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压迫性脊髓病专科治疗医院 >> 压迫性脊髓病诊断 >> 专家讲病双下肢乏力,行走困难警惕肝性
一位男性患者,15年前反复出现腹胀、乏力等症状,医院诊断为乙型肝炎肝硬化;5年前因脾功能亢进,进行了脾切除术;2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双下肢乏力,行走困难等情况,来我院就诊经过检查后发现,患者腹部略膨隆,腹壁静脉曲张,双下肢肌肉紧张度高,医生诊断为肝性脊髓病。
该患者患有乙型肝炎肝硬化,5年前出现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脾切除后,门脉高压仍然存在,有腹水、腹壁静脉曲张。近2个月出现双下肢乏力,行走困难,这主要是肝性脊髓病引起的。
肝性脊髓病又称门-腔分流性脊髓病,是肝病并发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形成原因:
1.门脉高压使肠道吸收的有毒物质未经肝脏解毒直接进入全身循环,导致血氨升高;
2.长期肝硬化和门脉高压时,影响了B族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导致了脱髓鞘病变;
3.长期的门静脉高压可导致动脉低氧血症,使胸、腰段脊髓发生慢性缺血、缺氧;
4.肝硬化大多由慢性乙型肝炎所致,乙肝病毒复制可引起细胞免疫反应,出现免疫损伤。
临床特点:
患者通常有严重肝病的表现和反复发作的肝昏迷。患者早期表现为双下肢沉重感,走路费劲,呈剪刀步态,逐渐发展为痉挛性截瘫,肢体症状一般双侧对称存在。
治疗:
1.病因治疗:治疗肝硬化;
2.肝性脑病的治疗:限制蛋白的摄入量,可口服乳果糖减少肠道氨的吸收;
3.脊髓病治疗:给予大剂量维生素B及C,促进神经再生,肌苷、前列腺素、复方丹参等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4.中医药治疗:活血化瘀、温补脾肾、清热利湿退黄;
5.肝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根治办法。
本病预后不良,病情呈慢性进展,其死亡原因主要为肝昏迷及其并发症。因此提醒大家,肝性脊髓病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一种并发症,需定期检查肝功能及血氨,如果发现下肢乏力、行走困难等症状,要及时就诊。
刘素芬
感染七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
联系—
业务专长:
1、各种急慢性肝病的治疗,包括:乙型、丙型肝炎抗病毒及肝硬化的综合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2、重症肝病的治疗,包括:肝衰竭、肝硬化并发顽固性腹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的抢救,脾功能亢进、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消融等;
3、布氏杆菌病、流行性出血热、伤寒等感染发热性疾病的诊治。
版权声明:
本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ikg.com//mjccwh/176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