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早期症状及治疗都有哪些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baojian/yuhoubaojian/22849.html
脊髓压迫的临床表现

95%的患者首发症状是中央背部疼痛,用力或改变体位等任何引起神经根受牵拉的情况均可诱发或加重疼痛。感觉障碍表现为束带状、肢体麻木、烧灼或针刺感,同时可伴有相应神经根支配的肌力下降或肌肉萎缩。其次为无力及上行性麻木或感觉异常,典型者可能出现脊髓半切综合征。当脊髓完全受压后,会出现感觉消失等神经功能障碍,严重时可发生截瘫。

对脊髓压迫患者的评估

1.患者如果出现异常疼痛,四肢感觉或活动变化时应考虑脊髓压迫的可能,应及时通知医生,行辅助检查。评估和观察患者的疼痛情况:部位、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的特点等。

2.评估患者的脊神经反射及脊髓受压征象,每隔2~4小时要检查患者四肢的肌力、肌张力、痛觉、温觉、触觉的情况,并准确记录。

3.根据损伤部位不同而进行重点观察:颈髓损伤患者注意观察呼吸的改变;胸部损伤的患者观察有无血气胸;腰骶部损伤的患者应注意有无大、小便失禁。

4.评估患者脊髓休克的表现当脊髓与高位中枢断离时,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而进入无反应状态,横断面以下节段脊髓支配的骨骼肌紧张性降低或消失、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发汗反射消失、膀胱内尿充盈、直肠内粪积聚,表明躯体及内脏反射减退或消失。

不同程度脊髓压迫的患者护理

轻度脊髓压迫

(1)评估患者现存脊髓压迫的危险因素,根据骨转移部位,指导患者正确佩戴颈托、腰托,轴线翻身,轴线转身,避免负重,告知患者不良的活动或姿势可能导致被侵犯的椎体骨折而发生脊髓损伤。

(2)观察患者的神经感觉障碍、活动情况、疼痛情况以及排便、排尿功能的变化。

(3)告知患者有关脊髓损伤和压迫的症状,如有痛觉或温觉感知下降,四肢无力,背部疼痛,排便、排尿困难,性功能改变等不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2.中、重度脊髓压迫

(1)评估患者压迫症状有无进展,记录患者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有无尿潴留或尿失禁、有无便秘或大便失禁、有无痛觉和温觉等。

(2)如脊髓压迫在第6胸椎水平,评估患者有无头部胀痛、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潮红、大量出汗、恶心、胸痛和心动过缓等症状。

(3)预防压疮及肺部并发症。

(4)做好心理护理,注意观察患者及家属的反应,及时疏导焦虑、恐惧情绪。

脊髓压迫导致排尿/便功能障碍的护理

1.间歇性导尿:急性期推荐采用无菌间歇导尿,恢复期用清洁间歇导尿替代无菌间歇导尿,开始间歇导尿次数为每天4~6次,根据排尿恢复情况调整导尿次数及时间;当膀胱功能趋于稳定,自行排尿后残余尿量少于ml或为膀胱容积20%~30%以下时,可停止导尿。

2.膀胱训练:膀胱如长时间不充盈会引起挛缩,容量缩小;长时间过度膨胀,又会导致膀胱松弛无力,两者均不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因此在间断导尿时要鼓励患者锻炼自行排尿,可用Crede法(用单手由外向内、由轻到重,均匀按摩患者下腹,待膀胱收缩后,一手抵住膀胱底部并向下方持续压迫膀胱,排尿后,将左手置于右手背上继续加压排尿,力求排尽,用力稍大,方向朝向会阴部),叩击下腹部等方法协助排尿。还可用激发排尿技术,如轻轻叩击耻骨上区、刺激肛门诱发膀胱反射性收缩、听流水声、热敷下腹部等辅助措施。

3.留置导尿的患者要每日进行会阴擦洗及膀胱冲洗,严格无菌操作,每周做尿常规及中段尿培养;每2~4周常规更换尿管。

4.因人而异采取排便功能康复措施:

①对于骶骨S2节段以下损伤的患者,其既不存在脊髓反射性肠蠕动,易发生粪便嵌塞;也不存在肛门外括约肌张力,容易发生便失禁,应注意肛周皮肤清洁。

②对于骶骨S2阶段以上损伤的患者,常可利用残留的骶段脊髓反射协助排便。

5.排便困难的患者的护理:

①嘱患者保证每日饮水量在ml以上,进食含粗纤维的食物;

②利用胃-结肠反射促进排便:进食后20分钟去排便;

③腹部按摩;

④机械刺激直肠促进排便:戴润滑手套,轻转动手指刺激肛门及直肠,5分钟重复一次,直到排便完全;

⑤手工排便:戴润滑手套,将一个手指插入肛门内,将粪便取出;

⑥必要时遵医嘱灌肠:可用温盐水、肥皂水、开塞露等。

预防脊髓压迫患者发生肺部并发症

1.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如既往有无肺部疾病史及吸烟史、膈肌活动度、呼吸类型、咳嗽力量等。

2.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鼓励患者多饮水。遵医嘱给予患者化痰药物及抗生素治疗。

3.体位引流:规律地翻身及变换体位。

4.辅助咳嗽:将手掌放在患者剑突下,在患者咳嗽时用一个向内、向上的动作对患者腹部加压助咳。

5.呼吸锻炼:呼吸锻炼先从缓慢的、放松的腹式呼吸开始,逐渐过渡到对膈肌进行抗阻训练;同时训练残存的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补偿胸式呼吸。

6.增加胸壁运动:通过深呼吸锻炼、助咳、被动的手法牵引和关节运动法、间歇正压通气等,可以维持或改善胸壁的运动幅度。

7.胸部物理治疗:用一定的手法振动和叩击患者胸背部,通过振动和叩击将分泌物从小的支气管内移动到大的支气管内被咳出体外。

8.不能自行咳痰者行气管内吸痰。对颈段脊髓损伤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辅助呼吸。

文章摘录于《肿瘤科护士一本通》

如此专业的临床指导书籍,你也值得拥有~

HELP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ikg.com//mjccjc/17672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