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压迫性脊髓病专科治疗医院 >> 压迫性脊髓病治疗 >> Chiari畸形脊髓空洞症神经纤维束受损
Arnold-Chiari畸形(基底压迹综合征),又称Arnold-Chiari综合征。本病指小脑下部或同时有脑干下部和第四脑室之畸形,向下作舌形凸出,并越过枕骨大孔嵌入椎管内。
临床表现头痛和视盘水肿等颅压增高征、共济失调(表现为小脑性或脊髓性共济失调)、锥体束征、后组颅神经和上颈髓脊神经麻痹。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为胚胎后期脑发育畸形,又称Chiari畸形。新生儿发病率约为1-2%。,男性多见,分为四型:
I型:多见,小脑扁桃体向上颈部椎管下移,无延髓下段移位,当小脑扁桃体下端底于枕大孔≥5mm者,可确认为下疝。3mm正常,3-5mm不确定,常伴有脊髓空洞症及轻、中度脑积水(占20-25%)。多见大龄儿童和成人,可无症状或有轻度运动、感觉障碍和小脑障碍。
II型:最多见,表现为小脑下移进入椎管,小脑蚓部和扁桃体同时疝出枕骨大孔平面以下。脑桥、延髓下移,第四脑室变长、下移。部分或全部进入颈椎管内,几乎均伴有脊髓、脊膜膨出、脑积水及脊髓空洞症,可合并其它畸形,多见新生儿及婴幼儿,常有下肢感觉运动障碍及小脑症状。
III型:罕见,表现为畸形及症状较II型更严重。
IV型:十分罕见,有严重小脑发育不良。
脑干小脑MRI检查可发现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改变。
诊断慢性颅压增高征、共济失调、锥体束征、高颈髓延髓综合征,结合MRI表现,本病现已不难诊断。
手术术式
手术是治疗该畸形的最主要的手段。硬膜打开组预后优于未打开硬膜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后颅窝减压术+硬膜囊扩大重建术是较为理想的一种术式。
病例:女,50岁,双手温度觉过敏。
磁共振示:Chiari综合征并脊髓空洞症
FA图显示脊髓空洞
下图FA图显示小脑扁桃体下疝导致颈髓近端变性,信号异常,这在常规磁共振序列上不能显示,FA图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并能早期发现脊髓受损
下图显示颈髓近端变性,可见信号异常。但是常规序列却不能显示。
下图为颈髓近端局部放大图,变性区域信号明显异常
下图为颈髓近端变性,导致脊髓丘脑束中断,患者出现感觉异常。
下图显示右侧脊髓小脑束中断
下图显示右侧胼胝体侧束中断
下图显示左侧胼胝体侧束有受损,但是仍有部分通过延髓到达脊髓,并沿着脊髓空洞外侧下行
下图黄色为两侧皮质脊髓束于延髓下方颈髓变性处中断
绿色:脊髓丘脑束青色:脊髓丘脑束红色:脊髓小脑束棕色:皮质小脑束黄色:皮质脊髓束蓝色:胼胝体侧束
下图中绿色:扣带束紫色:胼胝体青色:脊髓丘脑束红色:脊髓小脑束棕色:皮质小脑束黄色:皮质脊髓束蓝色:胼胝体侧束
下图颈髓近端变性处出现神经断裂、中断
颈髓近端中断纤维束,远端绿色仍可显影
局部的变性区,神经纤维束消失。
下图为中断的脊髓丘脑束近端
下图为中断的脊髓丘脑束远端
下图为断裂的脊髓丘脑束近端与远端
颈髓近端变性FA图清晰可见
下图为脊髓丘脑束
下图为两侧的投射纤维
DTI技术结合FA图可清晰显示由于小脑扁桃体疝压迫导致的颈髓变性,比常规序列显示更清晰,能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DTI技术可以显示受损纤维束,并能做到精准诊断,判断受损纤维束的范围及受损程度,这对帮助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有着重要意义。
该书得到了包括美国、台湾、香港在内的32个省市自医院的购买支持,特此感谢。
多彩大脑
大脑的解剖结构与功能复杂。神经纤维束的走行和分布与行为、功能的关系一直是脑科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ikg.com//mjcczl/178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