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多年来,谭江威博士以病人为中心,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在繁重的临床工作中,自省思考,独具慧眼,擅于发现问题,勇于面对问题,倾力解决问题,以“理论-实践-新理论-再实践”持续实现医学突破,所有的努力只为让百姓享受到“卓越的医疗”。

当谈及脊柱外科他的专业时,眼睛里放出一种智慧的光芒。眼神里,拥有一种力量,表现出了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仁者不忧。虽然日复一日的做着高强度的工作,但他依旧像山一样平静,一样稳定,正如他的仁心,眼里的全部都是病人。

虽然每天高强度的手术、诊治,虽万般辛劳,但谭江威仍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位病人,为了治病救人,他牺牲了无数的休息日、节假日,全身心扑在临床一线。为了不断提升医疗技术,他抱着“终身学习”之心,刻苦钻研,掌握脊柱外科领域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最先进的理念指导临床工作。除此之外,他还组织科室内医生,每周一次英文文献探讨,学习国外最先进手术技术。

谭江威擅于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按照“理论-实践-新理论-再实践”的模式开展工作,在微创理念的指导下,创新性地开展了包括脊柱的微创通道技术,显微镜手术技术,射频消融技术以及椎间孔镜技术,脊柱骨折的经皮螺钉固定技术等等。针对每个病人不同的病情,病人不同的需求,做到采用个体化的治疗策略,通过他们对技术的全面掌握,使病人最大程度的减少花费,最大程度从手术获益。

烟台62岁的曲女士一年前出现腰部酸痛,近一个月来疼痛加剧以致无法下地行走,经滨医烟台附院脊柱外科谭江威团队检查发现患上腰椎结核,而且已经形成脓肿和死骨。手术团队经过反复论证,认为传统手术为了清除病灶,要从后路切除椎板暴露神经,然后才能到达病变的间盘清除病灶。如果能避开对神经的干扰,减少对后方结构的破坏而达到病灶清除的目的,将大大减少病人的手术并发症。经与家属积极沟通,谭江威围绕目前微创脊柱外科治疗的理念,结合侧路手术经验和微创通道手术体会,大胆提出了利用微创脊柱通道对脊柱结核进行病灶清除和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即在通道下,经过关节突侧方进入病灶,不干扰椎管内神经和后方的正常骨性结构;脊柱的固定是通过4个肌肉间的小洞在通道辅助下完成,不需要进行肌肉和骨质的剥离。

整台手术按照既定计划在3小时内顺利完成,手术刀口为5个微创切口,每个切口长度仅为3厘米左右,出血量仅有毫升。患者术后恢复迅速,症状明显好转,术后第一天就能自行翻身及床上活动,术后第二天就能在腰部支具保护下下地行走,各项化验指标都迅速好转。

“脊柱是人体的‘中流砥柱’,号称‘龙骨’,其中密布交错着复杂的神经组织,外科手术难度高、风险大,它对医生的技术和心理承受能力都是一种巨大考验。”近年来,谭江威完成了大量高难度的手术操作,带领脊柱外科秉承着“勇于挑战,敢于担当”的精神和理念,在烟威地区率先独立开展了巨大颈椎肿瘤及骶骨肿瘤前后路联合切除术;多发脊柱肿瘤外科手术干预治疗策略;重度脊柱畸形六级截骨矫形术等高难度高风险手术。

烟台一位53岁的男子因为骶尾部疼痛、排便障碍3年到滨医烟台附院就诊,被发现患有罕见骶椎巨大肿瘤,不仅压迫左侧骶髂关节,直肠和膀胱也严重受压。针对病人情况,谭江威迅速组织全科医师进行病例讨论,经反复交流探讨,详细查对患者病史和各项检查指征,最终认为该患者系罕见骶椎骨巨大肿瘤,且恶性肿瘤可能性大,由于巨大肿瘤向前方压迫直肠,造成排便困难,病人日常生活出现严重障碍,手术切除肿瘤是当务之急。

