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59岁的老人,突然感觉四肢无力,而且越来越严重,最终不能下床行走。全家人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这竟是颈椎疾病导致的症状。

医院脊柱外科的手术治疗,让患者李女士彻底告别了噩梦一般的大半年:“差不多是从去年的正月里开始,手脚都没劲,拿不起东西,走路困难,最厉害的时候,2个月起不了床,两个人架着我的胳膊,能勉强走几米,晚上得吃止疼药才能睡一会儿。”

寰枢椎不稳定

一种严重的颈椎疾病

今年3月中旬,因为难以忍受不分昼夜的疼痛,患者李女士被家人送到医院就诊,她说:“来医院之前,家里人都认为我是脑血管的问题,结果神经外科医生直接建议我们到脊柱外科,我医院做的膝关节置换手术,对医院还是有感情,觉得这一回应该不是多大的毛病。”

在医院脊柱外科门诊,仲江波主任医师介绍说:“初诊的时候,我判断应该是颈椎的原因,但没想到位置那么靠上。”

经过核磁共振检查,仲主任发现导致四肢无力的原因是:寰枢椎不稳并高位颈脊髓病。

1.术前x线片显示:寰齿前间隙12.52mm,明显增大,寰枢椎脱位。

2.术前MR:显示脊髓受压、水肿。

3.术后X线片显示寰枢椎复位良好。

寰枢椎,一个陌生的名词。

据仲江波主任介绍,寰枢椎是颈椎最上方的第1节和第2节,寰椎是第1节,枢椎是第2节。寰枢椎处于人体上颈椎位置,属颅颈交界区,是连接生命中枢的要塞,发生于这一区域的疾病被称为上颈椎疾病,属于人们通常所说的颈椎疾病的一种。

寰枢椎不稳,即是这两关节之间失去了正常的对合关系。寰椎与枢椎的位置一旦改变,必然压迫后方的中枢神经——脊髓,从而导致四肢麻木无力、行走不便及剧烈疼痛。

上颈椎是手术禁区?

放弃手术将会怎样?

寰枢椎脱位,寰枢椎不稳,高位颈脊髓病,后路寰枢椎复位,髂骨取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这些从未见过的医学名词,让患者李女士一家人非常担心。

手机上网一查,更是忐忑不安:上颈椎是手术禁区,一般的医生都不愿意在这个部位开展手术。从寰枢椎再往上,就是头颅。寰枢椎的解剖结构复杂,有丰富的血管和中枢神经从中穿过,向来被定义为脊柱外科手术中风险最高的部位。

但是,如果因为风险过高而放弃手术,李女士说:“唉唉,不治疗的话,那就不敢想了,光这个疼,早晚也得把我活活疼死。一天到晚地疼,受不了。”

对此,仲江波主任说:“因为寰枢椎的位置比较特殊,这个手术的风险确实非常大,我在手术解剖的过程中,能够直视向颅底供血的椎动脉在有规律的搏动。所以,手术过程中,每一步操作都必须非常规范,非常谨慎,绝对不能出一点差错。同时,寰、枢椎椎弓根细小,置钉非常困难,对手术者要求极高”

后路寰枢椎复位手术

3小时化解致命危机

既然放弃手术治疗,后果将不堪设想,患者及家人果断地选择在医院脊柱外科进行手术治疗。

患者家人说:“在专业的问题上,除了上网查询,关键时刻还得重视专业医生的意见,我们全家决定请仲主任做这个手术,在于仲主任在明确诊断过程中带给我们的信任,他对于手术的专业解释,让我们感觉到非常可信。”

4月2日,仲江波主任和助手赵凯、白艳强为患者实施手术,在上颈椎后正中长约8cm的切口内,历经3.5小时,完成了一系列复杂的手术操作。仲主任介绍说:“这个手术,其实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后路寰枢椎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另一部分是髂骨取骨植骨术。手术过程中,我们最大的感受还是术前的医学影像,与手术中所看到的实际情况,还是有较大的差别。这位患者是因为长期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寰椎横韧带松驰,导致了寰椎和枢椎的不稳定,在活动中压迫后方的脊髓,引起脊髓病变。而且,此例病人身材矮小,椎弓根特别细,跟我们以往手术过程中所见的不一样,这也是考验我们手术操作能力的地方,需要灵活处置。”

术后1周,患者感受到了手术带来的变化,说:“首先就是不疼了,不用吃止疼药了,再一个就是手脚出现了变化,麻木减轻了,有力量了,医院,更感激仲主任。”

寰枢椎病变

需警惕这些症状

仲江波主任介绍说,寰枢椎为连接颅骨与脊柱的重要结构,其位置深在、结构复杂且毗邻延髓、椎动脉及神经根。因炎症、创伤、先天畸形、肿瘤、退变等原因导致的寰枢关节生理关系破坏及运动功能异常称为寰枢椎不稳,可导致邻近延髓、颈髓受压出现四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严重者可致呼吸、循环中枢受损导致患者死亡。鉴于寰枢椎不稳潜在的巨大风险,目前多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此类手术风险极高,为降低手术风险,以往多采用线缆技术、椎板夹(钩)技术进行固定,但其操作繁琐、稳定性差、并发症多等缺点,近年来较少应用。而后路钉棒技术凭借其良好的稳定性及提拉复位作用,已成为首选的后路寰枢椎内固定技术。

仲江波·主任医师

仲江波,脊柱外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德国高级访问学者。现担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分会腰椎教育工作组委员;山东省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学组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脊柱创伤学组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脊柱专业委员会委员。

从事骨科临床工作20余年。对脊柱、脊髓相关性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对颈椎、腰椎退变性疾病(颈椎病、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胸椎管狭窄症、脊柱侧弯畸形、脊柱脊髓损伤、脊柱结核、脊柱原发及转移性肿瘤、骨与软组织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及手术治疗。对颈、腰椎疾病、脊柱畸形及高龄患者的手术特点有深入研究。

共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6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市级科技进步奖4项。目前做为第一主研人承担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在《中华外科杂志》等国内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8篇(其中SCI收录3篇),参编著作2部。

初次排版、校对:陈尔东

摄影:曲菲

最终审核:赵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ikg.com//mjcczl/17820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