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

一、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脊髓的位置

脊髓位于椎管内,其上端在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下端在成人一般平第一腰椎体下缘,在新生儿平第3腰椎。下端与终丝相连。

2.脊髓的外形

脊髓呈前后烧扁的圆柱形,外包被膜,成人脊髓全长约45cm。脊髓有两个梭形膨大:上方为颈膨大,位于第4颈髓节段至第一胸髓节段(C1~T1);下方为腰骶膨大,位于第2腰髓节段至第3骶髓节段(L2~S3)。脊髓在腰骶膨大以下变细,呈圆锥状,称为脊髓圆锥。

脊髓表面有6条纵沟:前正中裂、后正中沟、两条前外侧沟、两条后外侧沟。

经前外侧沟穿出的根丝形成31对前根;经后侧沟穿入的根丝形成31对后根。

脊髓共分31个节段:8个颈髓节段(C1~8)、12个胸髓节段(T1~12),5个腰髓节段(L1~5)、5个骶髓节段(S1~5),1个尾髓节段(C0)

3.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脊髓由灰质和白质两部分组成,灰质在内部,白质在周围。

1.灰质

(1)前角:主要含运动神经元,统称为前角运动细胞。还有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前角运动细胞包括大型α运动神经元和小型的γ运动神经元。

(2)中间带:侧角内含中小型多级神经元,通称为侧角细胞,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

(3)后角:内含多级神经元,组成较复杂,分群较多,统称后角细胞。

(4)Rexed脊髓灰质板层:Rexed依据猫脊髓灰质的细胞构筑,将灰质分为10个板层。

2.白质

前正中裂与前外侧沟之间的白质称前索。

(1)上行纤维束(感觉传导束)

①薄束和楔束

薄束:起自同侧第5胸髓节段以下的脊神经节细胞,主要传导下半身来的冲动

楔束:起自同侧第4胸髓节段以上的脊神经节细胞,主要传导上半身(头部除外)来的冲动。

②脊髓丘脑束包括:脊髓丘脑侧束和脊髓丘脑前束

传导浅感觉(全身皮肤和面部粘膜的痛觉、温度觉和粗触觉)

(2)下行纤维束(运动传导束)

①皮质脊髓束包括皮质脊髓前束(位前索,管理躯干运动)和皮质脊髓侧束(位外侧索,管理四肢运动)

②红核脊髓束:位于脊髓的外侧索,皮质脊髓侧束的前方。

③前庭脊髓束:位于脊髓的前束,起自脑干前庭神经核,大部分纤维止于脊髓灰质的中间神经元,再至前角细胞。

④网状脊髓束:位于脊髓的外侧索和前索,起自脑干网状结构,下行止于脊髓灰质的中间神经元。

⑤固有束:位于白质最内侧紧靠灰质的边缘处,由灰质各层中间神经元的轴突组成。

三、脊髓的功能

脊神经

脊神经共31对,即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

第1-7对颈神经在相应椎骨上方的椎间孔出椎管。第8对颈神经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的椎间孔出椎管。胸神经分别在同序数椎骨下方的椎间孔穿出。第1-4对骶神经在相应的骶前后孔穿出。第5对骶神经和尾神经由骶管裂孔穿出。

每对脊神经都是由前跟和后跟在椎间孔处合并而成。

脊神经前根含有躯体运动和内脏运动两种纤维,属于运动性的;脊神经后跟含有躯体感觉和内脏感觉两种纤维,属于感觉性的。

脊神经是混合性的,均含有四种纤维。

脊神经出椎间孔分为前支和后支,前支和后支均为混合性的。

(一)后支

后支细小·,节段性分布于枕、项、背、腰、骶和臀部的皮肤以及脊柱两侧深部的骨骼肌。

(二)前支

前支粗大,主要分布于躯干前外侧的肌、关节和皮肤等处。多组成神经丛,计有颈丛、臂丛、腰丛、骶丛。

1.颈丛

第1-4颈神经前支组成,位于胸锁乳突肌上部的深面,发出皮支和肌支。

皮支穿出部位是颈部皮肤浸润麻醉的一个阻滞点。

右侧膈神经的感觉纤维还分布到肝和胆囊等表面的腹膜等处。

膈神经是混合性神经。

2.臂丛

由第5~8颈神经前支、第1胸神经部分前支组成。

主要分支有:

(1)肌皮神经;(2)正中神经;(3)尺神经;

(4)桡神经;(5)腋神经

2.正中神经

发自外侧束和内侧束。在臂部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伴肱动脉下行到肘窝,沿前臂正中下行,在前臂于指浅、深屈肌之间,经腕管至手掌。

3.尺神经

由臂丛内侧束发出,初伴肱动脉下降,继而绕过尺神经沟至前臂伴尺动脉入手掌。

4.桡神经

由臂丛后束发出,沿桡神经沟下行至前臂及手背。肌支主要支配臂和前臂后群肌及前群的肱桡肌。

5.腋神经

由臂丛后束发出,绕肱骨外科颈行向后外,肌支支配三角肌,皮支布于肩部皮肤。

3.胸神经前支(12对)

T1大部分F加入臂丛,其它胸N前支,分别单独走行,构成第1-11肋间N和肋下N,T12小部分F加入腰丛。

4.腰丛

T12前支大部分F,L1-3前支,L4前支部分F构成。

位于腰大肌深面,发肌支分布于髂腰肌和腰方肌

4.股神经

5.骶丛

第4腰神经前支一部分、第5腰神经前支以及全部骶尾神经前支组成。

位于盆腔内,在骶骨和梨状肌的前面。

5.坐骨神经(全身最粗大,最长的神经)

出梨状肌下孔至臀大肌深面,经大转子与坐骨结节之间,至股后部行于股二头肌长头深面,发肌支分布于股后群肌,至腘窝上角分成腓总N和胫N。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ikg.com//mjcczl/17894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