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压迫性脊髓病专科治疗医院 >> 压迫性脊髓病预防 >> 骨质疏松会危害到呼吸功能下降
每年10月20号是世界骨质疏松日。
50岁以上出现骨质疏松的人我国已超过1.75亿。
60岁以上骨质疏松发病率我国高达58%
7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发病率几乎%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即骨质疏松症,随着年龄增加,人体内单位体积骨组织的量低于正常,骨小梁间隙增大,骨基质减少、骨量降低和骨强度降低两方面。
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
1、疼痛
老年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患有老年骨质疏松症时,若压迫脊髓、还可影响膀胱、直肠功能。
2、身长缩短、驼背
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会加大。正常人每人有24节椎体,每一椎体高度约2cm,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椎体每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
3、骨折
由于骨折后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长期卧床易产生褥疮、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等并发症。
4、呼吸功能下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小。老年人多数有不同程度肺气肿,肺功能随增龄而下降,若再加上骨质疏松所致胸廓畸形,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需进行骨密度检测的人群
?65以上的绝经后妇女。
?小于65岁的绝经后妇女。
?X线显示骨质减少的人群。
?长期激素代替疗法的妇女。
?轻微创伤后出现骨折的男性。
?伴有脆性骨折的绝经后妇女。
?需根据BMD测定值来决定治疗的妇女。
(左:正常骨骼 右: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的分级
WHO根据BMD值对骨质疏松症进行分级
正常健康成年人的BMD值
加减1个标准差(SD)为正常值
较正常值降低(1~2.5)SD为骨质减少
降低2.5SD以上为骨质疏松症
降低2.5SD以上并有脆性骨折为严重骨质疏松症
有效治疗措施—运动
在成年,多种类型的运动有助于骨量的维持。绝经期妇女每周坚持1-2小时的运动,总体钙增加。但是运动过度致闭经者,骨量丢失反而加快。运动还能提高灵敏度以及平衡能力,鼓励骨质疏松症患者尽可能的多活动,营养要均衡。
有效治疗措施—营养
良好的营养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意义,包括足量的钙、维生素D、胶原蛋白、维生素C、蛋白质。
「欧美学者主张」
▼
成人钙摄入量为~0mg
绝经后妇女每天0~mg
65岁以后男性以及
具有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的患者
推荐钙的摄入量为mg/天
维生素D的摄入量为~U/天
(严重骨质疏松)
预防摔跤
应尽量减少骨质疏松症患者摔倒几率,以减少髋骨骨折。
两级预防
骨质疏松症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和痛若,治疗收效很慢,一旦骨折又可危及生命,因此,要特别强调落实两级预防:
一级预防
应从儿童、青少年做起,如注意合理膳食营养,多食用含钙、磷高的食品,如鱼、虾、牛奶、乳制品、骨头汤、鸡蛋、豆类、杂粮、绿叶蔬菜等。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如坚持体育锻炼,多接受日光浴,不吸烟、不饮酒、少喝咖啡、浓茶、碳酸饮料,少吃糖、食盐,动物蛋白也不宜过多,晚婚、少育,哺乳期不宜过长,尽可能保存体内的钙质,丰富钙库,将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预防生命后期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措施。
二级预防
人到中年,尤其妇女绝经后,骨丢失量加速进行。此时期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对快速骨量减少的人群,应及早采取防治对策。近年来欧美各国多数学者主张在妇女绝经后3年内即开始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同时坚持长期预防性补钙,以安全、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
老年人平日要注意少吸烟、少饮酒。因为酒精中毒将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从而引起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猜你还喜欢
1、人无骨不立,无节不活
2、是否有骨关节疾病,1分钟就知道
3、孩子生病前在手和脸上就能提前看出来
想了解更多?那就赶紧来北京看白癜风上那个医院北京看白癜风那家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ikg.com//mjcczz/171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