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压迫性脊髓病专科治疗医院 >> 压迫性脊髓病常识 >> 脊髓核磁共振典型改变是病变部位脊髓增粗
2、脑脊液检查:外观无色透明,白细胞数正常或增高(10~100×106/升),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含量正常或轻度增高(0.5~1.2克/升),糖、氯化物正常
1、血化验:急性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可正常或稍增高
①视觉诱发电位正常,可与视神经脊髓炎及多发性硬化鉴别;
急性脊髓炎的诊断依据
④肌电图呈失神经改变
2)病前有感染史或疫苗接种史;
1)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4、影像学检查:脊柱x线正常脊髓核磁共振典型改变是病变部位脊髓增粗,病变节段髓内斑点状或片状长t1、t2信号,常为多发,或有融合,强度不均;恢复期可恢复正常但也有脊髓核磁共振始终未显示异常者(.:郑晓凤)
急性脊髓炎的检查
5)mri能早期确定病变性质及范围;
6)已排除其他脊髓疾病脑脊髓液压力正常,压颈试验通畅,除少数病例脊髓严重肿胀外,一般无椎管梗阻现象;2~3周后出现的梗阻可能与脊髓蛛网膜粘连有关
③运动诱发电位异常,诱发电位也可作为判断疗效及预后的指标;
②下肢体感诱发电位可为阴性或波幅明显减低;
3、电生理检查:
更多急性脊髓炎问题
请点击→
(本文内容/图片转自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4)脑脊髓液压力白细胞及蛋白可轻度增高;
3)迅速出现的脊髓横贯性损害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