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我们为大家邀请了为大家提供养生保健和保护颈椎腰椎方面的知识。毛主任擅长针灸、推拿治疗颈源性眩晕、头痛,脊源性脏腑功能失调等脊柱相关性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及外伤后软组织粘连等症。在中医体质辨识结合运动、饮食等综合养生方法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方面有心得。相信毛主任的讲解能使我们从医学层面对保护颈椎腰椎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第一部分腰颈椎的结构

首先介绍一下颈椎和腰椎的结构特点,颈椎和腰椎是脊柱的颈段和胸段,也是活动度最大的两个部分,同时也是最容易受伤的两个部分。成年人的腰颈椎,从侧面看就像一个大的弹簧,要支撑大约几十斤的头颅和(或)身躯,还要在人体运动时提供必要缓冲,保护大脑不受冲击。

为了使头颅身躯的运动,腰颈椎能够灵活地左右摆动45度,前后俯仰40度左右,还可以平行转动60~80度。

不仅如此,坚硬的颈椎还保护着人体的通信主干线,脊髓从椎骨中间的锥孔贯穿而过,连接着大脑和躯体之间所有的神经通信。

腰颈椎的灵巧和可靠,来自于其独特的结构。所有的椎骨层层叠在一起,椎骨之间衬有柔软的椎间盘,从侧面看像一个略前突的字母S,可以在保证支撑强度的同时,又提供弹簧一般的减震缓冲效果,还可以在转动时提供足够的润滑。

为了固定椎骨,人的腰颈椎周围有错综复杂的肌肉群。就好像拉住电线杆的绳索,以相反的方向互相牵制使电线杆不歪倒,相互制衡使椎骨停留在最佳的承重位置。

在有需要的时候,这些肌肉群可以快速改变平衡状态,使颈椎带动头颅转向需要的位置。不过,当人的头颅离开最佳位置以后,一些肌肉必须产生比平时大得多的张力,以维持想要的姿势,而椎骨骨骼某些部位的压强也要数倍于平时。

第二部分腰颈椎病的发病规律

★第一阶段:肌肉劳损

我们的肌肉喜欢一张一弛的运动,最怕长期保持紧张状态。如果腰颈椎长期保持某一个姿势,肌肉就会处于持续僵直无法得到休息,同时肌肉附近的血液循环也会限于停滞,使急需补充养分的肌肉处于“饥饿”状态,更加损伤肌肉组织。

各位不妨做个试验,保持站立姿势不动,只要超过10分钟,腿部肌肉就会酸困难忍,比跑上几公里还要难受,这就是肌肉僵直的后果。现代生活中,为了学习工作我们经常长期低头弓腰,为了固定头颅,背部肌肉群不得不承受用数倍于头颅重量的静态拉力。

时间过长,就会使背部颈肌在长期紧绷和缺乏养料的双重打击下,如结冰一样慢慢“冻僵”,失去应有的弹性而难以复位。同时,椎骨之间的咬合关系也脱离最优状态,原本接触的部分长期脱离,远离的地方又长期挤压,为颈椎退变埋下病因。

★第二阶段:椎间盘变性

在颈椎病病程中,肌肉、骨骼、椎间盘三者的病变互为因果,肌肉劳损失去弹性是起点,使椎骨不能回归最佳位置,椎骨移位后又过度挤压局部椎间盘,导致椎间盘局部脱水变性失去弹性,进一步影响椎骨位置不正,再进一步加大肌肉的张力,不断循环反复……

所以,在中等程度的颈椎病中,背部肌肉酸痛、反复落枕和椎间盘病变是主要特征。在X光片中,你可以看到,颈椎病人原本S型自然弯曲的腰颈椎已经失去弯度,椎骨反弯排列成竖直的“1”型,甚至成反C型。而核磁共振也往往提示椎间盘的病变。

