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由于颈椎增生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而引起的综合征候群。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快,长期伏案工作,以及现代电子产品在人们工作、生活中的普及,低头族俨然是随处可见的群体,随之而来的颈肩痛、颈椎病的发病率也大大增加。如何科学使用和保养颈椎是必备的保健常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哪些人是颈椎病的高发群体?

1)办公室工作人员:头颈部长期处于单一姿势位置,致局部负荷过度,损伤局部椎间盘、韧带等。

2)头颈部外伤人员:一些病人因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膨出,椎管内软组织病变等造成颈椎管处于狭窄临界状态,外加颈部外伤常诱发症状的产生,甚至引起瘫痪。

3)颈椎结构发育不良人员:先天性小椎管也是发病基础,颈椎中央椎管、神经根管狭小者颈椎病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1倍。

4)有以下不良习惯的人员:躺在床上看电视、看书,低头玩手机,高枕,坐位睡觉,躺在车上睡觉等。

此外,不适当的颈部按摩也可加重颈椎病,甚至导致瘫痪发生。

颈椎病的中医特色治疗

中医认为,颈椎问题不是颈椎的骨头问题,而是经络问题。我们的颈椎之所以出现疼痛、僵直、麻木等,都是因为经络不通,气血走不过去。而颈椎又关联到头部,所以当气血受阻,无法畅通时,就会导致头部气血供应不足,而出现眩晕、眼花等症状。

颈椎病初起阶段,症状轻微,可以加强颈椎锻炼与保养,如果效果不明显,需要马上就医。医生会结合您的症状与影像学检查结果,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中医特色治疗适合大多数患者,长期以来对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是比较确切的,方法包括:推拿、针灸、针刀等。

门诊病案:

病案1:门诊时有一位老年患者来看头晕头痛,她说以前做农活低头比较多,也受过风寒,慢慢地落下了病根,平时一头痛就吃点止痛药,吃了稍微好些,一但不吃就犯头痛头晕。查体后发现,她的颈椎肌肉比较僵硬,头上的筋膜层比较紧,第一次经过针灸推拿把颈椎肌肉放松和穴位刺激后,加上小针刀对头皮筋膜层上治疗,患者自述明显整个头颈部放松很多,头晕头痛有了很大的缓解,后续做了几次治疗之后患者自述近期都没有出现过头晕头痛的症状了,查体后颈椎肌肉和头皮筋膜层有明显的放松。

病案2:张先生自述在此之前经常颈椎活动受限,严重影响了日常工作。图方便在外面按摩店按摩,结果每次按摩后更难受了,甚至有时候动都动不了。医院拍ct,检查结果是颈椎间盘突出伴有椎管狭窄。我对患者做了一系列查体,根据症状做了相应的治疗。通过颈部周围肌肉放松,颈椎活动度明显恢复。患者自述颈椎明显放松,且活动自如。

在这里我需要做个强调:对于此类症状,治疗的时候不能掰颈椎,要先把颈椎周围的肌肉放松,穴位稍微做些刺激就好。

病案3:前段时间有个25岁左右的女孩子过来看诊,患者自述当日早上起来时左半张脸麻木伴歪斜,经过一系列地查看和问诊,诊断结果是面部神经炎(面瘫)。我告知患者7天内的病情是不稳定期,很有可能会加重。通过沟通,患者知晓并同意开始治疗。第一次因为是在不稳定期,治疗以针灸穴位刺激为主,推拿放松面部肌肉为辅助,患者自述当时做完后麻木感觉减轻,脸部也恢复了一点角度;做第二、三次治疗对面部肌肉和颈突加强针灸和推拿刺激后,患者脸部麻木感消失,左脸角度也恢复了90%;第四次治疗之后,整个脸部恢复正常。

预防或缓解颈椎病的日常注意事项

保持良好的坐姿或者体位

看书或者看手机的时候,不要长时间窝在某一个角落,要适当换换体位;看电视、玩电脑的时候最好坐直,抬头挺胸,不要缩成一团。保持良好的坐姿与体位,才能避免或者减轻颈椎病。

做做颈椎操

电脑面前坐了一段时间,要记得站起来活动活动颈椎,颈椎操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不知道怎么做,可以上网搜一搜,做的过程中注意避免用力过度拉伤脖子。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

有很多运动项目都是可以锻炼到颈椎的,例如打羽毛球、篮球等等,涉及到抬头低头等等动作。办公学习之余,选择体育项目适当运动,是保证颈椎健康最好的办法。

适当的枕头高度

我们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所以枕头的高度对颈椎也有较大的影响。枕头高度的选择原则是“仰卧低,侧卧高”。仰卧者枕头高度为自己一个拳头的高度即可,侧卧者枕头高度为自己一个半拳头的高度为宜。

注意颈部的保暖

冬天气温比较低,最好戴着围巾或者用热水袋保证颈部的温度。因为温度低,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良,长期积累会形成肿块或者更严重。所以,颈椎病预防应该从颈部的保暖开始。

小结:

颈椎病三分治疗七分锻炼,日常生活中,应自我注意,时刻预防。当自己颈部发生疼痛难以好转时,应立即就医。

中医治疗颈椎病疗效确切、经验丰富,但提医院就诊,在医生参与指导下进行,切不可盲目治疗,以免发生危险。

本文来自综合整理,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违规,请联系我们。

名医推荐

郝桂锋

针灸推拿科、中医内科

副主任中医师、

医学博士

周日上午

中华中医药学会免疫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风湿病分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针刀分会浙江学术部副主任委员、浙江省针刀联盟常委、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中医、中西医临床、科研、教学近20年;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研究,相关研究生成果以第一作者发表SCI和中华系列杂志核心期刊20余篇。

针灸、推拿、小针刀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颈椎间盘突出、肩周炎、落枕、面瘫、手足麻木、网球肘、中风后遗症、胸背痛、痛风、颈肩综合征、腰肌劳损、头晕头疼等颈肩腰腿痛疾病,中医药治疗痤疮、口腔溃疡、皮炎等皮肤性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体虚、月经不调、产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硬皮病等风湿性疾病;失眠、便秘及亚健康等中医药调理。

门诊预约:

方式一:拨打(咨询预约)

方式二:浙江省诊疗预约服务平台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ikg.com//mjccys/17850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