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医是治疗患病的人,西医是治疗人患的病

相对于共济失调来说。中医是一种文化,西医是一种技术,中医是治疗患病的人,西医是治疗人患的病。与中医整体观不同的是,西医是微观的“辨病施治”。临床上“在治疗共济失调时,西医近年来采用西药,微创手术,脑手术等手段,对该病的研究获得了很大进展,也取得了抑制面部神经跳动是其主要治疗方法的这一共识,但是至今仍没有特效药物治疗。而对此中医独具特点和优势。中医强调辩证施治,重视病人个体差异。虽然同是共济失调,病程长短不同,通过辩证进行不同的治疗,而不是千篇一律地按照检查结果去治‘共济失调

BacktoSchool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是遗传性共济失调的主要类型,共同特征是中年发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共济失调。临床表现分三个期:初期、中期和晚期。初期一般表现为走路的时候步履不稳、肢体摇晃、动作反应迟缓以及准确性变差。中期的时候表现为说话时发音含糊不清,无法控制音调,眼球转动不平顺,影像容易发生重叠,肌肉不协调感加重,无法写字,有时会感到吞咽困难,进食的时候比较容易呛咳。到了晚期的时候容易说话极其不清楚,甚至是无法语言,肢体乏力,不能站立,需要轮椅来代步,理解能力逐渐下降,最后失去意识,昏迷不醒。

御方生髓汤诊疗小脑共济失调

第一阶段:止痛通络,修复脊髓神经系统

活血镇痛,通脉透骨,活化病变部位的缺血缺氧状态,改善脊髓的病态肿胀,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修补损伤的神经细胞,兴奋中枢神经细胞,消除并抑制炎性水肿,使触觉逐渐恢复,改善患者的疼痛、麻木、痉挛、僵硬等外在表现!第二阶段:补精养髓,营养神经提高免疫力

补肾生髓,滋养督脉,补充受损部位流失的大量营养成份,滋养神经细胞,提高神经细胞的繁殖和再生能力,重建神经网络。改善病灶处的脊髓、骨骼、肌肉组织细胞的活性,增强供血供氧的能力,营养骨膜增强韧带组织柔韧性,从而增强机体组织免疫力。

第三阶段:滋肝壮骨,促进神经繁殖再生

逐步激活并修复断裂的神经,重建或通过侧枝重建使损伤的神经功能得以恢复。使神经网络全面更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神经组织,轴突树突紧密相连;从而达到周身经络通畅,气血和谐,肝肾滋养,柔筋壮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ikg.com//mjccys/17688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