★第三阶段:骨质增生

椎间盘变性以后,椎骨内的脊髓和锥体外的韧带,因为位移开始脱离,缝隙中形成细小的血肿。然后,人体的修复机制错误地启动,成纤维细胞以为出现了骨折,于是在缝隙处大量分裂,并结合钙盐,试图弥合根本不存在的“骨折裂缝”。最后,沿着缝隙形成骨质增生,垫平了缝隙结构,不可逆转地改变了椎骨的受力结构。在X光片中,可以看到长期颈椎病病人的椎骨周围长出的道道骨刺,形状崚峋古怪,令人莫名冷战。

在以上每个阶段,椎骨的位移都会压迫到椎管中的神经,因此会出现上一节中所提到的手臂麻木、握物无力、走路打漂、全身发麻等情况。

第三部分颈椎病、腰椎病的治疗

颈椎病的治疗,经常采用的有针灸、推拿、按摩、理疗等办法,这些治疗有助于缓解肌肉劳损,使不正常的颈、腰椎关节位置得到恢复。

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过度使用重手法。

很多推拿师喜欢采用重手法复位腰颈椎,很多肌肉劳损的病人也喜欢治疗时使用重手法,而重手法有时的确能立竿见影,但经常反复使用,效果就没那么理想了。而且对于有些没那么强壮的患者来说,重手法还容易造成医源性损伤,对于颈椎病的患者,有时甚至可能是致命的。

?筋骨并重,以骨正筋柔为目标。

骨关节的解剖位置与筋(广义的筋,除了肌腱、筋膜、肌膜、关节囊、韧带等等,也包括所有附着于骨关节的肌肉)的关系,是互为因果的,如同鸡生蛋和蛋生鸡。发病的时候是互相摧残,形成恶性循环,治疗的时候则是使它们互相支持、互相保护,形成良性循环。

?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

对于一些时间很长的慢性损伤,疗效不是理想的,除了调整手法之外,更应该注意是否存在全身整体气血不足甚至脏腑功能失调的情况。中医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脾主四肢肌肉,这三者与脊柱病的关系最为密切。

对于肝、脾、肾与脊柱病的关系,因为太专业,我们在这里就不展开讲了。但是顺便提一句,就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治而言,传统医学的这些理念,已经通过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老三论)与现代医学和现代自然科学形成了很好的接轨。这里的肝、脾、肾,指的是系统,是肝系统、脾系统、肾系统,与现代医学的解剖学概念有关系,但是不完全等同。

?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不要对治疗形成依赖,不能以治疗代替预防。

颈椎病可以终生发展,治疗有效也只是缓解痛苦,暂缓病程发展。如果忽视预防保健,病因继续存在,疾病还会继续发展。和所有慢性病一样,腰颈椎病是不良习惯的后果,如果不改变习惯,适当约束自己,那么它导致的恶果,在将来就会反过来变本加厉地侵害我们的健康,使我们失去行动、读书、娱乐等等的自由,得不偿失。

?对于一些有明显脊髓压迫症状和体征的患者,如双下肢无力、脚底踩棉感、病理反射阳性,应该首先进一步明确诊断,而不是冒冒失失地就动手治疗。

因为这些常常是脊髓损伤的信号,很多情况下是推拿手法治疗的禁忌症,而这时不管愿不愿意,最好的可能也是唯一的选择就是手术治疗。

第四部分腰颈椎病的预防

接下来要介绍的,也是最重要的,是腰、颈椎病的预防:

中医非常重视治未病,所谓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是指不但要防患于未然,在疾病已经形成但还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前提下,还可以通过改变一些不良习惯,去除病因,从而阻断其进一步发展。

作为一种骨性病变,颈、腰椎病具有不可逆性,它影响承上启下的神经通道,往往同时损害身体很多部分的功能,引起四肢功能退化、身体麻木、恶心、头痛、眩晕、心律失常、直至瘫痪。而保护颈椎其实只需很小的一点努力,收益却十分巨大,我们实在是没有道理让这种疾病如此流行。

