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太极授权图片,使用请提前咨询。

颈椎是连接头部和躯干的交通枢纽,

一些血管神经从这里经过,

心脏输出的血液通过血管从这里面上传到大脑。

大脑高级司令部的指令通过这里的脊髓神经下传指令。

所以颈椎出现问题时

就可能会引起一些并发症,

需要我们引起重视。

1、肢体麻木或排便障碍

因为脊髓受到压迫

造成肢体麻木或排便障碍,

这个时候颈部症状并不是很明显,

往往容易被忽视。

2、视力障碍

视力障碍主要是因为

颈椎病变压迫颈部动脉,

使视觉中枢供血不足,

或者影响植物神经功能,

导致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症状。

3、颈性高血压

交感神经受到颈椎病变刺激时

可能会引发颈性高血压,

血压忽高忽低,

降压药物调控不稳。

这个时候要检查一下颈椎。

4、吞咽困难

椎体前缘骨质增生

可能会压迫食管,

让患者感觉喉部发痒,

有异物感,

转动头部时?还会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在进食时出现吞咽困难。

总怀疑食道癌,

反复做食道镜检查。

不能确诊。

这一类型,

也叫食道型颈椎病。

5、颈性眩晕

突然出现的体位变换或者转头,

出现的眩晕感觉,

视物感觉空间不稳,

脚底无根漂浮感。

6、突然发作的头痛,耳鸣

尤其是偏头痛或者是枕部疼痛,

通常是由于颈椎病变压迫枕大神经,

枕小神经所致。

经常看神经内科,

药物调治效果不良。

压迫耳大神经,

可以出现而耳部症状,

反复耳科就诊,不能确诊。

7、颈心综合征

经常感觉心前区压榨感疼痛感,

胸闷气短,心慌心跳。

总怀疑冠心病,心绞痛。

心电图轻微异常。

心内科检查无法确诊。

要考虑颈椎病刺激交感神经导致的颈心综合征。

这一招太极搂膝拗步,

拯救低头族的颈椎病。

太极拳搂膝拗步,

在传统太极拳套路中反复多次出现。

突出搂化推击用法。

此势能运动腰、脊、肩、臂、膝、腿各部,

特别突出转腰、迈步,对肩颈健康相当有效。

练习时,

掌推时感觉阻力越来越大,

感觉吸附力、有磁性,

手掌感觉被动起来,

有种似乎脱离了腕部的虚无感。

长此慢慢练习,

必定会有用劲如抽丝的感觉。

如果意念是在水中推掌,

就会有一定阻力感。

这就是拳家所言;

推掌如推水,插掌如插蜜,

打太极拳就有了一种如同在空气中游泳的感觉,

有利于肩颈的健康与康复。

在练习太极拳搂膝拗步时需要全神贯注,

精神高度集中,

培养自己沉着、宁静的气质,

长期习练有利于锻炼

头部、颈部、背部神经系统。

注意掌握太极拳松、静、慢原则,

全身肌肉放松,精神集中,

排除杂念,缓慢连贯。

神经衰弱和痛症可以可以缓解以及调理转好。

文字详解传统版:左摟膝拗步

动作一:腰微右轉,右胯根微內收。随轉腰,右肩下松,右肘下沉,自然地带动右掌弧形下落(經右胯側),随下落随着臂外旋使掌心漸漸翻朝上;同时左掌也随转腰自左下向前而上(高与横膈膜齐)弧形右移。眼随轉腰向前平视,眼神要关及右掌。(图29一30)

二动作:左脚提起,上体继续向右微轉,随輔体,右棠弧形向右斜角上移,左掌继续向右弧形落于腹前,眼稍关右掌即移顧左掌。图31

动作三:左脚向前落下,先以脚跟着地,随着重心漸漸移向左腿而至全脚踏实,身体也同时漸漸左轉,弓左腿,蹬右腿,成左弓步。同时,左掌随輔体向下經左膝前以半圆形搂至左胯旁,右掌也随着体重前移和身体左轉继续弧形向上經右耳旁向前(东)推出。眼关及左掌搂过膝部即向前平视,眼神并要关及右掌前推。(图32一33)

要点

1.两手必須随腰酌转动而动作,腰部由右轉变为左輔时,切不可搖晃,因为一搖晃,上体势必或侧或傾或仰或俯,与“立身中正”的要求不符。向前迈步时,上体也仍要正直,避免前俯、后仰。在迈步过程中,因为只有下蹲的一腿作支撑,所以往往会为了照顧身体的平衡而把臀部凸出,这就不符合“敛臀”和“尾閭正中”的要求了,这点必須注意。定式时两手应該同时到齐,不要一只手巳停着,另一只手还在运轉。

2.由图30过渡到图31时,右掌自下向右上移要与左脚提起一致,体左轉、变弓步与右掌推出要一致。整个摟膝拗步动作要做得协調、圓滿、柔和,不可有滞頓或棱角的現象。

3.右肩往下松沉时,不可形成右肩低左肩高的現象。整套动作中双肩須平齐。

4.凡摟膝拗步中摟膝的一臂要呈弧形,避苑伸直,推出的右掌,要微微旋轉而推出,但到定式时,掌心不可走对前方,須稍朝左斜;两掌要坐腕。

太极搂膝拗步视频教学

高清太极基础八式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ikg.com//mjcczz/1770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