在研究制定手术治疗方案过程中,脊柱外科手术团队针对患者复杂病情,决定实施多学科联合,发挥各学科优势,以保证此例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方案通过后,滨医烟台附院脊柱外科对患者的全身状况和手术耐受能力作了全面评估,术前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与病人及家属充分沟通后,一场由多学科手术专家联合开展的前后路复杂高难手术开始实施。首先,病人仰卧位,由胃肠外科团队完成前路的直肠分离,左侧髂内动脉结扎;然后,病人俯卧位,由谭江威及脊柱外科团队完成后路骶骨巨大肿瘤的切除和稳定性重建。手术历时5个小时,脊柱外科手术团队成功分离保护了3对骶神经的完整,最后将骶骨巨大肿瘤彻底切除,并进行了腰骶部有效固定。由于结扎了髂内动脉,手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总出血量不足ml。术后经过3天的静脉高营养处理,患者肠道功能顺利恢复,目前已经能够正常进食并下地行走。后经病理证实,该患者巨大肿瘤为低度恶性肿瘤。

“有创新才有发展”谭江威十分重视创新精神,始终遵循“创新生存,创新发展”的思想,积极将脊柱外科的新的理念,新的技术引入滨医院脊柱外科临床。科室陆续开展了颈椎的零切迹融合技术,不仅减少了颈椎前路手术时间,还减少了手术的并发症;科室开展的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和腰椎弹性内固定术,使年轻的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既缓解了脊髓或神经根的压迫,又保留了颈椎的活动度,起到了“保留青春”效果。颈椎后路双开门椎板固定术,不仅彻底解决了“再关门”并发症的问题,还减少了手术后的疼痛,加快了手术后的康复速度。高粘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将一个脊柱骨折的手术时间缩小到了10分钟,大大减少了老年人脊柱手术的痛苦……

29岁的年轻男子李某曾是标枪运动员,腰背部长期疼痛不适,前不久在单位上班时因为搬运货时突然腰背部疼痛,伴有鞍区、双下肢麻木,并且又下肢乏力,小便费力,休息了两天也没有缓解,于是到滨医烟台附院脊柱外科就医。经检查,李某的腰椎多节段(L34、L45,L5S1)椎间盘突出合并较严重的骨化;多节段神经根管、中央管狭窄。

“病人虽然年轻,但多节段退变严重,如果进行微创治疗,不仅手术麻烦,而且效果很难保证,一旦减压不彻底,马尾神经功能恢复不良会直接导致病人的残疾;如果给予多节段的融合固定,病人会出现日常活动的限制,生活质量也会严重下降。”两难之时,谭江威创新性提出动态稳定系统的新的治疗理念。通过与病人沟通,反复比较各种方法的利弊,最后决定行多节段椎板开窗髓核切除减压、动态稳定系统内固定手术。

手术十分顺利,李某术后第2日就能下地活动,术后14天出院了,出院时除残留部分会阴区感觉障碍之外,下肢活动完全恢复,大小便功能基本恢复。术后行影像学检查提示腰椎减压彻底,活动度良好。

谭江威在学术研究方面也硕果累累。获山东医学科技奖一项,烟台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两项。目前承担山东省课题一项。国内外发表论文30余篇,SCI收录10篇。除此之外,他还是硕士研究生导师,在医学路上,谭江威带领的学生团队一直都在坚持创新,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与准确度,践行医者仁心,医者智心,医者恒心。

“以病人为中心做事情,有这一点,所有事情都好办。”采访中,谭江威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正是以病人为中心,才给了他不断前进的动力,不断创新新的治疗技术,才能使滨医院使脊柱外科变成一个外科技术全面,治疗疾病范围广泛的现代化的特色科室!

专家简介

谭江威,主任医师、骨科学博士、滨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在脊柱脊髓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脊髓损伤后的功能训练和康复,对老年骨质疏松骨折的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有较深入的研究。

点击下列关键词

即可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秒生死抢救

优势技术项目宣传片

微电影《个生日》

山东省首次航空救援演练医学影像报告手机随时查

滨医院院长王强专访实录









































中科白殿疯医院
北京白癜风诚信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ikg.com//mjccjc/17594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