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压迫性脊髓病专科治疗医院 >> 压迫性脊髓病医院 >> 突发重病脊髓受压下肢瘫,细究方案巧手回春
48岁的D女士,农历猪年春节后,经历了一个悲喜反转的春天。
D女士的看病经历
过完年开始出现双下肢稍感麻木和无力,就医后按照“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了一个多月。却不曾想,一边治疗,麻木无力却是一天重于一天,竟而发展到上下床需人搀扶,出行依靠轮椅的程度。医院后,D女士夫妻二人慕名来到我院寻找脊柱外科高如峰副主任医师就诊。
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虽然这些是每个骨科医生都会做的常规操作,但是高如峰副主任医师的与众不同在于更加地细致和严谨,他不轻易放过病情上任何的疑点,哪怕只是那么一点。
下肢麻木无力常见于腰椎问题,D女士出现的麻木区域和受累肌肉却又不仅限于腰段脊髓神经控制者。下肢肌力下降和感觉减退明显,上肢却无任何不适。这又不太符合颈椎脊髓受累。“会不会是少见的胸椎脊髓问题导致这么迅速的截瘫?”
高主任带领的脊柱外科团队经过研讨,决定为D女士安排胸椎MR检查,结果证实了高主任的判断——胸椎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ofligamentumflavum,OLF)。
术前MR
箭头处为T8到T11的脊髓受压部位。
胸椎黄韧带骨化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且起病隐匿的疾病。原本对脊髓起到保护和稳定作用的黄韧带,却逐渐钙化、骨化。在容积有限的椎管内,对脊髓产生了压迫从而产生相应的神经症状。
术前CT
箭头处为T9-10节段黄韧带骨化部位,椎管内空间狭小,粘连明显。
D女士的症状在较短时间内进展到截瘫的程度,而经过MR和三维CT的证实,其病变并不仅仅是单一节段。“第8-11胸椎椎管狭窄”(T8-10胸椎黄韧带骨化(OLF),T10-11后纵韧带骨化(TOPLL))。此类已经产生脊髓压迫的椎管狭窄,至今仍无有效的非手术疗法。于是,手术已不可避免。
纵跨3个节段的4节胸椎,且骨化黄韧带与脊髓硬脊膜粘连明显。手术难度极大,操作空间狭小,手术中极易损伤脊髓及硬脊膜,轻则硬脊膜破裂脑脊液漏,重则下肢完全截瘫。手术前的诊断和手术方案的制订是重中之重,手术台上的操作更是指间见真章。
箭头处为完整无破损的硬脊膜。
为完整切除的椎板,箭头处为骨化的黄韧带。
手术当天,在高如峰副主任的带领下,在我院麻醉科、手术室团队的通力合作下,顺利完成这例多节段OLF+OPLL的椎板切除减压手术。麻醉苏醒后,患者当即主诉下肢感觉明显好转,双下肢已可自主抬起。
配合术后的康复训练和功能锻炼,D女士从入院时的依靠轮椅,到出院时已可在辅具保护下自主行走。“截瘫进来,走着回家”听似奇迹,在D女士身上却真实的发生了。
术后的X光片
为了给病人节省费用,采用了不对称的内固定方式。
术后病人自己下地行走的照片。
胸椎黄韧带骨化是造成胸椎管狭窄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临床表现病变化多样,容易误诊和延误诊断。对于严重的胸椎黄韧带骨化患者,手术中出现脑脊液漏,脊髓损伤,和急性神经功能恶化等并发症已成为黄韧带骨化外科治疗的难题。
D女士出院后还需要很长一段的康复训练才能彻底复原,而医者在诊治疾病的道路上同样路漫漫其修远兮。
专家介绍
高如峰
副主任医师
上海医学会骨科专科分会创伤学组委员,青浦区劳动能力鉴定医疗卫生专家库专家。擅长创伤骨科、各类复杂性骨折的诊治。在脊柱专科、颈胸腰骨折的前后路手术治疗及退变性疾病,颈、腰间盘突出手术及腰间盘突出的微创治疗方面有较深的造诣。曾获得青浦区第一届好医生奖。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四上午。
专家介绍
陈铭吉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国际AOTrauma组织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青浦区心理咨询协会会员。
专长脊柱外科、创伤骨科多发病常见病及骨质疏松症的系统化规范化诊治。擅长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颈椎病、胸腰椎骨折、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脊柱外科微创手术。四肢复杂骨与关节创伤骨折的微创手术。
参与多项上海市、青浦区科委课题,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篇。-医院业务能手。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一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