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压迫性脊髓病专科治疗医院 >> 压迫性脊髓病医院 >> 郑旭昭一周一医案糖尿病
2型糖尿病
概述:糖尿病最典型症状是多食,多饮,多尿,烦渴,善饥,消瘦或肥胖,疲乏无力等症候。理化检查以葡萄糖和脂肪代谢紊乱,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的内分泌疾病。最常见2型是指胰岛素相对不足,胰高血糖素活性增高的一种疾病。中国有近1.4亿人患有糖尿病。调查中认为原因是现在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体力劳动的减少,营养过剩,还有一个重要因素被忽略掉就是现在的成人大我数生活在紧张,快节奏的状态下,而且正常的生活规律打破了,熬夜的人多了,导致人的焦虑,交感神经的持续兴奋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
食物代谢过程:
首先食物摄入,进入口腔后,经过食管,胃,小肠吸收营养物质,分解出来无益于人体的糟粕通大肠从肛门排泄出体外,这一过程中若其中一个脏器功能有障碍则对食物不能充分吸收和分解或吸收的营养不利于肝脏加工。人体每天消耗的能量与各处器官需要的能量来决定。假如一个人日常需要能量为单位,那么他只需要单位的能量就能维持正常生活,体重不会增加也不会减轻,若这个人每天都摄入单位能量,就会每天都有20单位能量被储存在脂肪细胞内,等需要它分解提供能量时再转化为能量,若暂时没有需要,那么体内脂肪细胞就会越来越多,体重就会增大,产生肥胖。过多摄入食物增加了消化腺体的工作量,还有肝脏,胰腺,小肠等器官参与对食物的消化。就像一个人整天工作量很大,又不能好好休息,这种情况下最终工作能逐渐下降,一开始还能维持正常的工作量,逐渐工作效率变低,
最后累倒,也就不能工作了。人体的各个器官也是这样,当每天的进食量过多超过消耗量的情况下,就增加了各个消化腺的工作量和强度,久之消化器官功能会下降。
第二环节是肝脏:因为所有进入人体的食物都要通过门静脉入肝脏,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包括对糖分解和糖原合成,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合成,维生素及激素的代谢。当肝脏受损时对食物的分解,代谢,储存不能顺利完成,这样大量的糖原,脂肪,蛋白质等就会释放到血液中,这样就需要更多胰岛素来工作,从而刺激胰腺过多做功。
第三环节:胰腺及胰岛素因素:胰腺是分泌胰岛的。胰岛素主要是能量转运搬运工,促进物质的合成代谢,维持血糖水平稳定的关键激素,对于机体能量的储存及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对糖类代谢通过增加糖的去路和减少血糖的来源百实现的,与其他激素共同维持血糖的稳定;促进脂肪的合成和代谢,抑制脂肪分解和利用,降低血中脂肪酸的浓度;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储存,抑制蛋白质的分解;所以当胰腺功能异常则不能分泌正常量的胰岛素,而使血糖增高。
当然在食物转化过程中的每一人环节都有激素参与,激素的稳定同样调控维持着食物的正常转化。如糖皮质激素水平下降会导致低血糖,甲状腺激素促进糖异生升高血糖水平,生长激素分泌促进血糖水平升高。激素分泌与受下丘脑-腺垂体轴的调节有很大关连。
原理:人体内脏受植物神经的支配,植物神经又叫内脏神经,自主神经,可分为: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迷走神经)。植物神经高级中枢为脊髓,延髓,脑干,下丘及皮质,当中枢缺血缺氧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引起中枢神经兴奋,脊髓段神经元直接接受信号
使交感神经兴奋,最终使支配组织的持续性兴奋而损伤。而迷走神经行进过程中不易受影响,也多为中枢缺血引起的迷走神经兴奋。
交感神经兴奋:胃肠蠕动减弱,膀胱壁肌肉松弛,唾液分泌减少,当机体处于紧张活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起着主要作用。同时人体各种微细血管也受交感神经支配,也就是说各种脏器的营养也受交感神经影响
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与交感神经作用相反,副交感神经系统可保持身体在安静状态下的生理平衡,当其兴奋时增进胃肠的蠕动,消化腺的分泌,促进大小便的排出,保持身体的能量。
脊神经与交感神经有灰、白交通支联系,可以信息互换,那么当后背肌群损伤使同根神经的内脏器官出现器质性损伤,这也是当肌群损伤脊神经把信号传递给支配内脏的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慢性损伤。同时血管受交感神经支配,血管分布最广泛的,所以在肌肉内交感神经与支配肌肉的脊神经有直接联系,信息共享。也就是通过相应节段椎周肌群治疗就能降低脊髓缺血及脊神经兴奋,从而使交通的植物神经兴奋下降来治疗相关消化器官功能。
治疗思路:
1.减少过量食物的摄入是控制血糖增高最主要方法;
2.改善颅内和脊髓的营养,解除各个高级中枢缺血一睥兴奋,调衡内分泌等激素的分泌水平;
3.解除交感神经兴奋改善内脏器官的营养,使其对食物进行正常的分解,代谢,储存,转运,减少胰岛素负担,控制血糖的增高;
4.整体力线的调衡是解除交感神经兴奋的主要方法。
近期治疗一个2型糖尿病,这是治疗了一个月后与治疗前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个小时后血糖报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