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白癜风康复天使 http://m.39.net/disease/a_9330302.html

解剖连载

神外前沿

第三节脊髓各部分的功能

1.灰质

神经元胞体团块集中在脊髓核团(在动物中发现的部分核团没有对应的人类脊髓核团,如颈核)或脊髓板内。

(1)脊髓核团

形态与功能类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在脊髓核团内。脊髓核团可以跨过数个脊髓节段。

①前角(图19.9):前角核团由3群多极神经元构成,支配横纹骨骼肌。

●外侧群止于肢体,包括如下部分。

--?前外侧核,位于骶髓S1~S2节段,有会阴核[Onuf核(Onufrowicz年在猫体内发现的核团)]支配会阴部横纹肌。

--?后外侧核。

--?后外侧后核。

●内侧群止于躯干、头、颈,包括如下部分。

--?前中间核。

--?后中间核。在骶髓节段缺如。

●中间群包括如下。

--?膈核,位于颈髓C3~C7节段,支配膈肌。

--?腰骶核,位于L2~S1节段,分布情况不详。

前角损伤的主要原因包括病毒感染(脊髓灰质炎)、退行性病变(脊髓空洞症)及缺血(脊髓前动脉栓塞)。

②后角:较窄,呈梨形,由4个部分组成(图19.10)。

●尖:由边缘核构成。

●头:细长,由胶状质组成。其胶状外观是因为此部分有岛屿样分布的髓鞘出现。

●?颈:固有核在此。

●底:有两个核团。

--?一个在外侧,是内脏神经次级中枢,位于T1~L3节段。

--?另一个在中央,称背核(胸核),大多位于L1~L2节段。

后索病变可累及后角(脊髓痨)。

③中间柱:有如下结构。

●?脊髓全程都有中间内侧核。

●T1~L3节段水平有中间外侧核(交感)。

●T1节段水平以上,L3节段水平以下脊髓网状结构取代了外侧柱。

(2)分层细胞结构(图19.11)

脊髓全程灰质被分为多个脊髓板层,与脊髓核团非常对应。

脊髓分层的概念最早由Rexed()在大鼠体内发现,之后Schoenen()、Faull()证实人体脊髓也有分层。分层的概念及脊髓功能的研究将各种科学研究关联起来。此概念现在逐渐替代脊髓核团的概念,但核团仍然被普遍应用。

①脊髓板层和脊髓核团的对应关系如下。

●Ⅰ~Ⅳ脊髓板层对应后角(头部):

-Ⅰ层,菲薄,对应边缘核;

-Ⅱ、Ⅲ层形成胶状质。

●Ⅳ、Ⅴ层有脊髓固有核。

●Ⅴ层对应后角的颈部。

●Ⅵ层对应后角底部。它包含背核(胸核)和次级内脏神经中枢。

●Ⅶ层包含中间外侧核、中间内侧核、骶交感核。

●Ⅷ层包括前内侧核及后内侧核。

●Ⅸ层包括后外侧核、前外侧核、后外侧后核、(副神经)脊髓核、膈核。

●Ⅹ层对应中央胶状质。

②脊髓板层和脊髓功能的对应关系(图19.12)。

●Ⅰ~Ⅶ层接受伤害感受神经Aδ、C传入纤维(温度、痛觉、内脏压力)。

●Ⅴ~Ⅶ层接受本体感受传入纤维。

●Ⅶ层包含本体感觉中介神经纤维,与相邻板层的神经元相连接,并通过上行、下行传导路与脑干和小脑连接。

●Ⅷ、Ⅸ层包含支配横纹肌的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

2.白质(图19.13)

白质是有髓神经纤维聚集成束,形成上行、下行传导通路。分为成对的前索、后索、外侧索。

白质损伤可为一侧的或双侧的:

-可因缺血引起,如脊髓前动脉完全阻塞;

-可因退行性病变引起,如多发性硬化、肌萎缩侧索硬化、脊髓痨;

-可因创伤引起,如一侧脊髓半横断。

(1)前索(腹侧索)

①上行传导通路由与脊髓网状前束纤维相联系的脊髓丘脑前束组成。

②下行传导通路包括如下结构。

●?皮质脊髓前束、脊髓前中缝。

●前庭脊髓内侧、外侧束。

●?网状脊髓前束。

●?脑桥网状脊髓束(网状脊髓内侧束)。

●?顶盖脊髓束。

●?橄榄脊髓纤维。

●?内侧纵束(包括间质纹状体脊髓束和间质后脊髓束)。

③上下行传导通路包括如下结构。

●?前固有束。

●?沟边缘束。

④脊髓前综合征:表现为严重的运动丧失、痛(温)觉缺损,但深感觉、精细触觉保留。

(2)侧索

①上行传导通路包括如下结构。

●?脊髓顶盖束。

●与脊髓网状外侧束纤维相联系的脊髓丘

脑侧束。

●脊髓小脑前、后束。

●脊髓橄榄束。

●脊颈束。

②下行传导通路包括如下结构。

●?皮质脊髓侧束。

●红核脊髓束。

●延髓网状脊髓束。

●蓝斑脊髓束。

●下丘脑脊髓纤维。

●孤束脊髓束。

③上下行传导通路包括如下结构。

●外侧固有束。

●次级内脏束。

④外侧索损伤,如脊髓半横断表现为Brown-Sequard综合征。症状包括同侧运动缺陷、深感觉障碍、精细感觉障碍,以及对侧痛温觉障碍。

(3)后索

①上行传导通路包括如下结构。

●?薄束。

●楔束。

②上下行传导通路包括如下结构。

●后外侧束。

●后固有纤维。

●隔边缘束。

●束内束(或半月束)。

③后脊髓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深感觉障碍。

(4)白质前连合

包括前固有束及上行、下行纤维的交叉部分。

(5)白质后连合

包含后固有束。

往期报道

脊髓的血管

脊髓的发育与概述

脑神经的概述(2)

脑神经的概述(1)

本书摘经出版社授权,购买本书请扫描上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ikg.com//mjccby/17891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