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图片转自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急性期瘫痪肢体常表现为肌张力低、艘反射消失,病理反射引不出、尿游留(无张力性神经源性膀耽),称为脊髓休克。一般休克期为2—4周,如发生肺炎、泌尿系感染、镕疮则可延长至数日,影响预后。

一般在3—4周后进入恢复期,感觉障碍平面逐渐下降,瘫痪肢体肌张力开始增高,肌力开始恢复,常自远端开始,腔反射增强,出现病理反射。膀胱容量开始缩小,尿涝留成为反射性排尿(反射性神经源性膀脏)。通常在发病后3—6个月可基本恢复,少数病例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叉叉)

急性脊髓炎多发生在青壮年。病前数日或1—2周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或疫苗接种史,受凉、过劳、外伤等常为发病诱因。发病较急,首发症状多为下肢麻木、无力,腰背部酸痛,病变节段有束带感,多在2—3天内进展至高峰。病变水平以下肢体瘫痪,各种感觉缺失,膀胱、直肠括约肌功能障碍以及其他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无汗或少汗、皮肤营养障碍包括皮肤水肿或干燥脱屑、指甲松脆等。

更多急性脊髓炎问题。
       请点击→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ikg.com//mjccyy/99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