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鱼是世界名贵海产经济鱼类,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是我国海水鱼类养殖的重要种类,也是我省十大养殖品种之一。石斑鱼常见疫病主要有病毒性神经坏死病、虹彩病毒病、弧菌病、刺激隐核虫病等。其中病毒性神经坏死病对石斑鱼危害最为严重。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相关情况。

一、流行情况

1、水温25-30℃高发,季节交替期间高发。

2、大鱼小鱼均有发生,10cm以内的鱼苗发病率高。

3、发病后,致死率高,尤其是10cm内的鱼苗,鱼越小死亡率越高。

4、发病速度快,处理难度大,一般发病3-5天达到死亡高峰,发病周期明显,一般是7-10天。

二、发病症状

1

漂水:

病鱼一般为侧身漂水(病毒感染大脑或神经,鱼丧失保持平衡的能力);细菌病或气泡病引起的鳔胀气漂水,一般为肚皮朝上。

2

黑身:

发病的鱼体色发黑,不褪色(正常鱼苗用白瓢捞出后会出现体色由黑变黄的现象),几乎不摄食,鱼体逐渐消瘦。

3

解剖观察:

发病初期脾脏鲜红,鳔轻微胀气,鳔壁充血,肠道积水伴随白便或绿便,中后期一般以继发细菌感染的症状为主。

三、诱发因素

1、天气不稳定(季节交替,雨后天晴等)或水质不稳定(前期肥水时间较短的池塘、倒藻或水突然变浓)时,导致石斑鱼气泡病、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易发。

2、鱼患肠炎后摄食减少,体质下降,容易导致病毒病暴发。

3、使用刺激性较大的消毒剂或杀虫药造成水体剧烈变化或者鱼应激较大甚至中毒时也会引起病毒病暴发。

四、防控措施

1

老水放苗:

池塘肥水的时间要足够,一般15天左右,待水质理化指标稳定、菌藻虫平衡之后再放苗,减少病害发生。

2

加强营养:

石斑鱼上料后使用相关营养素拌料内服,促进石斑鱼对饲料的消化吸收,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3

预防肠炎:

投喂丰年虫阶段注意消毒,减少外来病原侵染;阴雨天气或水质不好时及时减料,避免肠胃积食而引发肠炎。

4

保持水质稳定:

放苗后定期补菌补碳稳定水质,减少水体剧烈变化。石斑鱼发生病毒病之后水体剧烈变化会加重病情,应多用解毒抗应激产品稳定水质。

5

合理用药:

鱼有病害发生时,要从正规药店采购渔药,根据情况针对性用药,减少不当用药诱发病毒病。

季节交替之际,昼夜温差大,水体不稳定,石斑鱼气泡病高发,易诱发病毒性神经坏死病。因其有明显的周期性,死亡高峰3-5天,这期间治疗以稳定病鱼为主:使用相应药物以减少因气泡病加重引发死亡的情况,同时解毒保水,外泼相关营养素,以提高鱼体自身的抵抗力。

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恢复期间石斑鱼体质差,容易继发感染细菌病,此时可通过减料、内服抗生素控制死亡。

来源:水产养殖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ikg.com//mjcczz/17786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