。

  急性白血病症状六、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出血也为急性白血病常见的症状,患者常因此致死。William等于例各型白血病中发现有神经系统改变者例,其中例有出血。在这例中仅35例为慢性白血病。出血的部位可分为脑、蛛网膜下腔及脑膜等处,以大脑及软脑膜出血最多。早期颅内出血有头痛、恶心、呕吐或其他神经症状如失眠、烦躁不安等。作者曾见一例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在有显著颅内出血症状前发生谵妄。颅内出血加剧时,体温常见升高,白细胞数也可增多。按出血部位的不同,可出现各种瘫痪,患者常迅速进入昏迷状态以致死亡。丰仓康夫()曾将21例脑出血的各型白血病患者与例老年性脑溢血比较:前者死于24小时以内的有62%,而后者只有26.5%;到6--10天白血病例已%死亡,而脑溢血病例死亡者只有53%。但Well等()报告的12例急性白血病脑出血患者,其中1例在第二次发生脑出血时死亡,曾有2例积极抢救后得以挽救。所以,脑出血虽为致死的主因,但仍有挽救的可能性。半数有中枢神经系统侵润的患者可有头痛、恶心,呕吐、痉挛、脑神经或肢体瘫痪等症状。由于脑膜、蛛网膜或周围血管的侵润和脑积水等病理改变,可发生颅内压增高的征象。脑积水可能为蛛网膜或血管周围白细胞浸润阻碍脑脊液通路所致。临床症状有恶心、呕吐、头痛、嗜睡.痉挛等症状,脑脊液压力升高,细胞数增多,细菌培养阴性。Moore等()报告的例急性白血病中有23例发生达种症状,除2例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外,其余全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在脊椎管内发生浸润时可引起脊髓压迫征,出现截瘫及大小便障碍等症状。神经根及周围神经被浸润时也可发生麻痹症状,功能障碍的区域视受侵的神经而定。此外尚可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性感染,例如脑膜炎或脑脓肿等病变。霉菌感染中,特别是新形隐球菌感染,因其易于侵及脑实质及脑膜,最为一般所重视。

1.如果感觉本文不错,点击右上角可以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2.







































北京皮肤病专科医院
白癜风专科医院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ikg.com//mjccyy/17620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