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展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效显著

自2007年9月以来,肇庆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展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发〔2007〕9号),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展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对肇庆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一次全面的普查,以调查、登录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为重点,同时对已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目前,肇庆已提早两个月完成了第二阶段田野实地调查工作,展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进度位于全省第5位;全市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624处,其中新发现2082处,复查542处,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总量位于全省第4位。

1是认识到位,精心部署。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把展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列白癜风能彻底治愈吗入重要议事日程,市政府迅速下发了《肇庆市展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实施方案》。2007年9月以来,肇庆前后组织召开了肇庆市第三次全白癜风该如何治疗国文物普查工作电视会议、肇庆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动员大会、肇庆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肇庆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情势分析会、肇庆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专家座谈会、肇庆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试点工作现场会等有关会议,对肇庆展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进行全面的部署。

2是成立队伍,加强培训。2007年9月展开文物普查工作以来,肇庆随即成立了以孙德副市长为组长,由市直17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组成的“肇庆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组建了市文物普查队。各县(市、区)、肇庆市高新区也前后成立了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普查办、组建了文物普查队、工作组。全市各乡镇(街道)、村(居)委会也指定了文物普查联络员。全市共有10个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186人;10个普查办公室,人员53人;10个文物普查队,一线普查队员78人;普查联络员1677人。与此同时,认真组织展开业务培训,大力提高普查人员素质,肇庆前后6次派出普查人员参加广东省文物普查各类业务培训班,5次组织普查人员到顺德、佛山、始兴、韶关等地进行观摩学习。市普查办普查办前后组织举行了8期文物普查业务培训班。各县(市、区)也前后举行了3期以上的文物普查业务培训班。

3是保障经费,加强催促。截至2009年10月31日,全市共落实普查经费163万元,其中市文物普查办公室到位40万元,8个县级行政区域到位123万元,全市文物普查经费投入到位总量在全省排第9位。同时,切实加强文物普查催促检查工作,在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孙德副市长与各县(市、区)分管文物普查工作的负责人签订了目标书,各县(市、区)也前后与所属乡镇(街道)签订目标书。今年开始,市委、市府将文物普查工作列入“县级党政领导班子的年度工作实绩考核”、市文广新局党组实行“党组成员文物普查工作分片包干制”、市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组成检查组前后屡次带队到各县(市、区)催促检查指导文物普查工作、市文物普查办公室派出指点组深入基层进行面对面的指点等。

4是多方合作,广泛宣扬。肇庆文物普查办积极密切联系各成员单位和市历史文化名城与旅游发展研究会、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及其它单位,通过召开专门联络员会议、专家座谈会和上门访谈、联系、联合实地调查等多种情势提高普查工作质量;加强与建设、计划、水利、工业、农业、宗教、旅游、部队等部门的联系,增进了相干数据和信息的交换。市普查办聘请了有关文化、文物、教育、经贸、水利、宗教、党史、地方史等方面的16位专家为文物普查专家组成员。与此同时,全市各级文物普查机构加大宣扬力度,共编发了80多期普查工作简报,向全市各级普查机构、普查队员和乡、镇联络员发送了《文物保护法规汇编》、《文物普查手册》、《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等书册共800多册,印制派发文物普查宣扬海报16000多张。文物普查宣单张70000多份。

5是先行试点,全面推开。肇庆在展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开始阶段,先肯定端州区作为全市文物普查试点县(区),市普查办公室组织指点端州区制定试点方案,组建了城区文物普查工作队,认真摸查文物线索,探索填写和电脑录入文物信息数据的方法,及时催促检查和分析试点进展情况,稳步推动普查试点工作。2009年3月,召开了全市文物普查试点工作现场会,推行展开田野实地调查工作经验,为全市实在调查工作顺利进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今年1月底前,全市县域全部启动了实地调查。截至2009年10月31日,全市实地文物调查,涉足全市109个乡镇(街道,含肇庆市高新区街道办),1568个村(居)委会,野外实地调查到达率到达100。全市提早两个月完成了实地调查阶段工作任务。全市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624处,其中新发现2082处,复查542处。

6是全面普查,成效显著。肇庆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巨大,具有一定代表性及有较高价值的文物点多。截至2009年10月31日,全市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624处,其中新发现2082处,复查542处。新发现总量居全省第4位。全市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平均每镇(街)的登记数为24处,居全省前列。在这次文物普查中,发现了具有一定代表性及有较高价值的文物点,全市的文物种类有了较大的扩大,范围触及文化、金融、交通、军事、医疗等方面,其中古遗址类207处、古墓葬类94处、古建筑类1706处、石刻寺及石刻类66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物类540处、其他类11处。同时,在普查工作中,培养了一大批文博专业人才,提高了全市文博队伍的整体素质,全市共有1800多名普查队员和普查联络员直接投身到此次文物普查工作中,通过业务培训、专家指点、以老带新、深入基层、实地调查等,丰富了实践经验,提高了业务水平,为肇庆文博工作积聚了1支坚实的专业气力。还有就是进一步增强了公民保护文物的意识,构成了全社会重视和关心文物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市文物普查办充分利用各种宣扬媒体,广泛报导肇庆展开文物普查的各类消息,开设“肇庆文物普查”,及时报导肇庆普查工作动态,前后举行了三个大型文物图片展览。各县(市、区)还采取了张贴标语、印制传单等方式,深入社区、厂矿企业、学校、农村进行宣扬,让广大大众了解到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范围内容,在全社会构成了重视和关心文物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有效增强了公民保护文物的意识,很多市民自发加入到文物保护工作中来,纷纭主动报料,提供线索,及时抢救和保护了一大批即将被毁的文物资源,构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参与文物保护的良好氛围,成为肇庆文物保护事业长远发展最坚实的基础。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ikg.com//mjccwh/153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