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眼下的社会,由于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如雨后春笋般普及,“低头大军”越来越庞大,正如有些专家所说,预计两三年内,将有大批的远超现有医者医疗能力及医疗资源的颈椎病患者出现。目前社会正处于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速度制造颈椎病患者”的进程中,也因此出现了众多的热衷于、立志于诊治颈椎病的医师及保健人士。

俗话说:“难得糊涂。”其实不然,应该是难得清醒。人生不光是“识字糊涂始”,几十年间,糊涂无处不在,知道的领域很少,未知的太多。所以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的无知。”敢这样说的人,才是真正有大智慧的人。

在人体常见病和多发病中,颈椎病的名称大概是最糊涂的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颈椎病”本身是一个姑息性的说法。

“颈椎病”这个名称是姑息性的,也就是姑且这样说说,以后可能会改的,是临时性的。你要是不信,我们可以捋一捋在整个医学领域关于疾病的习惯叫法,会发现很少有一种准确的疾病被称为“器官+病”这样一种格式的。有人说,心脏病也有啊!别忘了几乎所有的心脏病都是有定语的,比如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等。

还有人会说,有些病是“器官+炎”的格式,比如咽炎、喉炎、肺炎、肝炎等,是不是跟“器官+病”差不多?非也!炎跟病不同,炎是有炎症反应的。何谓炎症反应?其实就是“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发炎的地方往往会充血发红,甚至会发热,就像火热一样,我们看到这个“炎”字就会有热的感觉。“炎”本身就是一个类别的病。

所以,我们找医生看病的时候,如果胃不舒服,医生不会糊涂到开一个“胃病”诊断了事,诊断可能是“××性胃炎”“胃溃疡”“胃神经官能症”等。同样的,医生也不会开出像“脑病”“心病”“肝病”“肠病”“大腿病”之类的奇怪病名。因为这些部位的疾病早就细化了,已经很明确了。比如,某人一天拉十几次肚子,到医院一检查,可能会诊断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在这个长长的病名里,我们知道发病的快慢和持续时间,知道疾病的性质,知道它的表现,还知道是个炎症,不是肿瘤或者结核。

但为什么到了颈椎这里,人们就糊里糊涂地开一个“颈椎病”了事呢?

让我们回溯一下,我们会发现,尽管现在仍然糊涂,但其实以前我们更加糊涂。现在至少进步了一些。

以前,颈椎病被人们叫做“颈椎综合征”(没有“综合症”这个说法,这是外行人自造的名词)。

综合征(syndrome)是一个更加糊涂的叫法。糊涂的原因不是人们想装糊涂,而是的确不知道。医学上的未解之谜太多了,我们只能以存疑的态度,姑且将一个疾病的症状综合在一起,然后以综合征或者症候群来称呼它,比如美尼尔综合征、帕金森综合征、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这个名字都很熟悉吧,中国人称之为“非典”)。

如今,人们采用披沙炼金的方法,逐渐从糊涂的“颈椎病”中提炼出清晰的疾病来。

比如,有一种颈椎病,手麻木,脚无力,后来甚至瘫痪。医生做核磁共振(MRI)一查,发现原来是椎管里面的“后纵韧带骨化”了,占据了脊髓的位置,受压的脊髓发炎、变性,甚至坏死。病因明确,从此,这一类疾病就不再叫“颈椎病”了,叫“后纵韧带骨化症”。

再比如,有一种颈椎病,表现跟普通颈椎病没有区别,但是在CT或者MRI下一看,发现没有骨质增生,而是颈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病因也明确了,从此,这一类疾病也不再叫“颈椎病”了,叫“颈椎间盘突出症”。

颈椎病的名称总算进步了!相信以后会更加进步。

医学进步的速度很快,结果很多人发出了“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的声音。太快的变化,让很多人糊涂了!

