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压迫性脊髓病专科治疗医院 >> 压迫性脊髓病预防 >> 腰腿痛病的中医治疗
腰腿痛是以腰部和腿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伤科病症。主要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椎管狭窄症等。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指出该病与肾虚、风邪入侵有密切关系。腰腿痛多因扭闪外伤、慢性劳损及感受风寒湿邪所致。轻者腰痛,经休息后可缓解,再遇轻度外伤或感受寒湿仍可复发或加重;重者腰痛,并向大腿后侧及小腿后外侧及脚外侧放射疼痛,转动、咳嗽、喷嚏时加剧,腰肌痉挛,出现侧弯。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患侧小腿外侧或足背有麻木感,甚至可出现间歇性跛行。
腰腿痛主要是由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骨质疏松,腰肌劳损,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肿瘤、先天发育异常等诱发。以25~50岁长期体力劳动或长期久坐人群为多发。
腰腿痛以腰部和腿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轻者表现为腰痛,重者除腰痛之外,还向腿部放射疼痛,并且腰肌痉挛,出现侧弯。
一、腰腿疼痛的病因
腰腿痛的病因复杂,有先天性的,有外伤、身体机能退变造成的,还有一些内脏疾病也可表现为腰腿痛、甚至心理因素引起的腰腿痛近年也逐步增多,很多疾病都可引起腰腿痛,腰腿痛的病因及其可以引起的疾病分类如下:
A、损伤:骨折与脱位、韧带劳损、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肾挫伤等;
B、退变:腰椎骨关节炎、小关节紊乱、骨质疏松、腰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内脏下垂等;
C、炎症:脊柱结核、化脓性骨髓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血管炎、神经炎、脊髓炎、消化性溃疡、胰腺炎、尿路结石等;
D、肿瘤:转移癌、血管瘤、骨巨细胞瘤、脊索瘤、脊髓及神经根肿瘤、胰腺癌、盆腔肿瘤等;
E、发育及姿势异常:隐性脊椎裂、脊柱侧凸、后凸脊膜膨出、血管畸形、游走肾等。
只有弄清楚病因才能对症施治,获得最佳治疗效果。所以,如果出现明显腰腿疼痛的症状,不要过于简单处理,“腰痛归结于腰,腿痛原因归结于腿”,不能说这样的处理完全错误,但是很多时候是比较片面的处理方式,所有的检查都是为确诊服务,而确诊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为了自己的健康,请大家一定要正确对待自己的各种病症。
二、腰腿痛的中医治疗方法
腰腿痛病中西医都能治疗,各有特色,但都需结合实际病症选择正确治疗方法。因腰部组织结构丰富,造成腰腿痛的具体原因亦多种多样,如果在未辨识具体原因之前盲目施治,譬如腰椎间盘突出造成压迫刺激脊髓、神经根并引起疼痛,根据突出髓核压迫部位与方向不同,盲目进行推拿容易造成血管神经进一步受到压迫和刺激,加重原有病情。现简要介绍中医的两种治疗方法:
1、通经疗法:是中西医结合的一种治疗疼痛疾病的新特疗法,专门治疗经过传统方法反复医治无效的各种软组织疼痛疾病及皮肤病。“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是通经疗法的中心思想,很多疼痛疾病都是经络水液通道不通导致,《通经疗法》就是专门打通经络水液通道,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无创疗法:秉承传统中医中药特色,开展内服中药、热敏灸、大盒灸、电排针、灸法、拔罐、刮痧、走罐、牵引、推拿、中药熏药、药泥灸等,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通过调节机体自身免疫机制,对单纯性肥胖、面部色斑、支气管炎、哮喘、慢性胃肠炎、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症、失眠、面瘫、带状疱疹等多种疾病具有良好疗效。
三、注意事项和康复锻炼
腰腿痛是对症状描述,真正的原因是腰椎间盘突出,腰痛的同时,突出物压迫神经,造成疼痛向下放射。椎间盘突出患者不要穿任何带跟的鞋,高跟鞋有害是常识,而中跟鞋和坡跟鞋的作用也一样,都是让重心前移,容易导致脊柱弯曲加大,与高跟鞋相比只是程度的问题,而且学术界早就指出,中跟鞋有益健康是伪科学。这个不利因素很容易被忽视,对于椎间盘突出患者,是雪上加霜,需要康复锻炼的患者更要注意。
只要人体重心向后移动,就可以矫正姿势有利于脊柱的挺拔减小腰椎曲度,减缓症状,有益无害,矫正一点是一点,症状减轻后,仍然要坚持一段时间作为巩固,巩固期内可能没有什么感觉,但巩固期是必须的,防止复发是患者特别需要注意的。巩固期内也要注意温和锻炼的康复锻炼原则,切忌急躁和急于求成,防止过量运动超过自身耐受。
四、腰腿痛病的预防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腰腿受凉,防止过度劳累。
2.站或坐姿势要正确。脊柱不正,会造成椎间盘受力不均匀,是造成椎间盘突出的隐伏根源。正确的姿势应该“站如松,坐如钟”。同一姿势不应保持太久,适当进行原地活动或腰背部活动,可以解除腰背肌肉疲劳。
3.锻炼时压腿弯腰的幅度不要太大,否则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还会造成椎间盘突出。
4.提重物时不要弯腰,应该先蹲下拿到重物,然后慢慢起身,尽量做到不弯腰。
从生物力学的角度上看,腰4~腰5及腰5~骶1椎间盘所承受的压力最大,其活动度也最大,而位于这两个节段的后纵韧带却相对较窄,因而腰4~腰5及腰5~骶1椎间盘是最容易受损的部位,临床上也是以腰4~腰5及腰5~骶1椎间盘突出最为常见。
5.饮食均衡,蛋白质、维生素含量宜高,脂肪、胆固醇宜低,防止肥胖,戒烟控酒。
6.工作中注意劳逸结合,姿势正确,不宜久坐久站,剧烈前先做准备活动。
7.卧床休息,宜选用硬板床,保持脊柱生理弯曲。
8.避寒保暖。
9.腰椎间盘突出是运动系统疾病,预防原则要求减少运动,放松休息。
10.平时应加强腰背肌锻炼,加强腰椎稳定性。
您看此文用·秒,转发只需1秒呦~
刘云涛刘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