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和人生”超声医学及相关诊疗技术培训活动上,医院超声科聂芳教授应邀讲解了《浅表淋巴结病变的超声诊断与造影》。

聂芳教授指出,随着超声技术的进展和超声应用范围的扩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诊疗范围的扩大,从传统的灰阶超声、多普勒超声到新技术的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都促进了超声模式的改变,而随着高频超声的出现,淋巴结超声在疾病诊断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美国癌症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淋巴瘤发病率居各类癌症发病的第8位,而从我国癌症中心统计的数据来看,恶性淋巴瘤占全国癌症发病率的2%,并且这一数据还有逐渐缓慢上升的趋势。

全身浅表淋巴结主要指的是皮下三公分以内的淋巴结,主要分布于颈部(多个)、腋窝(30-40个)、腹股沟和四肢近端。扫查淋巴结对于术前评估淋巴结对肿瘤患者的预后和合理治疗有重要意义,还可以起到区分其他肿物的作用。超声在检查颈部淋巴结上敏感性达到96%,高于其他影像学方法。

颈部淋巴结共分为六个区域,I在颚下的位置,II是颈内静脉淋巴结的上区,III是颈内静脉淋巴结的中区,IV是颈内静脉淋巴结的下区,V是颌骨上淋巴结和后三角区,VI是颈前淋巴结,在此基础上,美国癌症联合协会又补充VII为上纵颌的淋巴结。

腋窝淋巴结分组的标志是胸小肌,I腋下组即胸小肌外侧的淋巴结,II腋中组即胸小肌深面腋静脉旁淋巴结,III腋下组即胸小肌内缘以内锁骨下静脉旁淋巴结。超声能扫查的乳腺淋巴结包括腋窝、锁骨上、胸骨旁,如果患者出现I、II、III级淋巴结转移的五年生存率依次降低,分别为67%、30%、0%。

正常淋巴结结构包含皮质区、髓质区和淋巴门。淋巴结常见良性病变有反应性增生、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淋巴结核、坏死性淋巴结炎、巨大淋巴结增生、IgG4相关性淋巴结病以及其他病变。

恶性淋巴结主要是转移性淋巴结及淋巴瘤,转移性淋巴结和淋巴瘤的生长方式不同。常见淋巴结转移区域有咽、喉部疾病;肺、纵隔及乳腺疾病;口腔疾病;胃肠道疾病;甲状腺疾病;盆腔疾病,每种疾病有其相对对应的重点区域。肿瘤的淋巴道转移有多种转移途径。

正常淋巴结声像图表现主要是从它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CDFI等方面进行临床诊断。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良性淋巴结也可表现出血流信号异常,可能是由于炎症反应使得通过淋巴门的血管扩张,血流增加所致。一些恶性淋巴结未见明显血流,可能是由于坏死或血管被淋巴结内扩增的转移成分压迫而引起的。

恶性淋巴结声像图特征主要是内部出现点状钙化或囊性变、回声减低(淋巴门偏心/消失)、周围型/混合型血流、短径增大、皮质不均匀增厚。

聂芳教授分享了文献上针对颈部淋巴结分级的淋巴结超声表现及其恶性风险率: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主要主要是穿刺前造影评估、穿刺中实时监控和淋巴瘤诊断。

良性恶性淋巴结超声表现对比表:

结核性淋巴结与转移性淋巴结囊变主要从以下特征来比较,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部透声差、常呈对称性坏死、“眼镜征”为结核性淋巴结囊变的主要表现,边界多清晰、形态较规则、内部透声好为转移性淋巴结囊变的主要表现。

聂芳教授的讲解内容非常全面,结合理论、临床实践经验和国内国际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浅出,实例讲解使得整个讲课生动形象,每位学员受益匪浅,她的讲解在学员们的热烈掌声中落下帷幕。

祥生彩超检测淋巴结肿大临床图片欣赏:

聂芳教授(专家介绍)

专长:介入、超声造影、腹部、浅表器官、妇产及外周血管超声。

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甘肃省领军人才,陇原青年创新人才,医院超声医学中心主任,超声诊断教研室主任,超声研究室主任,超声造影亚学科带头人,医院临床教务处副处长,影像医学中心副主任。

下医院何文教授分享《颅内外动脉超声诊断检查的新进展》。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里比较好
白癜风诊断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ikg.com//mjcczz/17430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