前面已经说过,颈椎病是肌肉、骨骼、椎间盘三者之间互为因果的产物(中医则以筋、骨、血三大系统的互动来解释,有异曲同工之妙)。从病程发展来看,肌肉劳损是整个恶性循环的起点,因此预防颈椎病必须从预防颈肌劳损开始。

一般来讲,预防颈椎病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姿势正(包括枕姿)。

军人的腰颈椎较少出现问题,因为他们在日常中形成了良好的坐姿和站姿。良好的姿势使颈椎常处于最佳受力位置,骨骼压力和肌肉张力都最小,最大限度的减少了颈肌劳损的可能性。

以办公族常见的工作环境为例,正确坐姿有以下要点:

?电脑显示屏要垫高,上边缘要达到目光平视的高度;

?久坐时保持上半身直立(或稍向后仰)状态;

?严禁长时间前探身体或探头,此时腰颈椎承受的压力数倍于正常的状态;

?避免长时间跷二郎腿。

?如果长时间久坐,想换个姿势的话,可以用手托颈,胳膊将帮助分担一大部分颈椎的压力;

?电脑屏幕必须和键盘、人在一条直线上,扭着身子用电脑的朋友,赶紧改过来吧。

另外,睡眠时应避免高枕加重颈椎负担,“高枕有忧”,可以想象一下,在仰卧位垫着过高的枕头,颈部的姿势与坐位工作时是一样的。

★二、常保暖。

肌肉最怕持续紧绷,容易产生类似“冻僵”的劳损。因此,穿高领衣服,避免冷风(尤其是空调)直吹脖子后部,必要时揉搓取暖,都可以保护颈部肌肉。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洗头以后带着湿头发入睡也会伤害颈椎,因为湿冷是背部颈肌最怕的环境,中医称之为寒湿。

中医认为,寒、湿的环境损伤人体的阳气。阳气是很有中医特色的概念,跟现代医学的免疫力、抵抗力和自愈能力虽然不能等同,但却是密切相关的。

一般人年轻时的阳气是最旺盛的,即使偶尔不注意,受到这些疾病因素的侵犯,也只会出现一时的症状,很快会恢复正常,至少表面上是这样。但是随着年龄增长,随着这些致病因素对身体屏障的破坏,人的阳气是逐渐下降的,尤其是在经常不注意养生的办公族人群中,是非常明显的。

★三、多休息。

避免过度劳累,尤其是经常熬夜。中医有一部经典著作叫做《黄帝内经》,其中就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叫做“疾病起于过用”。古人认为,人体绝大部分疾病,既有外因也有内因,而内因所起的作用更重要,最重要的内因之一,就是我们对自己身体的过度使用而造成身体的过劳。

对于颈椎、腰椎,我们一生除了躺在床上休息睡眠的时间,是一直在使用的,至于是怎么使用的,就不知道了,我想大多数人,尤其是上班族,白领,越高级的白领,过度使用的情况就越多。从某种意义上说,脊柱病的过早出现其实也是早衰的一种表现。

★四、多运动

动则生阳,运动可以改善局部和全身的血液循环,这是动则生阳的内在机理。由于肌肉劳损是颈腰椎病变的起点,所以改善这些劳损肌肉的循环,让一些所谓的“死肉”重新激活、重获新生,血液循环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打一个比方,我们的颈部和腰部肌肉就像一块续航时间只有一小时的电池。只要持续工作(低头姿势)一个小时,就需要抬头休息一下。走一走,动一动,伸个懒腰,让你的腰颈椎周围的肌肉供上血、充上电。

最好的运动方式是工作间歇做一些针对性肌肉拉伸性的运动,如各种颈椎操、蹲墙功等。最坏的运动方式是周末突击性锻炼而平时基本没有运动,因为这样做不但不能保护脊柱,反而会造成进一步损伤。

