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压迫性脊髓病专科治疗医院 >> 压迫性脊髓病常识 >> 脊柱退变性疾病防与治
人类由爬行到直立行走,用了一两万年的时间,脊柱基本进化平衡。然而,近两百年内,人类日常姿势又发生了变化,站立越来越少,坐姿越来越多。颈、胸、腰椎退变性疾病逐渐走向年轻化,其中大部分是在电脑、手机前工作的白领一族。日常姿势改变加速了椎间盘脱水退变突出,椎体及软组织力学失衡,甚或不适当失衡产生牵张性骨刺,引起一系列症状,即统称为脊柱退行性疾病。
病理病因
脊柱退变性疾病指椎体、椎间盘及周围韧带结构理化性质及生物力学的改变,从而引起小关节及椎体周围骨赘增生,韧带钙化、脊柱不稳和滑移、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出现头痛眩晕、颈肩腰腿疼痛、四肢感觉运动障碍等临床症状。
颈腰椎等疾病一个进行性的过程,由于积累性劳损和退变使脊柱的稳定性相对减弱,若在特定体位或急剧的体位变化,使得肌肉、韧带、关节及椎间盘来不及协调适应,从而引起着力点部位椎体位移及其软组织损伤。
脊柱椎体位移引起关节面错位,改变了关节囊、韧带及椎间盘的张力,造成相应的椎间孔和椎管狭窄,从而出现颈背腰及四肢的神经刺激症状。
不稳定的脊柱运动单位可导致关节发生继发性变化,出现关节和相邻椎间盘构成的三关节复合体的退变,导致代偿性韧带肥厚、变性和骨的过度增生,形成骨刺。上述增生和退变对周围组织产生刺激和压迫就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
局部表现:肌肉、韧带、关节囊损伤,引起颈肩腰背酸痛、胀麻等不适感,大多数可出现颈腰部活动受限人
椎动脉压迫:血管供血不足,导致发作性头痛、眩晕、视物模糊,突发性弱视或者失明、复视等,头部忽然旋转时或者屈伸时发生。
神经根压迫:此型最常见,先有颈腰痛及活动受限,继而有肩、臀部痛或四肢疼痛。亦可出现四肢有沉重、无力、发凉及麻木等不适。
交感神经压迫:头痛或者偏头痛、头晕,可伴有恶心、呕吐,视物不清、心慌、胸闷、消化道不适等复杂的表现。
脊髓压迫:进行性的四肢麻痹、无力、僵硬、活动不灵巧、行走踩棉花感、甚至四肢瘫痪,胸部或腹部的束带感觉,大小便困难或失禁等。
治疗
目前认为对于脊柱退变性疾病要采用阶梯疗法:
一、卧床休息,减轻椎间关节和颈腰背肌的负荷。
如休息后疼痛缓解,则逐渐行有规律的颈腰背肌及腹肌功能锻炼;
选择性地采用颈腰围保护,维持脊柱稳定,但应用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生肌萎缩。
二、药物治疗:①抗炎镇痛药可减轻炎性反应并镇痛,但避免长期应用;必要时患处封闭治疗;②活血化瘀药物治疗,促进骨及软组织损伤愈合;③营养神经药物促进神经生长修复。
三、物理因子治疗:包括热疗、超短波、按摩、中频、针灸和牵引等。不同病理阶段选择性使用,治疗安全可靠。
四、正骨(整脊)手法治疗:实施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配合分筋、理筋、镇定等手法纠正椎体偏歪,松解关节及周围软组织,恢复病变部位生理结构平衡。手法治疗的同时与治疗无菌性炎症相结合、手法治疗后适当休息与功能锻炼兼顾。
五、对于上述保守治疗无效,病变严重出现脊髓及马尾神经损害的,需及时采用椎间盘减压、置换、融合固定等外科手术干预治疗。
预防与保健
全面维护脊柱健康的理念表面看复杂,其实从最简单的坐、卧、立、行开始就可以。
坐很多人在驼背“堆坐”,这样的坐姿久了会导致腰背颈部肌肉疲劳,脊柱力学失衡,引起腰酸背痛。正确的做法是椅背要顶住腰部,保持其前凸的曲度,而且连续坐位最好不要超过1小时,整天坐位工作者,工作期间应起立活动4~6次。所以,建议大家恢复“工间操”来保护脊柱。
卧枕头一般不应超过12cm(一拳高)。否则,会引起肌肉的疲劳,造成颈曲变直甚至反张。还有些人爱趴着睡觉,颈椎处于旋转状态,躯干脊柱也随之出现扭转,常此以往必然对健康不利。所以,从保护脊柱的角度讲,正确的卧姿应该是平卧、侧卧。
立很多人“一站就三道弯”,也就是驼背松腹站立。此时,脊柱主要依赖韧带的张力维持平衡,久了就会出现腰曲加深,颈腰背肌负荷加大,整个脊柱容易受损,所以,建议大家要挺拔身姿。与其类似的问题就是高跟鞋,高跟让脊柱重心前移,腰曲加深,臀部翘起,虽然突出了女性的曲线美,但其中的痛苦“谁穿谁知道”。所以,鞋跟不要超过5cm。
行快速行走是保养脊柱最基本的全身运动处方,用法是每次走30分钟,一天2-3次。这样做的好处是:局部运动能转移疲劳负荷,润滑关节,全身运动能增加弹性储备,改善协调能力。
总之,坐卧立行总结到一起,还是那句老话“站如松,坐如钟,走如风,卧如弓”。保护脊柱健康的最基础的程序就寓以我们日常生活中,只要每天都给脊柱一点点关爱,并影响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就能挺起健康的脊梁。
如需咨询,请加
赞赏
长按白癜风疾病北京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ikg.com//mjccjc/174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