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卫通〔〕4号

现发布《职业性放射性皮肤疾病诊断》等7项卫生健康标准,编号和名称如下:

一、强制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职业性放射性皮肤疾病诊断(代替GBZ—、GBZ—、WS/T—)

GBZ—油气田测井放射防护要求(代替GBZ—、GBZ—)

GBZ—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代替GBZ—、GBZ—、GBZ—、GBZ—、GBZ/T—、GBZ/T—、GBZ—、部分代替GBZ—)

GBZ—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程序和要求(代替GBZ—、GBZ—)

二、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

WS—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质量控制检测规范(部分代替GBZ—)

三、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

WS/T—氡及其子体个人剂量监测方法

WS/T—建筑材料氡射气系数的测量方法

上述标准自年10月1日起施行,GBZ—、GBZ—、WS/T—、GBZ—、GBZ—、GBZ—、GBZ—、GBZ—、GBZ—、GBZ/T—、GBZ/T—、GBZ—、GBZ—、GBZ—,GBZ—被代替部分、GBZ—被代替部分同时废止。

特此通告。

国家卫生健康委

年4月3日

《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解读

放射诊断包括X射线影像诊断和介入放射学,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放射诊疗手段。做好医用X射线诊断的放射防护工作,是放射诊疗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我国既往发布了多项放射诊断防护相关标准,但是这些标准发布年代不同,对同类型的设备要求不尽一致,存在部分标准间重复的情况,给标准的使用带来不便。为落实国务院“全面清理和修订现行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整合现行各级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放射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对现有的多项放射诊断中的防护标准进行清理整合,编制《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本标准规定了放射诊断的防护要求,包括X射线影像诊断和介入放射学用设备防护性能、机房防护设施、防护安全操作要求及其相关防护检测要求。本标准适用于X射线影像诊断和介入放射学。此项标准的发布,将对放射诊断设备使用的安全管理发挥积极作用,可有效控制放射工作人员、受检者和公众的受照剂量,降低辐射危害的发生。

GBZ—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

本标准5.1、6.3.3、6.4.6、6.4.10、7.6.2为推荐性条款,其余为强制性条款。——删除了对牙科X射线设备质量控制方面的相关要求(见GBZ—的4.4.1、4.4.2和表5);——修改了牙科X射线设备最低管电压要求(见5.5.1,GBZ—的4.4.1);——修改了对CT机房防护检测的评价要求(见6.3,GBZ/T—的4.2.1);——修改了对摄影机房防护检测的评价要求(见6.3,GBZ—的5.4);——修改了车载设备防护检测的评价要求(见6.3,GBZ—的6.1和6.2);——修改了个人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配置要求(见6.5.1和表4,GBZ—的5.9和表4);——增加了儿科非正当性影像学检查举例(见附录A);——删除了X射线设备半值层的要求(见GBZ—的附录A);——删除了介入放射学设备、近台同室操作的X射线设备透视防护区测试平面上周围剂量当量率的检测(见GBZ—附录B的B.1.2);——增加了骨密度仪设备的防护检测要求(见附录B的B.1);——修改了X射线设备机房的防护检测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ikg.com//mjccys/17684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