腰椎病急性发作时如果无法正常运动,也可以采用吊桥式、叠椅式、爬行、跪膝法等,通过适度运动打破肌肉痉挛和关节僵硬的恶性循环,而恢复正常功能。

最重要的也是最应该牢记的一点—“每个人是自己最好的医生。”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注意倾听,当自己的身体开始出现各种疼痛、僵硬,关节运动开始变得不那么流畅,这其实是身体在抱怨在抗议,提醒我们没有好好使用我们的身体。

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适当改变一下自己的习惯,调整一下工作、学习和生活节奏,使得我们身体能跟得上。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刻意忽略,不去管它,也许疼痛会逐渐减轻,但是并不意味着问题得到了解决,更大的可能性是身体变得麻木,而退变和衰老的速度会逐渐加快,直到有一天突然发作。

很多疾病的发生是在一瞬间,而病因累积到疾病发作却是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酝酿过程,大部分脊柱病也符合这个普遍规律。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即使有了好的方法,但是能否奏效还取决于自己的态度——能否一直坚持不懈。

★精彩问答环节★

Q:毛教授您好!我颈、肩,经常不适,左侧头、脸、舌头、耳朵、颈、肩甲、胳膊一直到腿,都有酸麻的感觉,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尤其严重。经常按摩,按摩刮痧后就舒服几天,伏案工作后又加重。拍过颈椎X光片子,显示颈椎曲度变直。请问我的症状是什么病?如何治疗?谢谢!

毛德刚主任:片子上提示颈椎曲度变直,而不是腰椎退变、骨质增生或椎间隙变窄,说明只是暂时功能性的问题,肌肉引起的问题。但已经出现神经受影响的症状,如局部酸麻,这不是神经压迫的症状。您这种情况并不是很严重,改变习惯,经常运动,有可能会减轻和缓解症状。

Q:毛主任,您那有锻炼放松颈椎、腰椎的保健操吗?现在网上也有不少,可是不知道是否真有效,谢谢!

毛德刚主任:颈部保健操有“鹤首龙头”功,还有米字操,不要做大幅度的旋转。腰部保健操有蹲墙功、滚腰的动作。除了以上保健操,最好避免长时间静止的姿势,因为静止的姿势能加重肌肉的缺血、缺氧。

Q:谢谢毛主任,不知能否介绍一下长期锻炼腰部肌肉的正确方法。

毛德刚主任:锻炼腰部肌肉的方法有很多,推荐“蹲墙功”,不但可以锻炼腰部的肌肉,对整个脊柱都有非常大的好处,之所以称之为“功”,关键是通过这种锻炼不但可以增强局部肌肉和韧带力量,增强腰椎和整个脊椎的稳定性,对全身也有很大的帮助。对于久坐人群,经常走路和经常爬山也是锻炼腰椎的很好方法。

Q:你好,有位80多岁老人,不小心岔气了,医院说没有办法治疗。可老人不敢动,连一般的行动都受影响,有什么好方法缓解吗?

毛德刚主任:80多岁老人,不小心岔气了,可能是活动时不小心造成肌肉痉挛,引起小关节的紊乱。但也可能其他隐蔽的脏腑类的问题,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如果排除严重疾患,可以采取针灸的方法,因为老年人不推荐推拿的方法,担心老人骨质疏松等问题的存在。尽可能先使用针灸的方法,松弛一下局部的肌肉,关节有可能自行复位。自己也经常活动一下,在活动中,关节紊乱会自行缓解。另外,老年人的岔气,医院或诊所,找中医专家根据患者的体质情况,辨证用药,行经活血后,使气血顺畅就不会气滞血瘀了。

Q:毛主任你好!腰椎退行性病变是怎么回事?

