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的男性,表现为进行性行走困难和下肢疼痛8月。外院MRI提示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病(LETM),并开始使用地塞米松。几周后症状改善,但1月后再次恶化,卧床不起。2月后患者出现尿急和急迫性尿失禁,上肢和面部无力以及球麻痹,有三次癫痫发作。因脑脊液提示淋巴细胞增多,患者接受抗结核辅以激素治疗。癫痫发作被认为是既往头部外伤的后遗症。

一般查体基本正常,无外周淋巴结肿大。但右侧阴囊有一肿块。神经系统检查提示双侧面部,腭和咽部肌肉无力和无反射性四肢瘫痪。

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正常。外周涂片未见白血病细胞。LDH升至U/L。血清NMO抗体阴性。HBsAg,抗HCV和HIV抗体均阴性。骨髓穿刺和活检未发现淋巴瘤。

(图1:a:颈髓T1增强未见强化病灶;b:颈髓T2WI可见纵向广泛的高信号病变[红箭],从颈髓延髓交界处一直延伸至C7椎体水平)

(图2:a:T1WI未见异常;b:T1增强正常;c:FLAIR可见双侧半卵圆中心高信号病变[红箭]和左侧额叶胶质增生[绿箭];d:FLAIR可见幕下高信号病变[红箭];e:T2WI可见半卵圆中心病变[红箭]和左侧额叶胶质增生[绿色箭头];f,h:DWI可见半卵圆中心和小脑半球弥散受限病灶[蓝箭];g,i:对应ADC上为低信号)

(图3:脑脊液细胞学提示恶性淋巴细胞CD20阴性,CD3和Tdt阳性)

诊治经过

完善MRI检查(图1-2)。腰穿脑脊液可见恶性淋巴细胞,CD3和Tdt阳性,CD20阴性(图3)。阴囊超声显示囊状鞘膜积液。胸腹部CT未发现系统性淋巴瘤。

患者开始全身化疗,采用CHOP方案和鞘内注射甲氨蝶呤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放疗,其耐受良好。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复查脑脊液几乎完全正常。

最终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讨论

LETM常见,病因繁多,以炎性脱髓鞘病变较多。淋巴瘤可导致脊髓副肿瘤性病变或出现硬膜外或硬膜内压迫。然而,淋巴瘤累及髓内非常罕见,占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不到1%。伴脑内病灶的LETM,鉴别诊断包括脱髓鞘,淋巴瘤,感染(结核,真菌),免疫相关以及副肿瘤等。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和结节病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髓内肿瘤和转移性病变以及硬膜动静脉瘘也需要排除。本例患者合并脑部病变,一般考虑LETM与之相关,例如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可能,导致诊断延迟。

PCNSL在所有脑肿瘤中占2%,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约为0.7-1.7%。Bruni等人在年首次报道了原发性髓内淋巴瘤。

PCNSL累及脊髓受累并表现为LETM的非常罕见,容易误诊,常用于治疗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的激素使用也可能导致诊断延迟。

相关链接

图表神经病学: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的鉴别诊断

[参考文献]

ElavarasiA,DashD,WarrierAR,BhatiaR,KumarL,JainD,TripathiM.SpinalcordinvolvementinprimaryCNSlymphoma.JClinNeurosci.Jan;47:-.

温馨提醒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转载不要忘了注明出处哦~~~神经病学俱乐部ub神经病学俱乐部,立足一线临床,服务神经科同行,助力神经病学天天向上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ikg.com//mjcczl/17851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