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近日,医院骨二科接诊了一位“不幸”的患者,她在一次意外摔伤后,居然瘫了,不但不能行走活动,右手也失去了持筷夹物的能力。

患者曹女士,今天39岁,2年前,她时常感觉自己颈部不适,行走时有踩棉花的感觉。由于她所在的家庭并不富裕,致使长期营养不良导致其低血压、贫血,也正是如此,本应及时就医的曹女士,误认为是因低血压所致,医院检查治疗,从而为自己的身体健康埋下重要隐患。

随着时间的流逝,曹女士四肢肌力逐渐减退,特别以右侧为甚,就在2周前的一天,曹女士因行走不便不慎摔倒,致使右尺骨骨折,无法行走活动,右手不能持筷夹物,整个人瘫了。这时她已经出现脊髓损伤的症状,但还是未能引起家属的重视,在2周后病情不断加重的情况下,医院就诊,这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面对曹女士的这种情况,对于从医三十余年,挑战过各类高难度骨科手术的骨二科主任陈秀民来说,眉头也不禁皱了起来。陈主任表示,患者右侧肢体已不能带动关节对抗重力,左侧肢体不能对抗外来阻力,四肢肌张力高,膝腱及跟腱反射亢进,可引出踝及髌阵挛,脊髓因受压变细、变性,可明确诊断为脊髓性颈椎病。最麻烦的是患者未能及时就医,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这就给手术带来了非常高的风险,无法保证手术效果。

曹女士的爱人,在得知此情况后,懊恼地捶打着自己,如果曹女士无法得到有效治疗,这对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而言无疑更是雪上加霜。看着这么悲情的一家人,陈主任安慰道:“你们不用这样,该手术风险是大,但并不是没有成功过,可是如果不做,那就肯定没有恢复的可能,只会持续加重。作为医生,请相信我,我会尽最大努力的。”

在接下来的时间,陈主任顶住各种压力,与科室全体医生讨论曹女士的病情,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和手术并发症的治疗措施,以确保手术的万无一失。最终手术方案确定采取经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检验成形术,达到解除脊髓和神经根压迫的目的,保持脊柱的稳定,及正常的生理曲度和与脊髓相适应的椎管容量及形态,尽量恢复脊髓残留功能。

术前正位与术后正位DR片

术前侧位与术后侧位DR片

1月12日,曹女士被推进手术室,为确保手术的成功,陈主任连续在手术台上“作战”3个多小时。最后,手术非常成功,并第一时间告知在手术室外焦急等候的患者家属,看着他们开心的笑容,陈主任和他的助手们在喜悦的同时,却默默的承受着精神上的极度疲惫。目前,曹女士伤口已愈合拆线,可以在助行器的保护下自由活动,再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则可恢复健康行走能力。

陈主任表示,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退行性改变导致脊髓受压和脊髓供血障碍引起的脊髓功能障碍性疾病,是颈椎病的常见类型之一。发病率约为12%—30%,约占颈椎病中的10%—15%,好发于40—60岁的人群,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脊髓型颈椎病起病隐匿,病程迁延反复又呈进行性加重,疾病早期容易误诊、漏诊,加之患者本身缺乏对本疾病的认识,很容易延误治疗时机,疾病晚期可造成严重残疾。

陈主任建议,当出现颈痛不明显,并伴有:1、以四肢乏力或下肢无力、行走、持物不稳为最先表现症状;2、四肢腱反射亢进,尤以下肢为甚;3、颈椎X线片提示:颈椎骨质轻度增生,颈椎后缘有时有轻微后突,颈曲变直侧弯;颈椎核磁共振成像(MRI)提示:颈脊髓受压变细。遇到上述情况者,医院就诊治疗,避免耽误治疗最佳时机,给自己造成终身遗憾。









































陕西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高等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ikg.com//mjccby/16759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