毛德刚主任:腰椎退行性病变是指腰椎自然老化、退化的生理病理过程。腰部肌肉劳损,曲度变直,骨质增生都可以称为腰椎退行性病变。

腰椎是人体躯干活动的枢纽,而所有的身体活动都无一不在增加腰椎的负担,随着年龄的增长,过度的活动和超负荷的承载,使腰椎加快出现老化。严重的腰椎退行性病变可以引起腰腿痛甚至神经损害,影响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腰椎退行性病变就是腰椎出现老化,就像皮肤长皱纹,骨骼也会老化长骨刺,肌肉也会老化,变得僵硬挛缩,这些都是退行性病变。

Q:毛教授您好!我母亲今年77岁,已经驼背了。针灸时,腰会直一些,过后还是驼背,且疼痛厉害。母亲想少一点疼痛。有办法吗?

毛德刚主任:年轻时候造成的损伤,年老以后会逐渐加重。通过针灸推拿可能会减缓一下,但不像年轻人一样可以起到逆转的效果。老年人可以通过针灸、中药调理结合自身的功能锻炼,症状会有所缓解。

Q:毛教授您好!我31岁,近两年出现脖子两侧的大筋疼,犯犯好好,有时候甚至引起偏头痛,经常找人按摩也是时好时坏,不能根治。我是办公室工作者,压力也不大,也挺注意保暖的。请问毛教授,该问题怎么引起的?能去根吗?谢谢您。

毛德刚主任:出现脖子两侧的大筋疼,这大筋不是肌腱或韧带,而是颈部的肌肉。为什么像大筋一样?两侧的肌肉已经是很严重的劳损甚至说是挛缩。像这种情况,单独靠外力很难完全治愈,除了减压,纠正姿势、枕姿等,养成良好习惯,增强锻炼,多做一些颈椎操,可能会有一定的帮助,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全身的状况。

很多严重的劳损,不只是局部的问题,跟整个身体系统性的失调有很大关系,脏腑功能的失调,造成局部的气血供不上,长时间肌肉即使没有压力,也可能会逐渐进展。跟个人体质和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

不要有太大压力,像这种情况都是慢性病,不会突然造成严重的后果。但是长时间这样,对身体整个机能有损害。建议您,抽时间爬山,有规律而且坚持不懈地爬山。多走路,尽量少伏案,不要久坐。您试着改变一下这种生活习惯。有可能症状逐渐减轻,慢慢好转。

Q:毛老师好,症状为右肩酸痛,特别酸!其他症状都没有,已经发病至少五年了,长期伏案过低头干活时间长就会酸痛难忍。我的工作性质就是长期需要用电脑的伏案工作。请问老师我是不是就属于颈椎病的初期呢,应该怎样治疗呢?

毛德刚主任:椎间盘突出引起肩部的酸痛。这是因为椎间盘突出以后影响神经,神经支配的区域,如肩部会受到影响,出现肩部酸痛的症状。椎间盘突出症是不可逆的,但是通过锻炼,增强颈部、颈椎和上胸椎及周围肌肉软组织的力量,使局部颈椎稳定在比较好的状态。这样颈神经的压迫症状可能会缓解,头晕可能会减轻和缓解。

Q:老师好!初犯腰疼年,后经治疗痊愈,年犯病椎间盘突出,后保守治疗缓解,后每年犯1至2次,轻重不一,去年犯病原治疗方法无效,服戴芬后缓解,后左膝盖内侧发木,常有针刺感,一直有行走跛行情况。今年63岁,不想手术,不知今后前景如何?

毛德刚主任:经常反复发作,您这种椎间盘突出可能形成一种不可逆的情况。如果不想手术,可以通过长时间有针对性的锻炼腰椎,长时间锻炼,肌肉韧带力量增强,把椎体、椎间盘稳定到比较好的状态,避免刺激神经,症状可能会得到缓解,这个需要时间比较长。

Q:毛主任您好。我是办公室一族,最近两个月感觉腰部肌肉不适,主要表现就是坐的时间长了,比如上班或坐公交车,站起来时直不起腰来,感觉腰部肌肉非常僵,就像皮筋拉不开没有了弹性,必须揉一揉过一会儿才能完全挺直腰。请问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严重吗,如何缓解和改善?谢谢!

