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压迫性脊髓病专科治疗医院 >> 压迫性脊髓病饮食 >> 瘙痒难耐放射性皮炎如何护理
放射性皮炎的临床表现
1.放射性皮炎是放疗引起的最常见的组织损伤,严重的放射性皮炎会导致治疗的中断,影响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和患者的预后。
2.临床表现为局部红斑和水肿、皮肤脱屑、脱发、纤维化和组织坏死等。红斑一般出现在放疗的2~3周,表现为皮肤瘙痒,斑片状皮肤发红。随着治疗的进行,红斑反应愈加明显,并出现局灶性的表皮脱落,称干性皮炎。当基底层不能产生足够的细胞来取代表皮细胞的脱落时,皮肤会出现水肿、水疱、糜烂、渗出,称湿性皮炎。一般发生在放疗4周以后,在放疗结束后1~2周达高峰,持续至治疗结束4周左右,此期间皮肤有感染的危险。放射性皮肤溃疡表现为灰白色坏死组织覆盖,边界清楚,底部较光滑,形成火山口样痂下溃疡,有剧痛,临床上很少见。慢性的放射性皮炎为放疗后数日或数年出现的反应,表皮萎缩变薄,浅表毛细血管扩张,有色素沉着、脱屑,皮肤瘙痒,易受损破溃。高能射线可致皮下组织纤维化,有时呈板样坚硬,纤维化的程度与早期皮肤反应的程度无关。
3.根据RTOG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分级标准,将放射性皮炎分为5级:
0级为照射野皮肤无反应;
1级为干性脱皮,皮肤发红、脱发、无汗;
2级为鲜红色红斑、斑片状湿性脱皮,中度水肿;
3级为严重湿性脱皮、融合大片、凹陷性水肿;
4级为皮肤出现溃疡、出血和坏死。
放射性皮炎的护理要点
1.告知患者保护照射皮肤对预防皮肤反应的意义。
如选用全棉柔软内衣,避免粗糙衣物摩擦;
照射野皮肤可用温水和柔软毛巾轻轻沾洗,
局部禁用肥皂擦洗或热水浸浴;
局部皮肤禁用碘酒、酒精等刺激性消毒剂,禁用化妆品及有刺激的药膏;
避免冷热刺激,如热敷、冰袋等;
照射区皮肤禁止刮除毛发,宜用电动剃须刀,防止损伤皮肤造成感染;
照射区皮肤禁做注射点;
外出时防止日光直接照射,应予以遮挡;
局部皮肤不要搔抓,皮肤脱屑切忌用手撕拨;
多汗区皮肤如腋窝、腹股沟、外阴等保持清洁干燥。
2.根据出现的皮肤反应程度不同给予不同的护理。
1级: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损伤;干燥脱屑可给予亲水性保湿剂,而皮肤瘙痒和刺激可以使用少量皮质激素;使用3M皮肤保护膜等可能降低皮肤反应的发生;外用保湿剂、凝胶、乳液,或敷料可以造成局部高剂量的影响,因此不应在放疗前应用。
2~3级:保护创面,防止继发感染,创造湿性环境,促进伤口愈合。常用的敷料包括水凝胶、水胶体敷料等。可疑有感染时,如渗液增多,出现异味、脓点等需对伤口进行细菌培养。感染性伤口可选用抗感染敷料,如银离子的敷料等。
4级临床很少发生。
患者放疗期间的营养管理
1.使用有效的营养筛查工具每周进行筛查,如NRS.
2.筛查发现患者有高危营养不良的风险应及早干预,可请营养师会诊。如BMI小于18.5kg/m2,体重有明显下降的患者(1个月内体重下降5%或以上,或6个月内体重下降10%或以上)、治疗前由于肿瘤侵犯或疼痛导致吞咽困难的患者等。
3.监测患者治疗期间体重或饮食状况的变化,以便判断营养摄入是否充足。
4.如果患者预期不能进食超过7天应开始营养治疗,或超过10天进食量不足平时的60%可给予肠内营养。
5.口服营养不足时考虑鼻饲,必要时考虑胃造瘘。
6.放疗中监测患者营养相关指标的变化,给予营养干预,包括膳食咨询或补充,直到治疗后3个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