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神经脊柱外科完成高级别脊髓内血管性肿瘤手术

近日,医院神经脊柱外科成功完成高难度脊髓髓内血管性肿瘤切除手术。脊髓髓内肿瘤手术属于高级别手术,而血管性肿瘤由于血供丰富,呈膨胀性生长、肿瘤与脊髓黏连,更增加了手术难度。

56岁的史伯伯(化名)患有腰背部疼痛十余年,病情反复发作,近1年来疼痛逐渐加重,并出现下肢麻木与无力。近日他一觉醒来发现下肢不能移动,家属紧急将其送往医院,并入住神经脊柱外科。经磁共振检查发现,史伯伯的胸椎脊髓内长有混杂不均的肿物。据神经脊柱外科万欣龙主任介绍,该肿物根据影像学判断是脊髓髓内的海绵状血管瘤,脊髓属于中枢神经系统,本身前后径也仅1cm不到,该脊髓血管瘤随着出血膨胀,几乎占据了整个脊髓前后径。经体格检查,史伯伯一侧下肢近远端肌力均已完全丧失(0级),另一侧下肢也仅能勉强移动(2-3级)。随着肿瘤出血后脊髓水肿的加重,史伯伯的病情将进一步加重。

福建医院派驻我院的神经外科专家郑小斌博士,在查看患者并详细阅片后,与万欣龙主任制定了手术治疗方案,经过术前周密的准备,神经脊柱外科为史伯伯进行了手术。该手术采用显微镜下经脊髓生理解剖外侧沟切开脊髓并暴露肿瘤,术中需要在高倍显微镜下经肿瘤与脊髓的边界进行分离,手术操作既要求精细轻柔,也需要连贯稳定。经过将近2个小时不间断的显微镜下操作,肿瘤完整从脊髓内切除,而脊髓的正常结构得到保护。鉴于肿瘤卒中出血后脊髓水肿将继续严重,同期给予脊柱椎板切除减压,并行内固定手术加强脊柱的稳定性,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史伯伯经过短暂的恢复,完全无法动弹的右下肢,足部开始出现可支配性活动表现。现在,史伯伯已经顺利出院并即将开始进一步的康复训练。

福建医院郑小斌博士介绍,脊髓髓内血管性肿瘤属于良性肿瘤,但是往往病情较为隐匿,随着肿瘤生长,容易反复出血,对脊髓造成不同程度损伤,严重时即出现截瘫。因此,及时诊断与合适的干预治疗是避免出现瘫痪等严重并发症的前提。这个病例脊髓内的肿瘤是分块的,除了需要高倍显微镜下的操作技巧,如何在尽可能小的脊髓切开范围,全部摘除肿瘤并最大化保留脊髓的残存功能,是该手术的关键。

专家简介

郑小斌

神经外科博士,副主任医师,医院神经脊柱外科业务主任,福建医院神经外科援派专家。擅长颈椎病、腰椎病显微镜与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脑脊髓肿瘤显微手术;顽固性疼痛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神经外科机器人与神经导航手术。

专家门诊:每周一、周三、周五上午(神经脊柱外科门诊)

万欣龙

医院神经脊柱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九三学社社员;宁夏医学会会员;宁夏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宁夏医师协会脊柱外科分会委员;神经华人神经外科协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临床外科工作二十余年。曾在医院神经医学中心、福建医院神经脊柱脊髓微创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进修、学习。擅长颅脑外伤、高血压脑出血、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及血管外科下肢静脉曲张、老烂腿的手术。尤其在小骨窗高血压脑出血显微镜下清除术、软通道高血压脑出血穿刺引流术、微通道显微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老烂腿的手术是其专业特长。

专家门诊:周一、周五全天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ikg.com//mjcczl/17894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