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病可引起双足麻木症状,多见于腰椎间盘突出,周围神经病变,也可见于胸椎管狭窄或是脊髓型颈椎病,而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为重要。我院曾诊治的一名因双足麻木发现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一、患者入科前基本情况

患者郭某,男性,70岁,主因双足部麻木活动受限17天入我科。缘于17天前,患者郭某从沙发上起来,出去行走,突发双足麻木,行走踩棉感,双足包裹感,左侧为著,当时伴有双手麻木。活动受限。以久坐及久站症状加重,躺下症状减轻。15天前双手麻木症状减轻,偶尔伴有双上肢的刺痛。就诊于外院口服药物治疗,双足仍麻木,行走踩棉感,效果不佳。患者及家属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后转入我科。

二、患者在我院脊柱科治疗过程及结果

脊柱科杨滔主任接诊患者后,经查体后发现,患者颈部背伸可诱发双手麻木,颈5-7棘突旁稍有压痛,双上肢桡背侧皮肤痛觉减退。双下肢自踝关节以远皮肤痛觉减退,以左侧显著。双下肢肌张力稍高,双侧Hoffmann征(-),双侧Babinski征(+)。

结合郭某的病史、查体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诊断为:1颈椎病(脊髓型+神经根型),2颈5/6椎管狭窄,3颈椎失稳。追问病史患者4个月前出现双手握力减小。行走踩棉感,双足包裹感,左侧为著,活动受限。以久坐及久站症状加重,躺下症状减轻。保守治疗无效。查体患者颈部背伸可诱发双手麻木,颈5-7棘突旁稍有压痛,双上肢桡背侧皮肤痛觉减退。双下肢自踝关节以远皮肤痛觉减退,以左侧显著。双下肢肌张力稍高,双侧Babinski征(+)。患者颈椎核磁共振示:颈椎退行性变、颈2-7椎间盘变性伴突出,颈5-6椎间盘水平,相应椎管狭窄。颈椎放射片:1.颈椎退行性变,2.考虑颈5-6、6-7椎间盘病变,3颈椎不稳。

杨滔主任指出,行颈椎后路单开门神经减压能缓解下肢神经受压症,但双上肢神经受压不能缓解,力求安全有效最大限度的缓解患者病痛,拟行颈前路颈5、颈6椎体次全切,神经减压,椎间钛笼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手术如期进行,手术全程历经4个多小时,术后患者双足麻木症状减轻,双手握力明显增加,术后1周戴颈托可自行离床活动,双足踩棉感好转。

三、患者出院后随访

患者出院1个月后随访了解到,患者双足麻木症状明显好转,双足踩棉感及裹足感消失,双手握力较前明显好转,睡眠质量好,精神状态良好,日常生活已基本恢复正常,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患者双足踩棉感及裹足感消失,双手握力恢复正常,睡眠质量好,精神状态良好,日常生活恢复正常。

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较为严重的类型,日常生活存在潜在风险,病情严重可能引起四肢瘫痪及二便功能障碍的严重疾患,因此,及时、准确地作出诊断,并给予积极的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残率的关键。脊髓型颈椎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诊断需依据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所见。近年来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及核磁的临床应用,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ikg.com//mjccyy/17802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