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ISNCSCI)

上肢运动检查视频版

本视频适用于ISNCSCI初学者,康复治疗或物理治疗学生

简介

ISNCSCI即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由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和国际脊髓损伤学会(ISCOS)联合发布,包含运动检查和感觉检查两个部分,用于确定脊髓损伤后的神经损伤(NLI)平面及残损分级(AIS),是对脊髓损伤进行分类并判断预后的关键评估。

0=完全瘫痪

1=可触及或肉眼可观察到肌肉收缩

2=无重力影响的情况下可完成关节全范围活动

3=抗重力作用下可主动完成关节全范围活动

4=抗重力作用下可主动完成关节全范围活动,且可抵抗中等强度的阻力

5=肌力正常,抗重力可完成全关节范围活动,在功能位上可抵抗足够的阻力,尤其是来自他人的外力

NT=无法检查(如:制动,严重疼痛,截肢,关节挛缩>50%ROM等)

0*,1*,2*,3*,4*,NT*=非脊髓损伤因素

C5肘关节屈曲肌群:肱二头肌肱肌

3级

患者体位:肩关节处于解剖正中位(肩关节无旋转、屈曲/伸展中立位、内收/外展中立位)。肘关节处于完全伸展位,前臂处于完全旋后位,腕关节处于正中位。

检查者体位:支持患者的腕关节。

指令:“弯曲你的肘关节,然后尝试用你的手去碰你的鼻子。”

动作:患者尝试去做肘关节的完全屈曲。

4级,5级

患者体位:肩关节处于解剖正中位(肩关节无旋转、屈曲/伸展中立位、内收/外展中立位)。肘关节屈曲90°,前臂处于完全旋后位。

检查者体位:检查者一手放在患者的肩关节前方作为固定,另一手握住患者的腕部同时向肘关节伸直方向施加拉力

指令:“保持你现在的位置,不要让我拉动。”

动作:患者抵抗检查者的拉力,尝试保持肘关节处于屈曲90°。

2级

患者体位:肩关节处于内收内旋位,前臂放在肚脐下面,肘关节屈曲30°,前臂和腕关节处于正中位,使肩关节屈曲以利于患者能在腹部平面上顺利地做肘关节屈曲的动作。

检查者体位:支持患者的手臂。

指令:“弯曲你的肘关节,然后尝试用你的手去碰你的鼻子。”

动作:患者尝试去做肘关节的完全屈曲。

0级,1级

患者体位:肩关节处于内收内旋位,前臂放在肚脐下面,肘关节屈曲30°,前臂和腕关节处于正中位,使肩关节屈曲以利于患者能在腹部平面上顺利地做肘关节屈曲的动作。

检查者体位:检查者一手支持患者的手臂,另一手放在肘窝肱二头肌的肌腱处,可感觉到或看到肱二头肌的收缩。

指令:“弯曲你的肘关节,然后尝试用你的手去碰你的鼻子。”

动作:患者尝试去做肘关节的完全屈曲。

C6腕关节伸展肌群: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

3级

患者体位:肩关节处于解剖正中位(肩关节无旋转、屈曲/伸展中立位、内收/外展中立位)。肘关节完全伸展,前臂处于完全旋前位,腕关节屈曲。

检查者体位:检查者用一手支持患者前臂远端,使患者腕关节有足够的屈曲用以测试。

指令:“将你的腕关节往上,使手指指向天花板。”

动作:患者尝试着去充分的伸展腕关节。

4级,5级

患者体位:患者体位同3级体位,患者腕关节处于完全伸展。

检查者体位:检查者一手握住患者的前臂远端,另一手给患者腕关节一个向屈曲及尺侧偏方向的阻力。(因为所测试的肌肉主要功能是使桡侧腕关节背伸,所以一定要注意给患者腕关节所施加的阻力为向下的同时偏向尺侧,而不是直接向下。)

指令:“保持你的腕关节抬起,不要让我推下去。”

动作:患者抵抗检查者的阻力,尝试使腕关节处于完全伸展位。

0级,1级,2级

患者体位:体位1,将患者的手臂放于检查台上,肩关节处于解剖正中位(无旋转、屈曲、伸展、内收)。肘关节完全伸展,前臂处于正中位,腕关节完全屈曲位。

体位2,病人的肩关节处于轻微屈曲、内旋、内收位,病人的手放置于腹部上。病人的肘关节屈曲90°,前臂完全旋后及腕关节屈曲位。

检查者体位:支持患者前臂,请病人伸展腕关节。如果动作轻微时,可摸腕关节上的桡侧腕伸肌,观察肌肉的收缩。

指令:“伸展你的腕关节。”

动作:患者尝试伸展腕关节至全范围。

C6常见的肌肉代偿活动

腕伸展可由前臂旋后及重力的帮助来模仿完成。检查者需保证患者前臂固定及位于正确的位置。

C7肘关节伸展肌群:肱三头肌

3级

患者体位:肩关节处于屈曲90°及旋转、外展/内收中立位,肘关节完全屈曲并将手掌放松于耳旁。

检查者体位:支持患者的上臂。

指令:“伸直你的手臂。”

动作:患者尝试去做肘关节的全范围伸展动作。

4级、5级

患者体位:肩关节处于屈曲90°及旋转、内收中立位,肘关节屈曲45°。

检查者体位:一手支持患者的上臂,另一手握住患者的腕关节并在前臂远端施加屈曲肘关节的力量。

指令:“保持现在的这个位置,不要让我弯曲你的肘关节。”

