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侯冰玉陆梓昕为孕妇做手术很常见,但给腹中的胎儿做手术,是不是想想就觉得很不可思议?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李根霞,就是这方面的专家。医院,产科必定是省妇幼保健院最王牌专业。作为产科主任,李根霞见了太多的疑难杂症。在郑大三附院,准妈妈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是疑难杂症,不要挂李主任的号,把她的号留给更需要的人。25周孕妇跨越两千里来河南求医,只为保住腹中双胎在刚刚过去的国庆节假日,李根霞接诊了一位特殊的患者。这位名叫小薇(化名)的患者来自黑龙江,已经怀孕25周,前期被诊断出患有双胎输血综合征。这是一种严重并发症,简单理解来说,就是双胎中一个胎儿将血液源源不断输送给另一胎儿,如果不及时治疗,胎儿出现死亡的几率高达90%以上。为了保住胎儿,医院。每一次她都怀揣希望,却又因种种原因未能找到理想的解决方案。面对医生的建议——减胎,小薇坚定地摇了摇头,她不愿意放弃腹中任何一个孩子,只要有一丝希望,她都要为孩子争取。这份深沉的母爱,驱使着小薇来到郑大三附院,找到了李根霞。10月3日,小薇顺利入院,李根霞带领着胎儿医学团队立即进入术前紧张筹备状态。10月4日,李根霞联合胎儿医学组医生,医院超声科医师、麻醉科医生,为小薇进行了胎儿镜手术。手术是利用胎儿镜这一器械,进入到胎儿所在的羊膜腔内,通过镜头避开胎儿,找到双胎的吻合血管后,再用仅有钓鱼线细的激光光纤,对准吻合血管进行连续激光凝固。通过激光电凝封堵血管后,双胎的输血通道被阻断,形成各自的独立循环,以保证双胎的安全。胎儿镜手术对医生的专注度要求极高。手术期间,李根霞不能有任何多余的动作,关键时刻连眼睛都不能眨一下。最终手术顺利完成,小薇及她腹中的两个胎儿均平安无事,李根霞的心也放了下来。给胎儿输血,为胎儿“松绑”,近千名孕妇与胎儿从中受益双胎输血综合征是李根霞团队开展胎儿镜手术治疗最多的疾病,但却不是李根霞用胎儿镜唯一能治疗的疾病。除了双胎输血综合征外,胎儿医学团队还能够治疗羊膜带综合征、胎盘绒毛膜血管瘤、复杂性双胎并发症、胎儿贫血、胎儿心律失常等疾病。拿胎儿贫血来说,在孕妈妈怀孕过程中,有可能会因母胎血型不合导致胎儿发生溶血性贫血,严重的话,会导致胎儿发生水肿甚至胎死宫内。在这种情况下,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只能是给胎儿进行宫内输血。医生需要在超声引导下,经过孕妇肚皮、子宫、羊膜腔,把特殊处理过的浓缩红细胞缓慢输入胎儿的脐带血管中,是个极端精细的“手工活”。如果说给胎儿输血考验的是医生极端精细的手艺,那给患者羊膜带综合征的胎儿做手术,则考验的是抽丝剥茧的毅力与耐心。羊膜带综合征,是指部分羊膜破裂,产生纤维束或者纤维鞘,束缚、压迫或缠绕了胎儿,使胎儿无法好好发育,或者已经发育出来的器官出现分裂或者畸形。在手术时,需要利用胎儿镜和剪刀,抽丝剥茧般,一点点将羊膜束带松解并取出。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难度很大。“怎么让孩子正好把需要做手术的地方露出来,并且定住不动?胎儿在羊水里,你怎么能够看清需要松解的羊膜?”李根霞告诉记者,在具体操作中,团队遇到了很多问题。“每一个问题出来以后,我们都想办法解决它,直至现在我们能够精准、快速做完这个手术。”第一台胎儿镜下羊膜束带松解,李根霞用了将近7个小时。经过不断的提升,目前,李根霞团队1个多小时就能做完一台羊膜束带松解手术。截至年9月,李根霞带领的团队开展胎儿镜手术已有多例,射频消融减胎术例,为胎儿进行宫内输血66次,羊膜带综合征手术已开展7例,近千名孕妇与胎儿从中受益。发展胎儿医学:疾病防治从-1岁开始胎儿医学,意思是指胎儿与母亲一样,接受疾病的筛查、诊治甚至治疗。“患病的胎儿也是病人”,这是胎儿医学的基本理念。李根霞与胎儿医学的缘分,从年就开始了。当年,郑大三附院开始进行羊水穿刺染色体检测,每天最多的时候要进行40多个,李根霞练的“都能听到羊膜穿透的声音”。年,李根霞开展了第一例羊水灌注,此后,陆续开展氯化钾减胎、双胎输血综合征羊水减量等,并开始筹划建设胎儿医学亚专科。年,李根霞申报了胎儿医学的出国留学项目,开启了胎儿医学的探索之路,年,胎儿镜设备在郑大三附院落地,开启了河南胎儿医学新时代。在能够开展国内已经开展的绝大多数胎儿宫内干预手术基础上,李根霞也希望学习并开展更多胎儿宫内治疗术式,例如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宫内干预、胎儿镜脊柱裂缝合术。脊柱裂是一种先天性疾病,患儿死亡率极高,即便存活下来,也会出现一系列终身障碍,包括下肢无力或瘫痪、脑畸形、智力障碍等等。脊柱裂目前无法治愈,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是在患儿出生后,进行修补手术。但有研究证实,脊髓暴露的时间越长,对患儿大脑以及下半身神经的损伤越大。这也意味着,越早治疗,损伤越小。脊柱裂缝合术,是指打开子宫,将胎儿暴露的脊髓“放回”原位,并使用贴片等工具覆盖住暴露的脊髓,然后修复子宫,让胎儿继续发育,直至出生。“当前,国内只有零星的两三个中心在研究这个事儿,这也代表着我们有着巨大的努力空间。”李根霞告诉记者,任何的创新都不是跳跃性的,背后一定是漫长的学习与积累。“希望通过不断沉淀,我们能够开展更多胎儿宫内治疗的新术式,为更多胎儿提供生存和治愈机会。”来源:大河报·豫视频编辑:郭莉培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ikg.com//mjccby/18166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