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压迫性脊髓病专科治疗医院 >> 压迫性脊髓病预防 >> 放射性皮炎,我该拿你怎么办
放射性皮炎如何预防和管理,一文全知道!
放射性皮炎是癌症患者放射治疗的主要副作用之一。放射性皮炎给患者带来疼痛、不舒适等主观感受,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放射治疗的方案计划。因此,患者放疗期间的皮肤管理非常重要。病例分享:湿性敷料治疗放射性皮炎1例▍病例信息患者,女性,45岁,右乳癌术后pT2N1M0ⅡB期。患者于-06-26行右乳癌切除术,-11-27开始行放疗,放疗期间出现右腋窝及右颈部放疗区域皮肤渗出性改变,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放疗结束后出院。患者自诉出院近一月来放疗区域仍有液体渗出,一直使用龙胆紫外涂局部。受疫情影响,直至-02-19医院就诊。下图为-02-19复诊时的局部皮肤情况:▍临床诊断感染性皮炎,放射性皮炎,右乳癌术后pT2N1M0ⅡB期。▍伤口处理首次换药: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局部,尽可能将龙胆紫清洗干净,溃疡处用清创胶外涂,外用泡沫敷料覆盖。-02-19右颈部伤口第一次换药-02-19右腋下伤口第一次换药后续换药: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局部,待干,溃疡处置银离子藻酸盐敷料,外用水胶体透明贴覆盖。换药频率视渗出情况,一周2次更换。-02-20右颈部伤口第2次换药
-02-20右腋下伤口第2次换药▍后续追踪右颈部伤口经4次换药后愈合。下图为局部伤口的愈合经过。右腋下伤口经过8次换药后伤口愈合。下图为局部伤口的愈合经过。▍案例小结放疗患者出现皮肤反应的几率及严重程度与放射剂量、照射野的面积以及化疗史等因素有关。本病例中的乳腺癌患者由于受疫情影响,放射性皮炎没有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理,导致伤口延迟愈合,经采用伤口清洗及银离子敷料、水胶体敷料等湿性敷料进行换药处理,疗效显著。文献报道,目前对于3级放射性皮炎的治疗原则,通常需要停止放疗,采用敷料处理创面;一般选用泡沫敷料、水凝胶敷料、水胶体敷料、亲水性纤维敷料、生长因子等,并嘱患者不可擅自移除敷料或自行用药,避免发生伤口感染,加重对伤口的损害。若同期需要继续行放射治疗,需要交代患者放射治疗前移除敷料,清洗并擦干伤口,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防止加重局部皮肤损伤。放射性皮炎预防和管理的证据总结▍No1.皮肤清洗证据描述:1.保持放射区域的清洁和干燥。2.可以使用清水和/或无刺激性的肥皂清洁皮肤,水温不宜过高。3.头部放疗患者,可以使用温和的洗发水轻柔地洗头。证据讨论:放疗患者应保持放射区域皮肤清洁和干燥,降低皮损后感染发生的风险。研究指出,放疗患者可以使用清水和/或无刺激性的非碱性肥皂清洗皮肤,应成为常规的临床护理措施。研究发现,清洗组患者的皮肤红斑和脱皮发生率与未清洗组差别不大,不会对放疗局部皮肤造成损害,而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对患者的心理具有积极作用;正常频次洗头不会加重放射性皮炎的不良反应,放疗患者常规频率与低频率洗头比较,两组患者的皮肤反应评分无显著差异。▍No2.皮肤一般保护措施证据描述:1.护理人员应该使用评估工具对放疗部位皮肤进行常规的评估和记录,推荐使用RTOG分级标准进行皮肤评估。2.患者应穿宽松、柔软的织物或棉质衣物。3.禁止使用刀片剃须刀,建议使用电动剃须刀。4.放疗部位皮肤禁止使用婴儿爽身粉、玉米淀粉,禁止化妆。5.禁止使用胶带和粘合剂。6.放疗部位皮肤禁止使用冰敷或热敷。7.放疗期间禁止游泳。8.放疗部位皮肤禁止挠抓。9.患者不得自行处理放疗部位的水疱。10.禁止阳光直射。证据讨论:对于日常的皮肤保护,目前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一般是基于专家意见和共识。