动作:患者抵抗检查者的阻力,尝试保持住肘关节位于屈曲45°。

2级

患者体位:在患者测试手臂的肘关节和腕关节下支撑给予支撑,患者肩关节处于内旋位,并将前臂放置在其腹部上,前臂处于旋前/旋后中立位,肘关节完全屈曲。当检查2级时,肩关节足够的屈曲可使前臂在胸腹部顺利移动。

检查者体位:支持患者的手臂。

指令:“伸直你的手臂。”

动作:患者尝试去做肘关节的全范围伸展动作。

0级、1级

患者体位:患者肩关节体位同2级,并将前臂放置在其腹部上,前臂处于正中位,肘关节屈曲30°。

检查者体位:支持患者的手臂,对于轻微运动,可触摸肱三头肌肌腱附着处以判断其是否存在收缩,也可于肌腹处触诊或者观察其运动的情况。

指令:“伸直你的手臂。”

动作:病人尝试完全伸直肘关节。

C7常见的肌肉代偿活动

肘关节的伸展可能通过肩关节的外旋、快速屈肘然后放松和肱三头肌的痉挛等情况代偿。这些代偿动作可以通过维持检查时的正确体位、正确的说明和避免肘关节的屈曲降低到最小程度。检查时可触诊肱三头肌来确认其是否在用正确的肌肉收缩。

C8中指屈曲肌:指深屈肌

3级

患者体位:肩关节处于解剖正中位(肩关节无旋转、屈曲/伸展中立位、内收/外展中立位),肘关节完全伸展、前臂完全旋后位,腕关节处于屈曲/伸展的中立位,掌指关节和近端指间关节保持在伸展位。

检查者体位:检查者两手握住患者的手并固定腕关节处于中立位上,确保测试时患者中指的掌指关节和近端指间关节于伸展位,再用一手的拇指稳定中指中节指骨掌面。

另一个方法,就是用一只手代替两只手,患者手臂完全旋后至于床上。近端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如前面所述一样地被固定,然后检查者用前臂固定患者手腕来避免伸腕肌腱效应(引起的屈指)。

指令:“弯曲你的中指指尖。”

动作:患者尝试着去屈曲中指的远端指间关节全范围活动。

4级、5级

患者体位:同3级体位,但远端指间关节处于完全屈曲位。

检查者体位:稳定腕关节,使掌指关节和近端指间关节处于伸直位,用中指指尖施加阻力或者用拇指抵抗其中指远节指骨。

指令:“保持你的中指指尖弯曲,不要让我推动它。”

动作:患者尝试着去保持中指远端指间关节处于屈曲位,并抵抗住检查者所施加的使其伸展的力量。

0级、1级、2级

患者体位:肩关节处于解剖正中位(肩关节无旋转、屈曲/伸展中立位、内收/外展中立位),肘关节完全伸展、前臂旋前/旋后中立位,腕关节处于屈曲/伸展的中立位,掌指关节和近节指间关节保持在伸展位。

检查者体位:稳定腕关节,使掌指关节和近节指间关节处于伸直位,对于微小的运动,可触诊中指指深屈肌肌腱或观察其肌腹的运动。

指令:“弯曲你的中指指尖。”

动作:患者尝试着去屈曲中指的远端指间关节全范围活动。

C8常见肌肉代偿活动

当检查1—3级时,腕关节必须要被很好地固定,当主动伸展腕关节时,远端指间关节会有非主动的动作。这种肌腱张力产生的动作可能被误以为指深屈肌的主动收缩。

当检查4和5级时,近端的指骨必需稳定好,以避免远端指间关节的运动由手内在肌或指浅屈肌收缩而产生。

T1小指外展肌群:小指展肌

3级

患者体位:肩关节内旋,内收/外展中立位并屈曲15°,肘关节屈曲90°,前臂旋前,腕关节处于屈曲/伸展中立位。

检查者体位:支持患者的手,并注意要固定住其掌指关节以避免过度伸展。

指令:“将你的小指往外展使其离开你的环指,或者指示患者张开手指。”

动作:患者尝试外展小指的全活动范围运动。

4级、5级

患者体位:同3级,但小指处于最大外展位。

检查者体位:支持患者的手,并注意要固定住其掌指关节以避免过度伸展,并用食指在小指末节指骨外侧施加一个阻力。

指令:“保持你的小指离开你的环指,不要让我推动它。”

动作:检查者在患者小指末节指骨外施加阻力,患者尝试抵抗检查者的力量并保持小指处于完全外展位。

0级、1级、2级

患者体位:肩关节处于解剖正中位(肩关节无旋转、屈曲/伸展中立位、内收/外展中立位),肘关节伸直,前臂完全旋前,腕关节屈曲/伸展中立位,掌指关节被固定。

另一个体位的摆放方式和测试3级类似,然而肘关节屈曲90°,前臂、腕关节中立位(或者手掌平放在腹部),掌指关节被固定避免其伸展。

检查者体位:轻压手背以固定腕关节和手,要确保掌指关节被固定以避免过伸。另一种方法是稳定手腕,但将手平放在床上,进一步稳定掌指关节。触诊小指外展肌及观察其肌腹的运动。

指令:“将你的小指往外展使其离开你的环指。”

动作:患者尝试外展小指全活动范围活动。

T1常见的肌肉代偿

所有手指的伸展可能会代偿导致小指的外展,正确的体位和固定可以减少这些错误。

备注

1.患者体位:仰卧位(不可变换体位)

2.进行肌力检查前,需评估肌张力及关节活动度等(NT=无法检查如:制动,严重疼痛,截肢,关节挛缩>50%ROM等)

文编:欧阳增强

美编:高大勇

责编:陈吉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ikg.com//mjcczz/17898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