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集团

微孔眼里的大手术

东方总院脊柱外科成功实施椎间孔镜技术余例,位居全省前列!

微创技术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被喻为二十一世纪外科发展方向之一。椎间孔镜技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微创技术,医院开始开展。医院集团总院骨科脊柱外科亚专科瞄准学科发展前沿技术,在年成功引进了椎间孔镜新技术,到目前为止,已成功实施了多例,其数量和技术水平在安徽省内排在第四位,在淮南市排在第一位,成为该科的常规手术,让淮南市及其周边地区广大患者获益。笔者走进东方总院脊柱外科,对该科此项技术进行了采访。

采访中,脊柱外科李清主任用手机拍的视频和图片向笔者展示了当日上午刚刚实施的一例非常完美的手术。病人28岁,男性,腰背部疼痛伴双下肢疼痛麻木一个月入院,行磁共振等一系列检查后,确诊为“腰I、II中央型偏右腰椎间盘巨大突出症”,突出的巨大髓核已造成四分之三的椎管受到压迫,而且伴有椎间盘钙化。11月14日上午,脊柱外科主任李清带领手术团队非常完美的为病人实施了“经椎间孔镜下行腰I、II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术后,突出、钙化的椎间盘完全得到减压,效果立竿见影,病人当即就能站立行走,症状也完全消失。李清主任说,这个小伙子突出的髓核位于“腰I、II椎间盘”,处于腰椎的高位,位置越高,手术风险也越大,医生稍有闪失,就会造成患者瘫痪和大小便障碍。

交谈中,笔者明显感受到李清主任对该病例成功完美的实施充满了成就感。变性突出的巨大髓核被剥得一干二净,而与它紧密连贴着的布满在椎管上的脊髓神经却毫发未损。术后病人立刻就能站立行走,效果立竿见影。而这一切都是李清主任及其手术团队通过一个微小的切口插入专科器械在内窥镜下进行操作,手术视野完全在显示屏上。笔者能够想象到,这样“精雕细琢”功夫的背后,是术者努力钻研、勇攀科技高峰、开拓进取的结晶。笔者在领略新技术新科技无穷魅力的同时,更为大东方浓厚的科研氛围及医务人员刻苦钻研业务的精神所感动。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腰椎间盘突出症或椎管狭窄症,是由于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突出或脱垂的髓核或增生的骨质压迫神经造成患者腰痛、腿痛、四肢麻木、不能行走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让患者饱受折磨,生活和工作受到严重影响。以往都是在脊柱上开大刀,解决病症,手术不仅创伤大,而且并发症也多。而椎间孔镜技术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项微创新技术,它只需在病人脊柱相应位置开一个大约7mm的皮肤切口,通过这个微小的切口实施手术,剥除病灶,让神经不再受压迫,从而消除病症。

李清主任还向笔者介绍了椎间孔镜技术原理和优势。李清主任说,椎间孔镜脊柱微创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在椎间孔安全三角区、椎间盘纤维环之外,彻底清除突出或脱垂的髓核和增生的骨质来解除对神经根的压力,消除对神经压迫造成的疼痛。其手术方法是通过特殊设计的椎间孔镜和相应的配套脊柱微创手术器械、成像和图像处理系统以及双频射频机共同组成的一个脊柱微创手术系统,在病人清醒状态下取出突出变性的髓核组织。手术切口只有7个毫米,创伤很小,不破坏椎旁肌肉、韧带,不影响脊柱稳定性。通过椎间孔内镜能清晰观察到椎管和神经根,内镜直视下取出突出变性的髓核组织。在彻底切除突出或脱垂髓核的同时,清除骨质增生、治疗椎管狭窄,可以使用射频技术修补破损的纤维环等。椎间孔镜技术优势十分明显,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疗效好,能有效保护脊柱稳定性,并发症发生率低,对患者整体影响小,病人耐受性好,安全可靠,住院时间短,费用少。椎间孔镜技术强大的优势和疗效,已受到脊柱专科医生的“热捧”,成为患者的首选。

李清主任简介

副主任医师,硕士学历,医院集团东方总院骨科副主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脊柱分会委员;安徽省医学会脊柱分会委员;安徽省医师协会脊柱分会委员;SICOT中国部数字骨科学会安徽省数字骨科分会委员。年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医学系,医院骨科进修1年,年在医院进修椎间孔镜技术,年在河南省直三院进修椎间孔镜技术,从事骨科工作20年。擅长脊柱微创手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经皮置入椎弓根钉治疗脊柱骨折);脊柱退变性疾病的治疗(如脊柱椎间盘突出的前后路切开减压椎管探查髓核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纵韧带骨化症病灶切除脊柱重建术,黄韧带骨化症病灶切除脊柱重建术,脊柱不稳症的手术治疗);脊柱骨折脱位脊髓损伤前后路切开复位减压内固定术;脊柱先天性疾病和畸形的诊治;脊柱炎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类风湿关节炎等)的诊治;脊柱肿瘤切除脊柱重建术;脊柱结核病灶清除脊柱重建术;经皮微创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关节方面疾病的诊治。有多篇论文在骨科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

联系电话

李清: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ikg.com//mjccys/17747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