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也被称为“颈椎综合征”的颈椎病,包括: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是基于退行性病理变化的疾病的统称。其主要原因是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韧带增厚,造成颈椎肌肉、肌腱劳损,关节老化,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引起一系列功能障碍和疼痛临床综合征。而在临床上,往往并非单一病变,常常同时存在两种或更多的颈椎病。

[临床分类和表现]

颈部疾病临床表现较复杂。其中以颈肩背痛、上肢疼痛、麻木无力、手指麻木、下肢无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力模糊、心动过速、吞咽困难等为主要症状,有的还出现类似心绞痛症状的胸痛。其临床症状与病变部位、组织受累程度、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1.颈型颈椎病也称为小关节型颈椎病,是指头、肩、颈、臂疼痛及相应的压痛点,X线片上无明显的退行性改变,如椎间隙狭窄,但颈椎生理曲线常有改变,还可伴有椎体不稳定和骨质轻度增生等。

2.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指神经根在椎管内外受压,或受椎管增生组织的压迫,导致沿神经根分布区疼痛麻木等症状。②根性症状(麻木、疼痛)表现较为典型,范围与颈脊神经支配的部位一致;二是椎间孔挤压试验或臂丛牵引试验阳性。③CT、MRI等影像学表现与临床表现相符。

3.脊椎型颈椎病是由于椎间盘严重脱出或椎管严重狭窄而对脊髓造成的损伤压迫而引起的一系列严重综合征。②颈椎病临床表现:颈椎损伤,四肢无力麻木,行走时感觉“踩棉花”,可导致瘫痪和大小便失禁。在X线检查中发现椎体后缘有明显骨质增生,椎管狭窄。在T2加权像上,MRI能清晰地显示严重脊髓受压变细,出现水肿或变性的高信号。

4.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钩椎关节增生,颈椎不稳定,在特定姿势下压迫或刺激椎动脉,使椎动脉变细或痉挛,导致头晕、眩晕、耳鸣、听力下降,甚至猝倒等症状。(一)曾经有一次猝倒发作,常发生在侧方扭头时,并伴有颈性眩晕。2旋转颈部检查阳性。②X线片表现节段性不稳定,钩椎或枢椎关节骨增生;多伴性交感症状者。除眼源性外,耳源性眩晕。(a)⑥除外椎动脉(进入颈6横突孔前的椎动脉)和椎动脉Ⅲ段(从颈椎进入颅内前的椎动脉)的压迫导致基底动脉供血不足,⑦在手术前需要进行椎动脉数字减影术(DSA)。

5.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多因颈椎前突、颈椎前缘骨质增生等刺激和压迫颈椎侧前方交感神经而引起的特殊综合征。以头晕、眼花、耳鸣、手麻、心动过速、心悸、心前区疼痛、多汗等交感神经症状为临床表现,颈椎X线片显示颈椎不稳或退行性改变。椎动脉影像为阴性。

[辅助检查]

1.X线检查正位可显示是否有寰枢关节脱位、齿突骨折或缺失,第七颈椎横突是否过长,是否有颈肋,钩椎关节和椎间隙是否有加宽或缩小。侧位显小无生理性改变,颈椎直立,生理性前突消失或反弓。椎间孔大小及钩椎关节内骨质增生均为斜位。

CT检查能清晰地显示颈椎周围结构,椎间盘和硬膜囊,对骨密度的改变敏感。用来诊断由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骨化、椎管狭窄、脊髓肿瘤等引起的椎管扩大或骨质破坏,测量骨质密度以评估骨质疏松程度。

3.MRI检查能清楚显示颈椎周围软组织、甲状腺和血管、椎间盘、硬膜囊、神经根和脊髓,对软组织改变敏感,能显示椎间盘突出程度、神经纤维瘤等病变,特别对脊髓发育异常,如脊髓空洞症、脊髓延髓或肿瘤转移瘤具有特异性,对颈椎病的诊断和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四、肌电图对颈椎病和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肌电图检查,可提示神经根的长期受压损伤。

[诊断与鉴别诊断]

各类颈椎病均有特征性临床表现,结合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改变,排除其它疾病,可明确诊断。但是由于症状多种多样,临床上还需要进行多种疾病的鉴别。

1.颈型颈椎病与慢性颈部软组织损伤鉴别颈型颈椎长期前屈,导致韧带和小关节长期劳损,还会引起前庭前部受压,髓核后移,刺激纤维环和后纵韧带上的椎管神经,从而引起不适症状。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2.神经根型颈椎病需要与以下疾病鉴别:也可导致臂丛受压的上肢症状,可通过X线片和体格检查进行鉴别;椎管内髓外硬脊膜下肿瘤、椎间孔及其周围神经纤维瘤、肺尖部神经纤维瘤可引起上肢疼痛,MRI和CT可发现阳性结果;也可与神经痛性肌萎缩、心绞痛、风湿性多肌痛、尺桡神经卡压综合征等鉴别。

3.脊髓型颈椎病应与以下病症鉴别:脊髓型颈椎病可出现四肢麻木、走路踩棉感等症状,须与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多发性硬化症、椎管内肿瘤、脊髓空洞、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等鉴别,颈椎和头磁共振有助于鉴别诊断。

4.椎动脉型颈椎病应与下列病症鉴别:因其他原因导致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如椎动脉粥样硬化、椎动脉发育异常、高血压或低血压等。MR和CTA检查可行。椎动脉造影的标准是

5.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应与冠心病、心律失常、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相鉴别。

[治疗与预防]

一般的治疗方法包括运动疗法、牵拉、按摩、物理治疗、热敷、针灸等。近几年来,体外冲击波治疗颈椎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药物治疗可选择性应用止痛、镇静、抗惊厥、神经营养、消肿等药物,对缓解症状有一定作用。

注射治疗:①局部痛点注射,对颈椎病、颈椎病有很好的疗效。第二,颈椎旁神经阻滞、椎间孔阻滞或硬膜外神经阻滞能有效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③交感颈交感节阻滞,可同时治疗交感颈椎病和椎动脉型颈椎病。

四、颈神经后支射热凝或脉冲射频微创介入和微创手术能有效地治疗颈椎病。②神经根脉冲法应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③颈椎胶原酶臭氧化学溶解治疗,射频热凝,等离子消融,经皮低能激光修补,对椎间盘突出所致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有很好的疗效。③脊柱内镜手术和经皮低能激光修补术逐渐应用于颈椎间盘突出甚至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

5.脊柱外科手术对于严重的颈椎病,特别是脊髓型颈椎病,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由于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症状轻、重,特别是脊髓型颈椎病危害较大,应及时治疗,采用规范化、系统化的综合治疗。预防也很重要,避免长时间伏案工作,避免提重物,改掉不良的工作和生活习惯,经常做颈椎保健操,做一些有益于颈椎健康的运动(游泳、打羽毛球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voikg.com//mjcczl/178352.html

------分隔线----------------------------