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肝脏疾病的优势

对肝脏疾病而言,病因多样,病变复杂,临床治疗必须整体与局部结合,既治疗疾病,又需要调节和改善人体整体的机能状态,才能收到理想的综合疗效。中医药学辨病辨证结合调治所独有的特点恰恰能满足这一要求,这也是中医药学在肝脏疾病治疗中能取得良好效果的原因所在。

肝病的中医治疗

 1、中西医理论不同

但能结合互补

肝病的概念甚广,包括病毒性肝病、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代谢性肝病、原发性肝癌等几十种,目前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是病毒性肝病。慢性病毒性肝病主要是慢性乙型、丙型肝炎及由此引发的肝硬化、肝癌等。按照中医理论,慢性肝病对属于黄疸、胁痛、鼓胀、积聚、虚劳等疾病范围。

中医同西医有不同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但中西医之间可以结合互补以增加疗效。中医在调节免疫、改善症状及处理疑难病症方面均有很大优势,中医疗效慢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

 2、中医对肝病的治疗概况 

中医一般将慢性肝病分为肝胆湿热、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等若干证型。从中医角度,慢性病毒性肝病在辩证上应把握三个环节:扶正补虚、调理气血、清除湿热。但大体可分为两种情况即虚寒和实热,或者命名为“阳证”和“阴证”。

 3、中药的煎服、服用方法 

中药包括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中药饮片则需要合理的煎煮,而中成药也需要合理的服用方法。中成药一定要在肝病专科中医师指导下服用,不可听信广告或只看“主治范围”。中药饮片的煎煮最好自己亲自加工,因为煎药机并不能完全代替人工。煎药前要首先将饮片浸泡半小时以上,如果有先煎或后下的药品则须单独浸泡。煎药时间要按照药性决定,按中医师或中药师的医嘱执行。一般补药煎煮时间较长而解表药煎煮时间较短。一般补药饭前服用较好,而清热、活血药物最好饭后服药,安神药要在睡前服用较好。另外,不同中药最好隔开一段时间服用(半小时以上)。

肝病的自我调节

 1、调节情志 

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以及正确面对疾病的耐心。慢性肝病多大缠绵难愈,目前尚无根除方法,因此首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种病治疗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只有长期进行科学的治疗加上自身很好的调节,才能战胜它。总之,要保持知足常乐,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同时,一定要“戒怒”,要通过增加兴趣爱好来陶冶情操。书法、绘画等有利于调节情志。

 2、调节饮食 

肝病患者首先一定要戒烟酒,特别是酒精对肝脏的损害极大,必须戒除。饮食要注意以下几点:饮食应该清淡,戒辛辣及油腻。过量食用辣椒、煎炸食品、动物脂肪及内脏均不利于肝病患者,肝硬化患者还应限制食盐摄入。要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大便干燥者服用蜂蜜以保持大便通畅。粥类容易消化,对肝病大有益处,特别是加入苡米、山药等有利于健脾除湿。饮食还应注意定时定量,饮食要有规律并注意卫生。不吃早餐不利于胆汁的排泄,晚餐营养过剩则往往导致脂肪储存过多,还不利于保证睡眠质量。肝病患者不应喝浓茶,晨起喝一杯凉开水有利于排便和补充水分。

 3、调节起居

起居要注意劳逸结合。首先要注意休息,中医学理论中讲“人卧则血归于肝”,充足的睡眠对肝病的康复很重要,睡眠还应按照自然规律作息,尽量避免熬夜。中医理论上讲“久视伤血、肝藏血”,过多看电视、上网对肝病也是不利的。目前“过劳死”已成为一种社会病,要减少过劳很重要的一方面是知足常乐,要“戒得”。同时,“过逸”对人也不利。“久坐伤肉、久卧伤气”,同时活动太少则不利于气血循环及大便通畅,特别是脂肪肝患者不应过逸。肝性脊髓病患者要注意加强下肢锻炼以避免肌肉萎缩,促进康复。肝病患者还应节制性生活频率。

 4、身体锻炼 

生命在于运动,但过度锻炼对肝病康复非常不利。要注意掌握几个原则:运动适度、因人而异。运动适度就是不要过度,要以自己感觉不过于疲劳,身体舒适为度,尽量不从事运动量过大、过于激烈的运动方式;因人而异就是要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身体条件决定,而不要盲从,太极拳、散步作为两项比较好的锻炼方式,因为既老少皆宜又愉悦身心。

温馨提示

医院是全医院,各科传染病专家对各种传染病、肝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合理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重症肝炎及“隐源性肝炎”诊断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中耐药变异的监测与早期发现处理等方面设备先进,处置规范,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咨询

医院知名专家每周二、周四到淄博分院(医院)坐诊,为淄博人民群众提供高水准的诊疗服务。

预约









































成都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ikg.com//mjccyy/17292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