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伸性颈脊髓损伤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其损伤结构的隐匿性,容易漏诊或误诊,错失挽救脊髓神经功能的最佳时机,其治疗方案的选择存在争议性,缺少相关规范。为及时反映过伸性颈脊髓损伤的治疗及康复新理念、规范其治疗,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创伤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遵循循证医学原则,本着科学与实用性,由医院程黎明教授牵头,制订了《过伸性颈脊髓损伤诊疗临床循证指南》。本指南针对过伸性颈脊髓损伤治疗中最为重要的影像学诊断及分型、药物治疗、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术后康复7个问题提出基于循证医学的建议。

1.循证研究

本指南采用的文献证据等级评定标准沿用美国骨科医师协会(AAOS)指南所使用的标准。

Ⅰ级: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Ⅱ级: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

Ⅲ级: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

Ⅳ级:病例系列报告。

推荐强度分为3级,推荐强度自1级向3级依次递减。

1级:(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高质量Ⅰ级证据研究,或者虽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可信区间很窄的高质量Ⅰ级证据研究;(2)Ⅰ级证据研究的系统性综述(前提是这些纳入的研究结果具有同质性)。

2级:(1)质量稍次的Ⅰ级证据研究(如随访率80%、非盲法对照、随机化分组不合适);(2)Ⅱ级证据研究;(3)研究结果不同质的Ⅰ级证据研究的系统综述;(4)Ⅱ级证据研究的系统性综述。

3级:Ⅲ级或Ⅳ级证据研究。

2.推荐意见

2.1

过伸性颈脊髓损伤的诊断

2.1.1症状:过伸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多有额面部皮损伴颈部疼痛症状。

2.1.2体征:过伸性颈脊髓损伤临床体征以中央脊髓综合征为主,因损伤程度不同,可出现前脊髓综合征、后脊髓综合征、半切综合征等表现。

2.1.3影像学诊断:对于过伸性颈脊髓损伤,除X线片、CT,尚需行MRI检查,以明确脊髓损伤节段与程度,同时判断DLC损伤情况:3级推荐。

2.2

过伸性颈脊髓损伤的影像学分型

对于过伸性颈脊髓损伤的影像学分型建议采用Cheng’s分型。

年,程黎明教授团队将过伸性颈脊髓损伤按有无退变性椎管狭窄及狭窄性质分为A型(无退变性椎管狭窄)、B型(单纯椎间盘突出)、C型(椎间盘突出合并骨赘)及D型(后纵韧带骨化),再根据脊髓损伤节段与DLC损伤节段的关系分为若干亚型,兼顾了脊髓压迫与结构不稳节段,同时根据该分型结合影像学表现对DLC损伤节段进行合理预测,对可疑节段进行探查,有效避免遗漏影像学阴性的DLC损伤:3级推荐。

点此查看:Cheng’s分型原文链接2.3

过伸性颈脊髓损伤的药物治疗

对于急性过伸性颈脊髓损伤8h内入院的成年患者,可以将24h持续输注高剂量甲基强的松龙作为一项治疗选择:2级推荐。

2.4

过伸性颈脊髓损伤的手术适应证

对于无压迫/结构不稳的过伸性颈脊髓损伤可以不手术,对于明确压迫存在/结构不稳定的过伸性颈脊髓损伤需要手术:3级推荐。

2.5

过伸性颈脊髓损伤的手术时机

对于不完全性过伸性颈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损害进行性加重、MRI脊髓水肿明显者,及早手术;对于表现为脊髓中央管综合征且有运动障碍者早期手术:2级推荐。

2.6

过伸性颈脊髓损伤的手术方式

对于DLC损伤的节段需重建颈椎稳定性,并兼顾脊髓损伤节段。对于不伴有连续后纵韧带骨化的过伸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可以采用椎体次全切除与椎间盘切除相结合的混合手术;对于3节段以上连续后纵韧带骨化及脊髓压迫以后方为主的过伸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可考虑行后路减压手术,如同时存在节段不稳,则附加侧块螺钉或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3级推荐。

