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压迫性脊髓病专科治疗医院 >> 压迫性脊髓病治疗 >> 世博新闻累也是一种病神经内科有效医治
不少人觉得
皮肤松弛、眼皮下垂、全身无力
是很正常的衰老表现
实际上
眼皮向下耷拉
特别是一侧眼皮严重下垂
甚至遮挡视线
全身出现肌肉受累
肌肉无力时一定要引起重视
这可能是重症肌无力的症状!
罕见怪病缠身多方诊治无果
相较于更多的罕见病而言,重症肌无力患者李大姨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至少它属于20%的可治性罕见病,有药物能够缓解症状,并且病程可逆。但是说起一年来的就诊经历,大姨的女儿透露真是一把辛酸一把泪!
一年前,81岁的李大姨突然出现左眼睑下垂、睁眼费力的症状,8个月前逐渐开始出现咀嚼无力及吞咽困难,4个月前患者劳累感加重,出现抬头困难;1个月前患者咀嚼、吞咽困难加重,不能进食固体食物,出现说话时带鼻音、发音困难,行走时腰部无力、腰痛的症状。一年来,医院,但一开始诊断不出到底是什么病症,随着症状的加重,年6月,李大姨在外院确诊为“重症肌无力”,但治疗效果欠佳,这让一家人伤透了脑筋。经过多方打听,患者在家属的陪伴下,于2月1医院神经内科求诊。
罕见病并非“没得治”
标准治疗迅速缓解不适
在重症肌无力患者中有65%~80%有胸腺增生,10%~20%伴发胸腺瘤。入院后,李大姨进行了系统的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显示患者患有胸腺增生,根据这一情况,按照“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神经内科赵敬富主任、曾宪恩主任经过讨论后,为李大姨制定了精准的治疗方案。住院6天后,患者病情得到快速控制,此前咀嚼、吞咽困难及腰部无力等症状明显改善。
李大姨和女儿接受采访,讲述了治疗前后的变化“重症肌无力又叫获得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患者的骨骼肌在活动时容易疲劳,会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该病已经被纳入了年第一批罕见病目录。患病率为77~/万,各年龄段均有发病,30岁左右及50岁以上为发病高峰期。”赵敬富主任介绍道,“截止目前,这名患者住院18天,已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本人和家属都非常满意,近日就可以出院了。出院后,我们还会根据‘5+3+6工程’的指示,对患者的情况进行持续追踪。”
健康科普:重症肌无力的症状
重症肌无力病人发病初期往往感到眼或肢体酸胀不适,或视物模糊,容易疲劳,天气炎热或月经来潮时疲乏加重。随着病情发展,骨骼肌明显疲乏无力,显著特点是肌无力于下午或傍晚劳累后加重,晨起或休息后减轻,此种现象称之为“晨轻暮重”。
重症肌无力病人全身骨骼肌均可受累,可有如下症状
(1)眼皮下垂、视力模糊、复视、斜视、眼球转动不灵活。
(2)表情淡漠、苦笑面容、讲话大舌头、构音困难,常伴鼻音。
(3)咀嚼无力、饮水呛咳、吞咽困难。
(4)颈软、抬头困难,转颈、耸肩无力。
(5)抬臂、梳头、上楼梯、下蹲、上车困难。
重症肌无力疾病大多数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已听说过,但是传入耳中的更多的是危言耸听。重症肌无力并非是传说中的不治之症,大多数的重症肌无力患者为轻度型、中度型重症肌无力,该类患者症状不会十分严重,且治疗并不困难,预后也情况良好。对于重症肌无力疾病,患者需要积极乐观配合治疗,治愈机会依旧很大。
世博名医
赵敬富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从事神经专业工作17年,毕业于泰山医学院。医院举办的山东省神经内科学骨干人才研修班培训;医院神经内科进修。
■专业方向:擅长急性脑血管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癫痫、各种头痛、头晕、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细菌、病毒、结核感染性脑炎)、自身免疫性脑炎、副肿瘤神经综合征、周围神经病(面神经炎、急/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等)、脊髓病(脊髓炎、脊髓空洞症、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帕金森病/综合征、痴呆、重症肌无力、周期性瘫痪、系统性疾病导致的脑病(低血糖脑病、酒精中毒性脑病、一氧化碳中毒)。
预约挂号
查看报告
在线缴费
医院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