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食生鲜易患食源性疾病

首都医科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副主任医师邹洋向记者介绍说,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两大类,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

据邹洋医生介绍,感染性食源性疾病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约10种左右的肠道致病菌是食源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生物致病因素,常见的致病菌有霍乱弧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等。每种细菌有其易污染的食品,比如沙门氏菌易污染禽、畜肉,副溶血性弧菌易污染水产品,蜡样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易出现在剩饭菜中,肉毒杆菌易污染发酵制品、肉制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易污染乳制品,等等。每种菌所致的感染都会引起严重后果,比如痢疾杆菌在4~10岁人群中所引发的中毒性菌痢会给患者造成生命危险;肉毒杆菌会引起呼吸肌麻痹,医院就曾接诊过一个因食用了冰箱中存放的、被肉毒杆菌污染的熟肉制品而突然出现呼吸肌麻痹的患者,经过抢救患者才转危为安;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有脑膜炎、败血性肉芽肿、淋巴结肿大等,患病孕妇体内的病原体可通过胎盘或产道感染胎儿或新生儿。邹洋医生说,通过食品传播的病毒主要有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甲肝病毒和戊肝病毒等,感染后可引起腹泻、甲肝、戊肝等疾病。她特别提示,诺如病毒引起的儿童腹泻较常见,是目前被普遍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ikg.com//mjccjc/17713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