2.7

过伸性颈脊髓损伤的术后康复

对于术后存在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的过伸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建议术后早期进行经颅磁刺激及相关运动功能康复锻炼:3级推荐。

3.说明

本指南旨在对过伸性颈脊髓损伤诊疗的诊断及分型、治疗、康复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指导,其中的建议是通过查阅现有文献并经过召开多次专家讨论会汇总专家意见,依据循证医学原则形成的最终推荐意见。但是,随着对过伸性颈脊髓损伤深入研究,以及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据,目前指南的观点可能会随之更新。本指南仅作为学术指导建议,不作为法律依据。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患者病情存在个体差异,临床情况复杂多变,应根据具体情况应用本指南。

引用本文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创伤专业委员会.过伸性颈脊髓损伤诊疗临床循证指南[J].中华创伤杂志,,37(7):-.DOI:10./cma.j.cn-0202-.

通讯作者介绍

程黎明

医院

骨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医院院长,骨科学科带头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脊柱脊髓损伤再生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市重中之重重点学科骨外科带头人、上海市重点专科脊柱外科带头人。担任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委员会常务委员、神经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微创外科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第三十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组织工作委员会委员、骨科专科分会委员会委员;医院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发育与再生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骨质疏松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科技精英、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新一轮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医苑新星等人才培养计划;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模范教师、上海医务职工科技创新标兵、上海市科教党委系统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奖、仁心医者?上海市仁心医师奖获得者、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等多项荣誉。

围绕脊柱脊髓损伤构建了“脊柱脊髓损伤修复与再生团队”,提出“手术微创化、护理精细化、康复全程化”新理念,构建“外科与康复一体化”的国内领先脊柱专科模式。积极倡导手术微创化,创新开展新技术,降低外科创伤,降低手术成本。创新设计发明专利达二十余项,已授权15项,其中包括两项美国授权专利,先后获上海市总工会“星光计划”一等奖等奖励、上海优秀发明选拔赛金奖及上海医学科技奖成果推广奖。

负责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1项及省部级项目等共计20余项。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Cell、Naturemedicine、AdvancedMaterials、AdvancedScience等SCI、EI收录论文70余篇;主编著作3部;获批国家专利17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第一完成人获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上海医学科技奖成果推广奖、上海市优秀发明奖金奖等省部级奖励10余项。

以上均为版权图

骨科

编辑

宣传处

医院于年由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创建,上海市医院是普陀区唯一医院。年门急诊量超过万人次。拥有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骨科、精神神经学科,上海市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上海市重点专科脊柱外科、心身医学科、消化内科,上海市中医示范科;实现急诊与危重症学科、老年医学科、检验医学科、临床药学科入选上海市级平台学科建设计划;院内形成以骨科牵头的运动-神经-精神学科群,心内科牵头的循环-呼吸-胸外学科群,消化内科牵头的消化-普外-内分泌学科三个优势学科群;以及由血液科牵头的血液-肿瘤-影像-病理-检验学科群、妇产科牵头的妇产-泌尿-肾脏-生殖学科两个特色学科群。医院整合学科优势,成功打造三个国家级中心——高级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及创伤救治中心,成为沪西北地区的大型急诊危重症与疑难杂症综合诊治中心。建有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美干细胞联合研究基地。拥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为代表的高水平专家队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计划等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20余项。成果发表在《Nature》、《Science》、《Cell》等国际顶级权威学术期刊。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上海医学发展杰出贡献奖、上海医学科技奖成果推广奖等为标志的高等级科研成果。

医院作为一所医院,执着于精湛的医术,形成了具有同济特色的温馨“家”文化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健康传播文化。并以济人济世之心传医者之道,在历次重大抢险救灾、国际援助、扶贫帮困中发挥了同济人“同心同德同舟楫”的博大胸怀,将同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洒满大地。

原标题:《过伸性颈脊髓损伤诊疗临床循证指南》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ikg.com//mjccyy/18020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