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教师节,我都会想起那些曾经传授给我知识、教我如何做人,令我尊敬、热爱的老师们;同时我也为他们的健康状况担忧,因为,每天超负荷的工作让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身患顽疾。颈椎病就是这个群体里的多发病。我以此文献给所有的老师,愿老师们的颈椎能够得到科学的呵护,愿他们能够远离颈椎病,享受健康生活。

从一个不幸的故事说起

1、一个优秀教师摔一跤后就发生了瘫痪

王老师是某中学的模范教师,辛勤工作了30年,德高望重,桃李无数。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半年前的一天晚上,他不慎摔了一跤,造成四肢完全瘫痪,大小便失禁。医院脊柱脊髓外科杜良杰

也许大家都觉得奇怪,为什么仅仅摔了一跤,就会导致王老师瘫痪了呢?这必须从王老师30年前的慢性颈部疼痛说起。

非科学模式管理会导致颈椎病逐渐发展甚至瘫痪

2、长期脖子痛,他能忍就忍

30年前,王老师大学毕业后,怀着满腔工作热忱,登上了梦寐以求的三尺讲台,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他爱岗敬业、多年如一日,每天连续伏案工作数小时,备课已经成为他的习惯。他很快就成了学生们崇拜的偶像,教师们学习的榜样。繁重工作的劳累,他逐渐出现了脖子酸困疼痛的症状,病情时轻时重,严重时竟彻夜难眠。为了不影响工作,他医院看病。他忍耐着,忍耐是他顽强的标志,也是锻炼自己意志的良好方式,就这样,他忍痛工作了3年多。

长期的颈部疼痛需要及时科学的治疗,忍则养虎为患

3、头晕长期困扰

3年后的某一天,王老师感觉到头有些晕,尤其是起床、卧床的时候眩晕加重。医院就诊。经检查,医生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经过应用颈围领固定、卧床休息之后,他眩晕的减轻了,就又走上了心爱的讲台;然而,头晕的毛病却始终没有完全消失。

颈性头晕容易误诊误治,非科学管理会导致疾病反复发作,恶化发展

4、四肢麻木无力,走路飘飘欲仙

10年后的某一天,王老师感觉到左手麻木,无力,在妻子的反复劝说下,医院的大门。经过骨科医生的检查、拍片,发现颈椎骨质增生,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于是便开始了颈椎牵引治疗,妻子还到中医诊所为丈夫买了消除骨刺的中药,每天为他煎药。王老师的手麻症状逐渐减轻了。

25年后的某一天,王老师发现自己小便无力,走路时足底有踩棉花的感觉,头重脚轻,整个人轻飘飘的,如醉酒一般。在妻子女儿的一再催促下,王老师才再一次去看医生。然而,这一次就诊使他惊呆了,医生的诊断是脊髓型颈椎病,CT、MRI等检查证明,王老师的颈椎椎管内有大量的骨质增生和韧带钙化,椎管严重狭窄,脊髓已经受压变形,如同糖葫芦状。医生建议他尽早手术治疗。然而,由于担心手术风险大、害怕影响工作,他拒绝了手术治疗,重新回到了讲台。

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病长期发展的结果,处理不当会导致瘫痪

5、最终发展为瘫痪

30年后的某一天,终于发生了我们文章开头那个不幸的故事,仅仅摔了一跤就使他坐上了轮椅。医生虽然为他及时做了手术,但是,由于脊髓已经发生了损伤坏死,半年来,他的四肢感觉和运动功能仍然没有得到良好的恢复,大小便依然失禁。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许许多多的颈椎病患者都有着与王老师相似的经历。

医生认为,王老师的瘫痪是一种必然。因为与大多数人一样,对于该病,他从来不做预防;因为在患了轻度类型的颈椎病之后,他始终没有坚持科学、规范和系统的治疗。加上传统的颈椎病治疗方法本身就存在着致命的弱点,他与许多患者甚至一些医生一样,从预防、治疗到康复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误区。

扁鹊治未病,千古成佳话。颈椎病的预防比治疗更加重要。如果王老师能够做到劳逸结合,积极调整生活姿势和节奏,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就可以有效防止颈椎病的发生。

颈椎病是教师生涯的常见多发病,只有呵护好自己的身体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

对颈椎病发病机制的新认识

1、传统观念需要更新

在颈椎病的发病机制方面,一直以来,传统的观念将太多的眼球聚焦在椎间盘之上,认为所有类型的颈椎病都是椎间盘惹的祸;认为只要椎间盘没有问题,颈椎就没有问题;认为只有椎间盘有了问题,颈椎才有问题。这种观念沿袭至今。

与传统观点不同,作者认为,颈椎病是一种多因素、多途径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肌肉、韧带、椎间盘、骨关节在内的组织结构都会发生劳损与老化,也就是退行性改变。而且该病的发生和发展也同样符合由轻到重、循序渐进的规律。因此,将所有的责任都归咎于椎间盘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我们应该综合地、动态地、整体地认识颈椎病。

