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出血病

1、病原

草鱼出血病病毒(呼肠孤病毒)、小核糖核酸病毒。

2、主要危害对象

草鱼鱼种及1足龄青鱼。

3、主要症状

病鱼体表、肌肉、内脏充血、出血。

4、流行情况

主要在我国中部及南方各省流行,在水温高于20℃时流行,25~28℃为流行高峰。

5、预防措施

(1)目前无有效的药物用于治疗,最有效的控制措施是注射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或草鱼出血病活(减毒)疫苗,也有部分地区使用组织浆灭活疫苗。

(2)对草鱼苗种场、良种场实施防疫条件审核、苗种生产许可管理制度。

(3)加强水源消毒,对繁殖用的鱼卵和亲鱼、引进的鱼苗及相应设施等进行严格消毒,可切断传染源,减少病毒感染的概率。

(4)加强疫病监测,掌握流行病学情况。

(5)培育或引进抗病品种,提高抗病能力。

(6)每15d使用1次高碘酸钠溶液1%(g/g)、5%(g/g)、10%(g/g)~倍水稀释液全池均匀泼洒,每立方米水体量为0.~0.02克。对预防和控制疾病有一定作用。

6、处理发现患病鱼必须销毁,并对养殖水体、工具、运输工具及周围的场地进行消毒。

7、划区管理根据水域和流域情况及自然屏障进行,并对其实施区域管理。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

1、病原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

2、主要危害对象

美洲红点鲑、虹鳟、河鳟、克氏鲑、银大麻哈鱼等

3、主要症状

肛门处拖一条灰白色黏液便,狂游、翻滚、旋转,体表及鳍充血、突眼有腹水。

4、流行情况

幼鱼从开口吃食起到3个月内为发病高峰期,在水温10~14℃时流行。

5、预防措施

(1)加强综合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不将带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的鱼卵、鱼苗、鱼种及亲鱼输出或运入。

(2)发现患病鱼必须销毁,并对养殖水体、工具、运输工具及周围的场地进行消毒。

(3)对受精鱼卵进行消毒处理,杀灭附着在卵子表面的病毒,阻断垂直传播的途径。

(文章来源:科学养殖







































武汉治疗白癜风医院
儿童白癜风早期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ikg.com//mjccjc/17210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