医护人员应该使用评估工具对放疗部位皮肤进行常规评估和记录,目前没有评估分级的金标准,推荐使用CTCAE(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或RTOG(放射治疗协作组)分级标准进行皮肤评估,未来需要开发更健全的评估工具,以患者自我报告为结局指标的工具能更好地反映结果。附表1:根据国际抗癌联盟急性放射性皮炎(RTOG)分级标准分级各级标准0级皮肤无变化1级轻度红斑、出汗减少、干性脱发、出现滤泡2级明显红斑、触痛,片状湿性脱皮,中度水肿3级皱褶以外部位融合性湿性脱皮,凹陷性水肿4级溃疡、出血、坏死▍No3.非药物处理证据描述:1.不推荐使用芦荟。2.可使用无香味、不含羊毛脂的亲水性面霜,如果皮肤破损,应停止使用。3.调强放射治疗优于传统放射治疗。4.建议遵循临床医生的专业判断。证据讨论:研究提出,放射性皮炎患者不推荐使用芦荟,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芦荟能改善放射治疗引起的皮肤毒性症状。研究表明,与干粉疗法对比,放疗期间使用芦荟乳膏或安慰剂乳膏均增加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无香味、无羊毛脂的亲水性面霜有益于放射性皮肤反应,但如果皮肤出现破损,应停止使用;金盏花软膏可以降低乳腺癌2级以上的放射性皮肤反应,专家组建议乳腺癌放疗患者可以使用,但是其他癌症类型的证据尚不充足。放射线能量、剂量和分割方式等会影响放射性皮炎的发生。与传统的二维放射技术相比,调强放射治疗可以保护正常组织,降低皮肤的受照剂量,使剂量分布更均匀,有效降低放射性皮炎的发生。▍No4.药物处理证据描述:1.低剂量皮质类固醇可缓解瘙痒和刺激,但使用过度可导致皮肤变薄,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停止使用。2.乳腺癌患者放射治疗中可以使用止汗剂。3.可以使用磺胺嘧啶银、银离子敷料。4.不推荐使用三乙醇胺。5.透明质酸、硫糖铝、蛋白水解酶、发光二极管调节照射等证据不充分。证据讨论:低剂量皮质类固醇乳膏有利于缓解皮肤瘙痒和刺激,但应避免过度使用,以防皮肤变薄,一旦发生过敏应停止使用。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乳腺癌放疗治疗过程中使用止汗剂会导致较高的皮肤毒副作用,因此指南推荐乳腺癌放疗患者可以使用止汗剂。磺胺嘧啶银乳膏可以降低放射所致皮肤损伤的严重程度,而这一证据目前局限于乳腺癌患者,其他癌症患者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不推荐使用三乙醇胺,三乙醇胺与润滑凝胶、优色林、安慰剂相比,在预防放射性皮炎方面并无统计学差异。不推荐使用硫糖铝,硫糖铝预防放射性皮炎方面的作用效果不明显,与水性乳膏相比,患者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无明显差异。专家组对银离子敷料的使用提出了较弱的建议,银离子敷料可以治疗放射性皮肤溃疡,但样本量小,研究设计缺乏严谨性,专家认为可以尝试使用银离子敷料。目前对使用低密度脂蛋白治疗毛细血管扩张症的建议较弱。关于透明质酸、抗坏血酸、发光二极管调节照射、Theta乳膏、右泛醇、金盏花软膏等证据不充分,有待进一步验证。参考文献
[1]王倩,李振,等.放射性皮炎预防和管理的证据总结[J].护理学杂志,,35(1).
[2]杨彩娥.标准化皮肤护理对乳腺癌放疗后皮损的疗效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17(20).[3]申倩,邱文波,等.软聚硅酮泡沫敷料治疗放射性皮炎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3(26).[4]王盈,强万敏,等.皮肤清洁对癌症患者放射性皮炎影响效果的系统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35(5).[5]魏力,主编.伤口护理实践快速成长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本文首发:医学界肿瘤频道
本文作者:雪仔
责任编辑:Sharon
更多肿瘤资讯,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