颈椎病是在肌肉、韧带劳损或退变的基础上,以椎间盘退变为中间环节,以颈椎不稳及其代偿性改变为主要发病机制,累及重要器官(如椎动脉、交感神经、神经根、脊髓),产生相应症状和体征的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

2、椎间盘是一个重要环节,但不是颈椎病的起点

在颈椎病的早期,可能有椎间盘的退变发生,但是更重要的责任组织应该是肌肉和韧带。由于长期伏案、高枕而眠、沉迷于电脑桌前、强大的工作压力等因素,颈椎周围的肌肉会发生劳损,使力量和耐力下降,再在致炎致痛机制的作用下导致颈部疼痛的发生;如果疼痛长期不愈,便形成颈型颈椎病。与此同时,韧带也会发生变性松弛,其维系骨关节结构的静态稳定作用下降,就会出现颈椎生理曲度的消失,甚至会有轻度的椎间不稳发生。

因为颈椎周围肌肉的劳损、肌力下降、耐力的降低是颈型颈椎病的主要发生机制,所以只有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的治疗方法才是治疗根本的方法;如果放任自流,或者治疗方法不当,就会使疾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逐渐加重,导致其他类型颈椎病的发生。

椎间盘退变只是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但不是颈椎病的罪魁祸首;椎间盘退变与颈椎病的发生并不是直接的因果关系。一切拿椎间盘问罪的做法是不科学的,椎间盘是被冤枉的。其实,在颈椎病的早期阶段,肌肉和韧带的劳损或退变,维持颈椎稳定能力的下降才是主要矛盾所在。多年的冤假错案需要重新审理。

颈椎病的临床治疗与康复新理念

1、被动治疗仅具有短期疗效,康复训练才具有长期疗效

非常遗憾的是,传统的治疗方法,诸如药物、推拿按摩、针灸、牵引和理疗等等统统属于被动的治疗方法,没有一种治疗方法可以提高患者颈椎周围的肌肉力量和耐力,因此,这些治疗方法只能缓解症状,不能治疗根本。

正如同我们肚子饿了必须自己吃饭才可以补充能量一样,要想提高颈椎周围的肌肉力量和耐力,就必须让患者自己进行主动的抗阻运动锻炼。我们把这一治疗方法称作“主动抗阻运动疗法”,并发明了专用的器械,并将该方法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所有的病人被动地接受的治疗都属于被动治疗,都不具备改善颈椎肌肉力量和耐力的作用,不具备长期疗效。不要相信什么祖传秘方,也不要相信什么包医百病的神医。颈椎病患者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只有主动康复训练才能够改善自己的肌肉力量和耐力,改善自己的神经肌肉控制能力,提高颈椎的稳定性,从而获得满意的疗效。

2、正确区分颈椎病的临床治疗与康复

我们可以将颈椎病所有的“治疗”方法分为两大类,一类就是病人被动接受医生所给予的治疗,包括药物、牵引、按摩、理疗等等治疗方法,统称为被动治疗,属于临床治疗类,不能提高颈椎的稳定性。第二类就是让患者主动锻炼的治疗方法,作者称之为主动治疗。尤其是让患者对抗一定的阻力进行肌肉功能锻炼的治疗方法叫做“主动抗阻运动疗法”,属于主动治疗的范畴。临床实践证明:通过长期的主动抗阻运动锻炼,能够达到重塑肌肉结构、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肌肉运动功能的功效,可以从根本上治疗颈椎病,而且该方法操作简便、易于推广。主动抗阻运动方法是一种理想的预防颈椎病的方法,也是颈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等类型颈椎病的最佳治疗方法。这第二类“治疗”才属于康复,才能提高颈椎的稳定性,才具有长期疗效。

颈型颈椎病时期如果得不到合理治疗,或会逐渐向椎动脉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方向发展恶化。

没有根治颈椎病的药物,只有康复颈椎病的锻炼方法,坚持康复锻炼才能笑得更远。

3、拥有健康的肌肉,将颈椎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需要强调的是:要想拥有一个健康的颈椎,就应该预防颈椎病,将颈椎病消灭在萌芽状态。而要想达到预防和消除颈椎病的目的,首先必须拥有健康的肌肉。否则的话,预防和治疗都等于空谈。为什么传统的颈椎病治疗方法效果不佳?答案就在于缺乏对颈椎周围的肌肉力量和耐力的重视。

颈椎周围的肌肉对颈椎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颈椎的肌肉如同斜拉桥的缆绳一样,维稳功能至关重要

4、颈型颈椎病时期是最佳的治疗时机

在此时期如果加强颈椎周围肌肉的锻炼,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如果失去最佳治疗时机或者治疗不当,颈型颈椎病就会在肌肉无力、耐力下降、韧带劳损松弛、椎间盘变性的基础上发生颈椎不稳,刺激供应大脑的血管,导致眩晕发生,发展成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如果在肌肉劳损、无力、耐力下降和椎间盘变性的基础上发生椎间关节松动、韧带受牵拉损伤钙化,就会发生骨质增生;如果增生的骨刺占据了神经通道,压迫神经根,就会产生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这就是神经根型颈椎病;如果骨质增生、韧带骨化等压迫脊髓就会产生肢体无力、感觉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甚至瘫痪,此时,就已经发展到了脊髓型颈椎病了。

