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压迫性脊髓病专科治疗医院 >> 压迫性脊髓病治疗 >> 健康远离糖尿病从你我做起
导语:
糖尿病是仅次于癌症,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的疾病,糖尿病与饮食、遗传、环境因素和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有密切关系。主要临床表现为血糖升高、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乏力、抵抗力降低等。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能导致多种严重的并发症,今天的《健康》节目,我们就要和您聊一聊,如何防治糖尿病。节目直播时间:每周六周日早间9:00—10:00
嘉宾简介:谢晓敏,二级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兼任宁夏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性腺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足与周围血管病委员等。临床一线工作34年,现主要从事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基础、临床、科研、教学工作,率先在宁夏开展多项临床诊疗技术,主持国家、省部级等课题10多项,多项获自治区级科技进步奖。
1、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持续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抵抗引起。
2型糖尿病占90%以上,其特点:
(1)发病年龄:多见成年人,也可见儿童、青少年,
(2)危险因素:老龄化、西方式生活(体力活动减少、高热量饮食)、都市化程度、肥胖、子宫内环境(低体重儿)等
(3)发病机制: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缺乏
2、糖尿病有哪些危害?
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
慢性并发症:血管和神经病变,包括: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功能缺陷及衰竭。
(1)血管病变:
大血管病变:患者会出现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狭窄,心肌缺血、心肌梗死,需要做心脏支架;累及脑动脉,出现动脉硬化、缺血性的脑卒中和出血性的脑卒中;累及下肢动脉,出现下肢动脉硬化、狭窄、缺血、闭塞,严重时可出现糖尿病足溃疡,甚至截至等。
(2)微血管病变:
眼:视网膜病变、黄斑病变、白内障等
肾:糖尿病肾病,甚至肾功能衰竭;
心脏:心肌细胞缺血缺氧,甚至出现舒张性心衰。
下肢血管:
(3)神经病变:
①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的是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如双下肢,双上肢,远端感觉神经受损,患者出现双手,双脚感觉异常,如麻木,疼痛,蚁走感等,极易引起下双下肢的坏疽,严重的时候就需要截肢,是造成糖尿病截肢的主要原因之一。
②中枢性神经病变:眼肌麻痹、面神经受损
③自主神经:体位性低血压、心律不齐、胃肠排空减慢、膀胱尿储留、性功能障碍等,亦可出现皮肤异常出汗、局限水肿。
④脊神经受损:脊髓后根、后索损害:步态不稳、肌肉萎缩等
⑤单神经受损:相应的肌肉出现萎缩,如股四头肌
3、如何预防糖尿病?
(1)研究发现:空腹血糖正常人群,胰岛素抵抗程度与空腹血糖、腰臀比、甘油三酯、舒张压呈正相关。提示,对空腹血糖正常的健康人来说,通过评价空腹血糖、肥胖程度、甘油三酯水平等,可预测胰岛素抵抗程度;腹型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可能是一种早期、简单、可靠的判断胰岛素抵抗的重要指标。如果一个健康人空腹血糖、腰臀比、甘油三酯水平逐年增高,那么一定要积极评价胰岛素抵抗程度,对早期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意义重大。
(2)在临床上以FPG≥5.6mmol/L为切点,早期干预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可能对早期改善胰岛素抵抗,阻止胰岛β细胞受损进一步加重意义重大。空腹血糖在6.1mmol/L~7.0mmol/L时,导致胰岛素抵抗加重的主要因素为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高甘油三酯、慢性炎症状态等。此时随胰岛素抵抗加重,可引起代偿性的胰岛素分泌增加;可能IL-6可介导胰岛β细胞受损进一步加重。此项结果研究国内未见相关报道。
(3)动态评估体检报告:体重、腰围、血压、空腹血糖值、血脂、肝功能等动态变化可极早期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本期文字编辑:箫杨
本期音频剪辑:箫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