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压迫性脊髓病专科治疗医院 >> 压迫性脊髓病护理 >> 第四届全国颈椎外科学术大会回望
来源:医院李玉伟王海蛟
.
Summaryofthefourthnationalconferenceincervicalspinesurgery由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颈椎研究学组主办,医院骨科承办的“第四届全国颈椎外科学术大会”于年6月24-26日在漯河市迎宾馆隆重召开。此次会议邀请到各省市自治区专家66人、省内专家87人,特别邀请到了我国著名的学者侯树勋、袁文、田伟、孙宇、王义生、赵定麟等教授。来自国内的余名国内脊柱外科医生代表参加了此次大会。
▲侯树勋教授
本次大会以颈椎畸形和感染为主题,通过大师论坛、专题演讲、焦点发言、病例讨论的形式,针对颈椎畸形和感染中的若干核心问题,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展开深入的剖析,以期对颈椎外科的最新进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全面的呈现。现将大会学术交流的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1大师论坛▲田伟教授
本次大会特别邀请了国内6位脊柱外科顶级专家出席并分享了他们对颈椎外科发展前沿的深入见解。严重颈椎后凸畸形是当今颈椎外科的难题和热点,颈椎手术后并发症随着颈椎外科的快速发展逐年增多,袁文教授作了“严重颈椎后凸畸形的治疗策略”的报告。袁文教授认为对于严重的颈椎后凸畸形,需要进行术前牵引,再行充分的脊髓减压是非常重要的,而不应过分追求颈椎畸形的矫正,过分追求术后影像学资料的优美,应重视患者实际临床效果的改善,重视术后实际功能的改善。对于颈椎后凸Cobb角大于度的患者,后凸畸形矫正到80%即可,不必全部矫正,以保护脊髓神经安全为前提。同时,袁文教授指出,虽然我国颈椎外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世界上,在颈椎外科领域仍然话语权不高,鼓励大家多做高水平的研究,展示中国颈椎外科的实力,提高中国在世界医学颈椎外科领域的地位。
▲袁文教授
赵定麟教授回顾了颈椎外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单纯前路植骨融合术、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技术,发展到颈椎前路内固定融合技术、动态固定技术等颈椎外科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手术操作风险高、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的不足,尤其是在长节段的颈椎疾患这一领域。在颈椎外科领域,中国学者为颈椎椎外科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国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已经开展了颈椎前路的非融合固定技术,包括人工椎间盘置换术、颈椎人工关节置换术等,颈椎疾患治疗的理念和技术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一致认可。因此,中国的颈椎外科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赵定麟教授
田伟教授作了“对颈椎后凸畸形的思考”的专题报道,田伟教授将颈椎后凸畸形分为柔软型和僵硬型。下颈椎后凸畸形的治疗,首先应分析下颈椎后凸畸形形成的原因及畸形类型,去除导致畸形的原因、解除神经的压迫、稳定颈椎,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矫形以及恢复矢状面序列的正常。手术方案设计,需要根据患者需求、综合全身情况,然后依据具体情况选择前路、后路或者前后路联合手术,同时注意发生ASD的可能。
邱勇教授报道的题目是“严重脊柱侧凸矫治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认为重度脊柱侧凸需要重视术前牵引,改善心肺功能,评估神经并发症的发生。认为非常重要的是躯干延长(改善心肺功能)、后凸矫正,其次重要的是Cobb角的矫正和冠状面平衡,再其次考虑融合节段和矢状面平衡。最后是畸形去旋转和是否一期或二期手术。
▲邱勇教授