事实证明,许许多多的颈椎病患者由于自己的疏忽或选择治疗方式不合理,遗憾地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发展为十分严重的颈椎病阶段了。王老师的经历正是如此。

慢性颈部疼痛、颈椎生理曲度减小等是颈型颈椎病的主要表现,肌肉劳损或退变导致的动态失稳是主要发病机制,只要坚持康复锻炼才能提高颈椎的动态稳定性,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5、走出颈性头晕的误区

颈性头晕包括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误诊误治是误区之一,该型颈椎病最容易被误诊为高血压、美尼尔氏综合征等疾病,甚至有的患者被误诊为心脏病接受了手术治疗。过度制动是误区之二,传统的治疗方法常常应用颈围领制动很长时间。然而,这一被动治疗方法往往会导致我们颈椎周围的肌肉萎缩,会使颈椎更加不稳,使眩晕愈演愈烈。过度应用被动治疗是误区之三。在颈性头晕的治疗方面,传统的被动的治疗方法存在着致命的缺陷。诸如药物、牵引、制动、按摩和理疗等等方法一直被一些医生不耐其烦地施予患者,而患者也乐于享受这些温和舒服的服务。毫无疑问,这样做患者的肌肉会仍然无力,颈椎会依然不稳,其结果是患者晕,医生更“晕”。忽视制动康复训练是误区之四。如果在这一时期充分重视应用主动抗阻运动疗法,就可以有效提高患者颈椎周围的肌肉力量和耐力,使不稳定的颈椎趋于动态稳定,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比较有效地保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并有效防止疾病进一步的发展。

部分颈性头晕患者,颈椎过屈位片显示椎体之间序列欠佳,台阶样改变

部分头晕患者颈椎过伸位片显示颈椎椎体之间夹角过大,颈椎不稳

颈椎不稳后人体启动代偿性的维稳机制,使骨质增生、韧带肥厚钙化,结果是神经根或脊髓的受压,病情在不知不觉中加重。只要颈椎不稳存在一天,颈椎病就会复发或加重。通过被动治疗之后,症状的暂时缓解并不等于治愈,恰恰相反,病情是在隐匿性地加重,最终甚至导致瘫痪。

6、走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误区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颈椎病。过度依赖被动治疗是误区之一,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传统治疗方法中,也大都选择药物治疗和颈椎牵引。其中,颈椎牵引可以减轻神经压迫,缓解肢体麻木症状。然而,超重量、长时间的牵引会使韧带更加松弛,椎体之间更加松动,疾病更加易于复发和加重。令人遗憾的是,这种大重量、长时间的牵引疗法仍然在被广泛采用。忽视主动康复锻炼是误区之二,既往,在颈椎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用来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的治疗方法常常被忽视,这就无怪乎患者的颈椎病反复发作和加重了。

7、走出脊髓型颈椎病的误区

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最严重的颈椎病,它是在上述各型颈椎病的基础上发生发展而来的。此时,脊髓已经受压损害,必须尽早手术治疗,解除危害因素,防止瘫痪发生。忽视病情,任其发展是误区之一;手术之后,不做康复是误区之二,在颈椎病的康复方面,肌肉功能的训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可遗憾的是,这一环节并不被患者甚至医生所重视;过度依赖理疗产品或药物是误区之三,需要谨慎规避。

大部分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通过保守治疗,然而大部分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却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或前路手术或后路手术,术后需要正规的康复治疗。

主动与被动结合、临床与康复相结合才是最科学的治疗方法

现在应该是重新认识颈椎病的发病机制的时候了,不要忽视颈部肌肉这一关键和重要的环节。必须认识到被动的治疗方法的致命缺陷就在于根本不能提高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和推广能够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的治疗方法----主动抗阻运动疗法。只有防止肌肉劳损、提高肌肉功能才是预防颈椎病的关键。只有加强主动抗阻运动锻炼,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才能够从根本上治愈颈型颈椎病。只有加强肌肉功能、提高其动态稳定能力,才能使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也才能使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病情不再复发和加重。

总之,在过去的传统的颈椎病治疗方法中,被动治疗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主动运动治疗却一直被忽视。所以我们呼吁,预防、治疗和康复颈椎病,必须告别仅仅应用被动治疗的时代,要重视主动抗阻运动,应用主动加被动,也就是临床治疗与康复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只有如此,才能将颈椎病消灭在萌芽状态,降低颈椎病的发生率,提高颈椎病的治愈率,让颈椎病所导致的瘫痪发生率降至最低。

作者简介:杜良杰,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颈椎病、腰椎病、脊柱脊髓损伤的治疗与康复,脊髓损伤后四肢功能重建,主张运动疗法治疗颈椎和腰椎疾病。









































治白癜风的药
白癜风病发病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ikg.com//mjcczl/16835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