毛德刚主任:您的症状很明显是因为长时间的肌肉劳损引起的,现在可能在劳损的阶段,增加运动,尤其增加腰部的运动,改变腰部的血液循环,症状很快能够缓解。

Q:谢谢毛老师,晚上睡觉可以在腰部垫个小枕头帮助恢复吗??

毛德刚主任:晚上睡觉在腰部垫个小枕头,不建议这样做。因为在睡眠时,睡姿是有可能随时改变的,在改变睡姿时,小枕头有时候会帮倒忙。长时间垫枕头,会使腰部肌肉受到挤压,血液循环下降,所以不建议这样做。

Q:毛主任您好:我颈椎C4—7椎体边缘变尖,C5—6椎间隙变窄。经常头难受,请问,如何治疗呢?

毛德刚主任:颈椎C4—7椎体边缘变尖说明骨质增生了,长骨刺了。C5—6椎间隙变窄说明椎间盘有蜕变,椎间隙才会变窄。如果只是X光片还不能完全确定是不是椎间盘突出,很有可能已经出现了。经常头难受可能跟这有关系,椎间盘的蜕变即使没有影响到椎动脉,颈部肌肉状况也会影响局部血液循环,造成一些症状。

Q:长期伏案是否会经常手痛和筋脉痛。手臂痛时肌肉像横拉开的痛。手部筋痛时会比平时血管粗。

毛德刚主任:这种症状可能是颈部的椎间盘突然出引起的,可以影响上肢神经,甚至影响支配血管的植物神经。保守治疗如果不是很明显,可以长时间持久的锻炼,改善颈部局部血液循环,改善颈部肌肉软组织的功能状态。

颈部的损伤,即使出现了不可逆的损伤,而且包括整个脊柱的不可逆的损伤引起了严重的症状。这些都可以通过功能锻炼增强局部肌肉韧带的力量,减轻颈部的骨关节,包括椎间盘的压力,减轻受压迫神经的压力,功能锻炼可以有效的减轻和缓解以上症状。

Q:现在我睡觉带固定颈套,已经几个月了,起来感觉手没像以前那样经常麻木,可以吗?

毛德刚主任:因人而异,有些人带了颈套,症状不但不能减轻,甚至因为睡姿不能放松,症状更加明显。这种状况就尽量不要坚持。如果症状能减轻,在急性发作时和症状比较明显时戴一阵子是可以的。不建议长期使用颈套。

到目前为止,没有证据能够证明这种疗效。输液是有风险的,包括:药物的不良反应、肝肾毒性,输液可能造成过敏或输液反应等,所以我们临床上不是特别提倡。但是一些老人有心理上有依赖,觉得输液以后全身轻松,那么这种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如果要输液,一定要在有检测条件的地方输液,尽量不要在家中,以免发生危险。

嘉宾与晓健康

晓荣在结束时的话

由于时间关系,整场讲座分享到这里就要结束啦,感谢毛主任今晚为大家提供养生保健和保护颈椎腰椎方面的知识。

我们相信,健康之事,从学习和知晓开始,最终必然会变成强大的习惯,并终生守护左右,使您和您的家人的常保健康!

全文完

本次微讲座未接受任何商业赞助,也不推荐任何产品,如有涉及用药,我们将尽量以化学名方式给出,由患者自愿选择具体品牌。所有建议仅作参考,旨在帮助患者更好就医,请勿基于讲座中的建议,代替临床诊断和治疗。

健康知识硬科普平台

长按识别







































昨日全城轰动拿走奥迪车的竟然是这小伙子
昨日全城轰动拿走奥迪车的竟然是这小伙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ikg.com//mjccby/16875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