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岁的鲁军(化名)因脑梗后遗症双腿疼痛剧烈,吃不好也睡不着,口服镇痛药物效果不佳,医院就医也未缓解。近日,他来到新疆医院疼痛科,接受C形臂引导下经皮穿刺脊髓神经刺激器植入术(双电极),这一“激”终止了折磨他半年多的顽固性疼痛。

术后患者和家人合影

鲁军是新疆乌鲁木齐米东区某单位的职工,半年前突发脑梗,幸好救治及时,保住了性命,但也留下了脑梗后遗症,患上了双腿顽固性疼痛。最近一个月,双腿疼痛加剧,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为此,医院神经内科、康复科治疗,疼痛缓解始终不明显。

今年春节前,鲁医院康复科住院治疗,医院疼痛科对此类神经痛有丰富的诊疗经验,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转入疼痛科治疗。

疼痛科主治医师艾比不拉·衣明详细了解了鲁军的病情后,考虑到他的病症由脑梗后遗症引起,病情相对复杂,就与疼痛科主任王德全一同前来悉心询问病史、仔细查体、分析病情,查阅病历。王德全认为,鲁军的双下肢顽固性疼痛主要是神经性疼痛,阻断痛觉是缓解疼痛最好的办法。

经过全科讨论,最终为鲁军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治疗方案——脊髓电刺激植入术,即在疼痛部位对应的脊神经处植入刺激电极,通过释放电脉冲,将外周感觉神经传入的痛觉以一种可忍受的酥麻感替代,从而阻断痛觉上传到大脑中枢,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王德全介绍,脊髓电刺激植入术多用于治疗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医院在这项技术开展上拥有丰富的诊疗经验,“脊髓电刺激植入术(单极)已非常熟练,但鲁军是双下肢顽固性疼痛,要想更好地阻滞疼痛,最好是进行双侧脊髓电刺激植入术,也就是脊髓电刺激植入术(双电极)”。

“C形臂引导下脊髓电刺激器植入术(双电极)”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可操控性强的优点,可根据患者疼痛情况随时进行调控,为顽固性疼痛的患者解除痛苦,提高生活质量,这对鲁军来说无疑是好事。

在与患者和患者家属沟通后,患者同意手术,王德全为其制定了相应的手术计划。经严密的术前准备,王德全带领团队术中紧密配合,全程无缝隙管理,为鲁军成功实施了“C形臂引导下经皮穿刺脊髓神经刺激器植入术(双电极)”。

手术中

术后第二天,鲁军的双下肢疼痛明显好转,由术前疼痛评分8分降至2分。当王德全来查房时,鲁军激动地说:“我终于可以睡一个安稳觉了!困扰其半年的疼痛终于得到了治愈。”鲁军的妻子更是激动不已,连连称赞道:“医院疼痛科的医生医术高明,医护人员的服务也是贴心周到,对疼痛科十分满意!”

体外神经刺激器

王德全表示,长期的疼痛刺激会使患者的神经中枢系统超敏化并造成进一步损害,出现生理和心理的相关疾病,“解除疼痛是每位疼痛医师的基本职责,秉着为民解除痛的服务理念,医院疼痛科积极将开展各项疼痛治疗新技术,为新疆患者除痛解忧。”

延伸阅读

苏州路院区也有大型C臂诊疗更便捷

由于大型C臂机在总院,以往疼痛科开展介入手术都需专车派送至总院进行,实施后再返回院区,为患者带来极大不便。2月2日,医院苏州路院区放射科在前期精心的布局改造及环境测评下正式启用大型C臂,顺利实施了首例C型臂引导下鞘内吗啡泵植入术。苏州路院区引进大型设备C型臂机改善了医疗服务质量,保证了患者安全。

C型臂数字减影机是一种用于基础医学领域的医疗专用仪器,它与普通X光机最大的区别在于C型臂有一个呈“C”型字母的半环摄像头,数字高清影像,可以灵活多方向旋转,移动方便,智能化控制系统和创造性设计结构,让手术更为高效,并且有智能化数字脉冲剂量控制技术,全力降低射线危害,可做出准确诊断,实时显示手术过程,监管手术重要环节。

C型臂是疼痛科、康复科及肿瘤科等科室开展介入手术的标配,相当于医生的第三只眼睛。苏州路院区有了大型C臂后,疼痛科就拥有了CT、C臂、超声引导三驾马车,为疼痛治疗可视化操作全方位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END-

文/疼痛科陶剑芳徐航健康报记者刘青

图/疼痛科艾比不拉·衣明

编排/田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ikg.com//mjcczl/17893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