导致糊涂的祸首,是语言的问题。

的确,医学书籍里面有太多的术语。

医学的术语有多少呢?非常多。《医学术语辞典》比《牛津高阶英汉词典》还要厚,而且还在不断地增多。比如MERS(中东呼吸道综合征)就是年生产的。在中国,还要加上中医学的术语,就更加让人云里雾里了,什么“君火”“热闭”“肺欲辛”“五运六气”,估计很多人听都没听说过。有人说,“知之为知之,不知百度之”,可以找谷歌或“度娘”。我们尝试看一看“度娘”对颈椎病的解释: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颈椎病表现为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颈椎病可分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食管压迫型颈椎病。

各位看官能够完整地明白其中的意思吗?

如果不是学医出身的人,要说自己明白肯定是骗人的,顶多是感觉“好像是那么回事”。

因为这短短的几句话里面,就有很多术语,它们的内涵和外延不是可以想当然地解释的。比如综合征、骨关节炎、增生、神经根、椎间盘、脱出、退行性病变、劳损、骨质、韧带、椎动脉、功能障碍、临床、椎节、失稳、髓核、骨刺、椎管狭窄、交感神经、症状、体征等。

记得《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曾经说过:“由于早年读了太多学究气书,所以很痛恨那些故作高深的文章,其实历史本身很精彩,所有的历史都可以写得很好看。”其实,何止历史如此,科学和技术又何尝不然?居里夫人的女儿艾芙·居里,在《居里夫人传》中描述居里夫人对科学的向往时曾写道:“怎么会有人觉得科学枯燥无味呢?还有什么东西比支配宇宙的不变定律更醉人?还有什么东西比发现这些定律的人类智慧更神妙?这些非凡的现象,以和谐的原则彼此联系;这种次序,表面上无次序而实际上有次序;与它们相比,小说显得多么空虚,神话显得多么缺乏想象力啊!”

医学是科学的分支,同样可以很好看,我希望自己能够做到这点。

本书的笔法,采用本人在近二十年从医、从教生涯中,经常跟病人和学生谈话的口气,目的是希望“病人听得懂,外行看得懂,不是医学专业的学生也能很快理解”。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颈椎病。

▼▼▼

书名:《颈椎秘籍》作者:王傅定价:38.00编辑推荐:《颈椎秘籍·您该知道的颈椎保健常识》这是一本是满足大众口味的颈椎病“百科全书”。本书是站在一个临床医生和患者沟通的角度,站在中医“治未病”的立场,着重论述了不同人群如何预防颈椎病。本书有别于某些主观性强的中医保健书籍,而是一本“有理、有趣、有料”的颈椎病保健书籍,是一本“病人听得懂,外行看得懂,不是医学专业的学生也能很快理解”的书籍。

“循序渐进”好像也是很多行业的工作方法,特别是在学知识、练技术上。我们经常说的“一步一个脚印”“衣带渐宽终不悔”“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以及“从量变到质变”的哲学规律,讲的都是这样类似的道理。治病也是一样,俗话说的“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说明了治病的艰难和细致。

但是,颈椎病并不是像地震一般毫无征兆的。我们在临床上对很多“健康人”进行检查时,就已经发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可是,这些人都说:“我的脖子好得不得了,怎么甩都可以!”然后得意地“潇洒甩一回”,干脆利落洒脱,甚至听到了响声还引以为豪,以为自己已经身怀少林功夫的绝技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说,在不久的将来,短则数月,长则数年,他的颈椎病会发作。经验证明,我们说的话很少有错的。

这说明一个道理,颈椎病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也是“十年磨一病”的,也是循序渐进的,即:

颈椎内外平衡(内源性和外源性稳定)失调,通过应力应变作用,加速颈椎体、颈椎间盘、小关节及其韧带的退变,引发了骨质增生,从而压迫了周围组织,导致颈椎病。

既然这个病是慢慢得的,那我们就慢慢地治好它吧!

不过,首先要申明的是,颈椎永远不可能治得像青少年时期一样,那个时候颈椎的骨骼弹性和韧性良好,椎间盘水分充足,韧带伸展性好。因为老化是生命变化的必然规律,不可抗拒。而且,颈椎病不可能“治断根”,只要颈椎在那里,“根”就在那里。除非你不要脖子。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看白癜风到中科白癜风医院
点状白癜风发病要多久才能治愈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ikg.com//mjccyy/17462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