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压迫性脊髓病专科治疗医院 >> 压迫性脊髓病诊断 >> 北亚技术特色胸椎管切开减压术点赞脊柱
一、入院前患者基本情况:
患者女,73岁,北京房山人。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以双足及小腿为著,活动轻度障碍,可缓慢行走。医院就诊,经中药口服以及膏药外用等治疗后,效果不明显。
半个月前,患者双下肢麻木、无力症状进一步加重,伴有小便急,双足、双小腿麻木明显,大腿内外侧轻度麻木,无法下地活动。医院就诊,因患者身体条件差未给予手术治疗。后经家中亲戚介绍医院脊柱科就诊。
二、患者在脊柱科治疗经过和结果
1、在脊柱科诊断及检查经过
脊柱科杨滔主任仔细为患者查体示:胸10-12棘突及椎旁压痛阳性,叩击痛阳性,无明显下肢放射性疼痛。自腹股沟以下,大腿内外侧皮肤感觉减退,双侧小腿、双踝、双足感觉明显减退。双侧髂腰肌肌力2+级,股四头肌肌力4级,胫前肌及踇趾背伸肌肌力3级。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均阴性,双侧膝腱反射亢进,左侧巴宾斯基征可疑阳性,右侧阳性。四肢血运基本正常。
患者影像检查结果
杨滔主任根据患者病史以及查体,初步考虑患者为胸椎问题,进一步行胸椎核磁共振检查提示:胸10-11,11-12椎管严重狭窄,脊髓变性。
综合以上检查结果,诊断患者为胸椎管狭窄伴双下肢功能障碍,胸脊髓变性伴不全截瘫(ASIAC级),马尾综合征。
2、术前讨论及准备
由于患者病情发展较快,并且已经出现下肢活动受限,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且胸椎核磁共振提示胸椎狭窄+脊髓变性,排便也已出现问题。手术指征明确,应尽早手术解除患者脊髓压迫问题,挽救已经变性的脊髓,最大程度恢复下肢功能。
但由于患者既往有高血压、肾萎缩、肾功能不全,术前检查患者还有肺部炎症、下肢血栓,并且患者高龄,手术风险高。但患者及家属要求手术治疗意愿强烈。经过反复考量,杨滔主任组织全体脊柱科医生对于患者病情进行讨论,并积极联系相关科室会诊,积极术前准备,尽最大可能挽救患者活动功能。
术前讨论
在脊柱科杨滔主任与医务处胡济民主任的主持下,麻醉科、ICU、呼吸科、心内科、内分泌科以及脊柱科全体医师参与下,进行了多科室术前讨论。最终决定,在积极术前准备以及术中检测、术后ICU进一步监护下,可在全麻下行“胸10-11、11-12半关节突全椎板神经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3、手术如期进行
经过多方面准备后,手术如期进行。由杨滔主任主刀,麻醉科为患者实施全麻监护下,为患者行“胸10-11、11-12半关节突全椎板神经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手术过程历经艰难,整场手术持续了3个半小时,顺利完成。术后患者转入ICU进一步观察、监护,次日转入普通病房治疗。
术中切除的病变组织:钙化的黄韧带
(标注的圈内物质)、关节突、椎板。
三、患者术后评估和恢复过程
术后当天
患者双下肢活动良好;
第1天
患者由ICU转入脊柱科普通病房,自觉双下肢明显松快,紧束感减轻;
第2天
双下肢皮肤感觉较术前明显清楚,肌力明显恢复;
第5天
双下肢膝腱反射恢复正常,左侧巴宾斯基征转阴,右侧可疑阳性;
第7天
患者可以佩戴支具在床上坐起;
第8天
术后胸椎X线检查,内固定良好;
第13天
患者在家属搀扶下,下床行走;
第14天
手术切口愈合良好,拆线。
近年来,医院勇于迎接高危急重难挑战,不推诿病人推行三快服务,凭借强大综合实力和多学科精密合作,承担起京西南地区人民群众的三级骨科医疗中心任务,努力为周边老百姓提供方便的综合性医疗服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