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压迫性脊髓病专科治疗医院 >> 压迫性脊髓病诊断 >> 头晕走不稳查查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引起头晕的原因众多,若要查明病因,医生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更要从患者的描述中迅速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最终确诊病因。
医院神经内科近日就接待了这样一位患者。主任张艳华在为一位头晕患者诊治时,无意中从患者家属口中得知该患者患有胃病,经过相关检查最终确诊该患者患有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本病的发生与维生素B12缺乏有关,常见病因为胃肠道疾病。
老胃病竟是引发头晕的元凶
淇滨区居民刘先生患有萎缩性胃炎多年,除此之外,他身体的各项指标一切正常。近日刘先生突然感到头晕,而且伴有走路不稳、手脚麻木、恶心等症状。一开始,刘先生以为自己是因贫血引起的头晕,但血液检查显示他并没有贫血症状,刘先生这才来到医院神经内科就诊。
经过有关检查后,医生并没有确诊病因。患者家属无意间的一句话让事情有了转机:“我们家老刘平时身体很好,就是胃不太好,这好好的怎么会头晕呢?”张艳华听到后怀疑刘先生的头晕与其多年来的胃病有关。事实证明了张艳华的怀疑,经过检查,刘先生确实患有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该病与维生素B12缺乏有关。由于刘先生患有胃病,食物中的维生素B12吸收不良导致发病。此外,该病可影响骨髓的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从而产生贫血和神经系统症状。
走路不稳、踩棉感、指端麻木是该病特征
维生素B12怎么会引起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呢?张艳华介绍,维生素B12是核蛋白合成及髓鞘形成必需的辅酶,同时还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核蛋白包括DNA和RNA,RNA合成不足可致神经轴突变性,特别易累及长轴突的脊髓后索、侧索。而DNA合成不足,则影响骨髓的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导致贫血和神经系统症状的产生。维生素B12也影响类脂质代谢,可导致神经髓鞘肿胀、断裂,引起神经髓轴突变性。
“本病多于中年后起病,亚急性或慢性发病,呈进行性发展,多数患者在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前早期常有苍白、倦怠、乏力、贫血表现和消化不良(如腹泻)等。”张艳华说,患者病史初期一般有手足末端感觉异常,渐累及两下肢,进而软弱无力行走不稳、踩棉花感、动作笨拙,可见步态蹒跚、基底增宽;随后出现足趾、手指末端持续对称性刺痛、麻木、烧灼感,并有胸腹部束带感。
此外,本病还可引起大脑性疾病。常见的精神症状有易激惹、抑郁、幻觉、精神混乱、类偏执狂倾向,认知功能减退甚至痴呆。有些患者见视神经萎缩及中心暗点,提示大脑皮质与视神经广泛受累。这也是有些患者走夜路时更加容易摔倒的原因。
胃病患者、中老年人、长期营养不良者应警惕此病
张艳华介绍,摄入的维生素B12与胃底腺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结合成稳定复合物,才能在回肠远端吸收而不被肠道细菌利用。维生素B12摄取、吸收、结合与转运的任一环节出现障碍均可引起人体维生素B12缺乏。正常人维生素B12日需要量为1-2ug,正常人一般不会缺乏卫生素B12。
维生素B12不足的常见病因为:B12吸收障碍,如胃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缺乏,如自身免疫反应、萎缩性胃炎、胃大部切除术后等;小肠疾病,如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回肠切除等;长期营养不良,导致饮食中摄入不足;药物妨碍吸收,如新霉素等。
“胃病患者、中老年人、长期营养不良者应警惕此病,平时要多注意体检,日常饮食中多食用肉类增加维生素B12的摄入。”张艳华提醒,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后期可出现膀胱直肠功能障碍,疾病晚期可有括约肌功能障碍。“该病在发病半年内治疗愈后效果好,发病时间越长疗效越差,医院尽早诊治。”
张艳华主任医师神经内科主任
年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河南省医师协会委员,鹤壁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医院先后进修神经内科、睡眠脑电图、癫痫专业,医院学习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等。多次参加国家级眩晕学院的培训,擅长重症和疑难脑血管病、头晕、头痛、失眠、痴呆、帕金森及运动障碍、神经心理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从事临床一线工作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
坐诊时间:山城院区周四、周五
福田院区周一、周二、周三
山城院区门诊:—
福田院区门诊:—
山城一病区:—
山城二病区:—
福田院区病区:—
文章摘自淇河晨报
图文编辑:王飞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