孙宇教授对先天性骨性斜颈的外科治疗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讲解,并指出对于儿童先天性颈椎和颈胸椎畸形,保守治疗无效,早期手术的目的就是防止局部严重畸形和继发性结构侧凸的发展,保证脊柱未受累部位的正常发育,北医三院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入路楔形椎切除、环形截骨矫形术治疗先天性骨性斜颈,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孙宇教授
王海蛟教授作了“齿状突疾患所致寰枢椎不稳的外科治疗”的报道,分析了齿状突畸形所致寰枢椎不稳的原因和类型,将寰枢椎脱位分型为可复性、难复性。对可复性寰枢椎脱位治疗建议短节段固定,避免行颅颈长节段融合固定,对于难复性寰枢椎脱位,尤其是Chiari畸形,外科治疗以纠正畸形、恢复延脊髓角度为主,避免行枕骨大孔扩大等切骨减压治疗,最后对枕颈融合远期的并发症作了报告。
▲王海蛟教授
2颈椎感染颈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不高,但却是颈椎外科固有的潜在并发症,难以完全避免,多数专家认为术前患者良好的自身状况、术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规范是减少SSI发生的重要条件;其次,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也有显著的效果。围手术期充分准备,如控制血糖、合理营养、防治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患等,采取有效措施预防SSI极为关键。
姜建元等教授指出对颈椎术后感染应早期发现,果断处理,血常规及血沉常无法反映早期感染是否发生,而术后神经功能的损害往往是早期唯一的症状及表现,常常先于发热,局部肿胀,血液相关检测异常,认为对颈椎术后感染,感染指标针对早期化验淋巴细胞及CRP,术后5-7天反升不降尤为重要。术后一旦怀疑感染,抗生素的早期应用非常重要,不应等待确凿的实验室检查的支持,因为一旦延误使用,抗生素的临床效果会大打折扣,对后期的治疗造成巨大的困难。
▲姜建元教授
中国是世界上结核病发病率比较高的国家,发病人数仅次于印度,在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选择上,传统的手术指征受到挑战。与会专家认为颈椎结核脓肿切除和规范化抗痨药物最为重要,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二期内固定手术。
郝定均教授介绍了发病率较低的颈胸交界结核,对手术入路,前后路选择上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指出MR上如果脓肿在胸骨平面上方可选择颈椎前路手术,反之行后路手术。
▲郝定均教授
北京医院的马远征教授和医院王自立教授强调了颈椎结核的治疗应该以化疗为主要手段,不应过分的强调手术治疗,特别是儿童结核绝大部分可以通过保守治疗的方法获得临床治愈,要防止临床工作中的手术扩大化。多数专家认为对于合并神经损害的脊柱结核应予以积极的手术治疗,在争取神经功能恢复的同时还可避免后凸畸形加重以及迟发性神经损害。
目前争议较大的是无脊髓神经损伤症状、后凸畸形不严重的脊柱结核,手术应作为化学治疗的有效补充,目的是清除结核病灶、减少畸形的发生、神经减压和促进康复。在结核化疗方面应尽量设法采集标本行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组成化疗方案。
医院王自立教授提出要慎重对患者使用长期大剂量抗结核化疗方案,提出了超短程(4~6个月)的化疗方案,近期临床疗效满意,远期疗效正在进一步观察中。对于无法行药敏试验的患者,也要根据用药史重新制定合理的化疗方案,并且这类患者的化疗必须在完全督导下进行。专家们指出,目前脊柱结核的发病有从儿童更多的向中老年人转化的趋势,脊柱结核的诊疗中仍然有许多尚需探索之处。制定相对统一的指南、标准,从而进一步规范临床工作,仍是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
