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压迫性脊髓病专科治疗医院 >> 压迫性脊髓病医院 >> 专题教程颈椎病疾病学与诊断学基础上
第二医院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二军医大学专家委员会委员
正常颈椎平片
正常成年人男性颈椎平片
正常颈椎X-ray前凸生理弧度
正常颈椎侧位、斜位平片
正常成年人女性颈椎平片
颈椎开口位
小儿颈椎X-ray(-8-13)
正常颈椎CT
颈椎二维重建显示枕颈部
正常女性颈椎CT扫描
正常颈椎MRI横切层
椎动脉MRA正常影像
男性50岁正常颈椎MRI横切层
正常颈椎MRI图像
第二医院40多年共施行颈椎手术余例,通过基础与临床研究,对颈椎病疾病学的认识逐渐深入。
正常影像学表现
鹅颈颈椎及脊髓压迫症:第一次手术采用颈去入路次切除3个椎体,3个月发现钢板螺钉退出,翻修后路。
颈椎退变性后凸畸形
中国现行颈椎病通常分类:局部型颈椎病(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混合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
首先确定颈椎病诊断学基本要素:是不是颈椎病??什么类型颈椎病??自然史演变状况??病变严重程度??
不同类型颈椎病一、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的基本概念
颈椎间盘退行性变
相邻结构病理生理改变
椎管矢径和有效容积减小
颈脊髓受压和/或脊髓血供障碍
颈脊髓神经功能异常
相应临床症状和体征
脊髓型颈椎病概念和内涵
颈椎椎间盘退变,相邻椎体骨赘形成
颈椎退变形成脊髓致压物
引起与之相关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脊髓型颈椎病发病因素
静态因素:发育性颈椎管狭窄
动态因素:颈椎间盘退变突出,骨赘形成;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等。
脊髓受压和缺血改变是脊髓损害的主要原因。
灰质比白质更容易遭受缺血性损害
锥体束和前角细胞为最常见损害部位
细胞凋亡可能是慢性脊髓受压产生不可逆神经改变的决定性因素
脊髓型颈椎病——诊断标准
1.隐匿缓慢,进行性加剧病程或突然发病
2.感觉功能障碍
3.运动功能障碍
4.括约肌功能障碍,排尿功能、性功能障碍
5.影像学表现:间隙狭窄,骨纤维性致压物,椎管狭窄(矢状径11~12mm),CT、MRI特征性变化
脊髓型颈椎病主要症状体征
上肢及手指麻木、疼痛、感觉异常
上肢精细动作减退、握力下降
下肢行走不稳,宽底步态
(动态)Hoffmanns征阳性
深反射亢进,肱二、三头肌反射亢进
膝反射亢进尤其重要
脊髓型颈椎病自然演变规律
分析不同类型颈椎病各自演变特点有助于非手术治疗范围的界定;有助于明确手术干预的时机和指征;有助于发现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研究表明,脊髓型颈椎病的自然史演变规律为五种方式。
脊髓型颈椎病演变
物理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影像学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和辅助检查
1、深反射:腱反射亢进,膝反射检查更敏感
2、Hoffmanns征:是CSM的标志性体征,可在CSM的早期,也可以是晚期
3、Kothe的CSM步态分析
4、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敏感性和特异性高
5、X线检查:颈椎稳定性,椎管矢状径等
6、CT检查:显示脊髓与椎间盘,骨赘的关系
7、MRI检查:显示脊髓受压位置和程度
影像学特征性表现
X线影像学指标
CT影像学指标:
CT测量值
椎管与椎间盘矢径比值0.35
脊髓与椎管矢径比值0.9
颈椎MRI横切层解剖
MRI影像学指标
研究表明脊髓压迫后损害程度与脊髓的矢状径关系不大,而与脊髓受压后的截面积有关。
MRI典型脊髓压迫表现
男性77岁颈椎损伤
脊髓高信号临床意义
高信号可出现在脊髓损害的早、中、晚期
不可逆:
早期——脊髓水肿
中期——髓内囊性坏死
晚期——囊肿或空洞形成
颈椎病脊髓高信号
男性54岁不是韧带骨化
71岁,男性严重的颈椎脊髓压迫:
随着CT、MRI的广泛,必须强调:神经系统检查非常必要,颈椎X线摄片必不可少!不能依靠影像学“一张片定手术”!
脊髓型颈椎病,恶性发展趋势的认识
感觉和括约肌功能有望恢复
运动功能恢复困难
病情较轻,观察6个月
病情加重呈进行性,应该手术干预
早期手术减压,有望逆转压迫缺血
男性58岁脊髓性颈椎病-11-21
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外科干预
早期概念:脊髓病理变化轻微,处于可逆阶段,临床症状和体征相对轻微。
早期手术:出现症状后6个月内。
病程短、脊髓损害轻者手术疗效比较好,无休止的无效的非手术治疗会贻误良好的手术时机。
推荐阅读文献快递-脊柱|颈部损伤后的颈椎矢状位对线
文献快递-脊柱|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和骨融合的病例报告
骨科手术-SynCage-C系统颈椎前路椎间融合
专题教程:颈椎植骨术后融合与不融合,从诊断到手术原则
骨科手术-SynCage-C系统颈椎前路椎间融合
骨今深度精选
骨今中外(ID:gujinzw)最精品的课程、文献、基础和人文。
读精品骨科文章,品前沿学术盛宴!
觉得不错,请点赞!!!↓↓↓↓
白癜风医生北京正规医院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