3颈椎畸形本次会议关于颈椎畸形共交流了13个课题,颈椎畸形的治疗方面,多数专家认为前路手术具有对脊髓减压彻底,融合率高等优点,但是后路有显露方便,椎弓根钉矫形率高等优点,但是对脊髓腹侧压迫不能直接减压。下颈椎后凸畸形的治疗,首先应该分析下颈椎后凸畸形形成的原因,畸形类型,其次分析失平衡问题。治疗方面,治疗畸形原因、解除神经的压迫、稳定颈椎,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矫形以及恢复矢状面序列的正常。后路椎板切除术、内固定矫形术(融合/非融合)主要适用于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症伴有后凸的病例,主要依赖脊髓向后方的飘移,适用于角度较小的柔软型后凸,不适用于僵硬型后凸畸形。后路小关节切除+矫形+内固定术,适合于僵硬型后凸畸形伴有椎管狭窄,以及医源性后凸畸形。前路多节段椎体次全切/间盘切除、矫形内固定术的手术适应证为:椎管具有正常前后径、后方结构完整而且富有柔性的脊髓前方存在阻碍矫形的后凸畸形。前后路联合手术适用于多节段脊髓压迫、长节段固定的颈椎后凸畸形,但是手术时间更长,出血量增加,手术风险大,需要特别注意。
王义生教授强调不应忽视医源性多节段颈椎强直或后凸畸形,不规范的手术方法易导致医源性多节段颈椎强直或后凸畸形,提出出现颈椎并发症多为术前未详细讨论制定规范、合理的治疗方案所致,对内固定应规范运用。
▲王义生教授
高延征教授对齿状突畸形所致的寰枢椎脱位,采用前路切除寰椎前弓,然后后路行寰椎提拉复位、C1-2固定的方法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认为该方法操作简单,不牵涉对脊髓的刺激和骚扰,便于掌握,前弓切除联合后路钉棒提拉,能有效复位寰枢关节,增加椎管容积,解除脊髓压迫,提出该方法可以作为齿突畸形愈合,以及先天齿突前倾畸形所致的寰枢关节脱位治疗的一种选择。
▲高延征教授
谭明生教授将寰枢椎脱位分型为牵引复位型(T型)、手术复位型(O型)、不可复位型(I型),在手术植入寰枢椎椎弓根方法上,设计出标杆型导板,结构上含定位孔与导向标杆,为准确植入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谭明生教授
浙江大医院骨科的陈其昕教授认为,对上颈椎后凸畸形,部分患者需行前路的骨性松解,可以取得良好的矫形效果。
▲陈其昕教授
沈洪兴教授提出下颈椎畸形主要包括神经管发育畸形、椎体形成障碍和椎体分节障碍,这类患者除了症状和体征的特殊性外,影像学参数评估在治疗决策中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早发现早治疗,年幼患者注重保守治疗,成年患者大多需行个体化的手术治疗。
4病例讨论本次会议期间,病例讨论是参与度最高的一种形式,专家学者欢聚一堂,围绕“颈椎外科畸形和感染专题”领域展开深度的探讨、热烈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看法,让我们看到了在这一研究领域上取得的丰硕成果。由于这一切,使得本次会议始终充满学术争鸣的生机和活力。大师们不但讲授了颈椎外科的历史和现状,也登高指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使我们开阔视野,把握新理念、新技术和新动态。
本次大会的病例讨论环节具有新意。首先,讨论主题丰富。本次会议对王新伟教授的“外伤后后凸畸形病例”、伍骥教授的“复杂的上颈椎畸形疑难病例”、徐荣明教授的“下颈椎临近节段畸形的矫形病例”,以及李中实教授的“一例严重颈椎感染的处理”等临床中较为棘手的颈椎畸形和感染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其次,本次病例讨论的形式有所创新,摒弃了传统的提出完整病例诊治过程一集体讨论的方式,改为还原病例的诊治过程,病例提供者先展示患者的基本病历资料后,先讨论诊断和治疗方案,其次再治疗方案是否正确、出现并发症的原因,最后讨论如何处理,这样逐层深入。因此,本次大会的病例讨论获得了非常好的讨论效果,台上台下互动频繁、专家学者各抒己见,有点有面、临床实践与基本理论相结合,与会者都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徐荣明教授
▲李中实教授
本次全国颈椎外科会议,集中交流了近年来我国脊柱外科颈椎畸形和感染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取得的相关成绩,展现了全国脊柱外科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总体水平,治疗白癜风好的医生北京白癜风防治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ikg.com//mjccys/168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